新时期铁路企业劳动工资管理改革与设计

2017-02-24 03:26成丕峰
关键词:工资管理铁路改革

成丕峰

摘 要:为了稳定铁路企业职工队伍的稳定性,企业职工的工资保障无疑关键所在,原有的企业工资管理已不再适应现如今的经济发展,为了让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企业工资管理的改革与设计的研究显得特别重要。当前,铁路企业的劳动工资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针对这一缺陷提出工资管理的改革方案,在铁路企业人员工资的清算;岗位工资的分配模式;加班补贴工资的标准;请假;休假进行等等方面进行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铁路;工资管理;改革;设计

中图分类号: F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9-2

0 引言

为了使铁路企业运输效率提高,安全生产,确保铁路职工队伍的稳定,在铁路职工的工资分配方面有关部门应该做到重点关注,对于老一套的工资管理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并设计出新的工资管理系统。

1 对于铁路劳动人员工资的分配方法和标准进行统一考核

1.1 工资的清算方式采用统一的岗位效益

岗位效益工资考核清算实行的当时有:量化考核;工资挂钩;月度清算;季节平衡四种。简单地说就是每月根据车站完成多少任务,在工作质量和安全方面做得多好来进行工资的结算,每一个季度对车站的完成任务量和工作量的清算总结果进行平衡的结算,对于布置给车站的任务,车站没有完成的,则按照该车站完成任务与总任务的比例按相应的比例结算工资,做到按岗位的效益进行工资的结算。

1.2 工资的分配模式采用统一的月度岗位

工资分配模式主要有岗位工资制、计件工资制以及承包工资制,各个制度的具体规定如下:

①岗位的工资制的模式:对于一些像中间站的岗位,由于它工作比較忙工作的强度也比较大,针对这些岗位,它的分配方式则采用以岗定薪;按效益给薪酬;核定好基数;浮动地考核等等分配方式,将职工已有的岗位工资;新增岗位工资;安全合同工资;岗位安全效益,等等这些奖金进行封存,再根据岗位工资的确立原则,各个站所制定的工资分配标准再结合二次的分配确立职工的岗位工资。

②计件工资制模式: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铁路职工人员,如铁路卸货人员,他们当中有的劳动强度高,有的强度低,不能够采用统一的工资分配,为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则只能采用计件工资制模式对工资进行分配,多劳多得,按效率取得相应报酬。

③承包工资制模式:设计多个后勤部门,鼓励各个部门相互竞争,可以让部门采取承包制方式做工作,对于这个模式对工作效率的提高有着质的飞跃。

1.3 统一加班补贴工资支付标准

作为企业加班是在所难免的,为了保证加班的效率工资的分配制度一定要合理,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工作人员的生产积极性,那么该如何实行工资的分配方式这一点是该好好研究的,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是职工的技能工资和岗位工资之和,加班工资分配应该另外分配,有时有的职工人员因为车站任务分配得少,导致工资下降的情况在所难免,那么为了保证职工的风险,企业应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即因任务变少导致职工的工资下降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制度规定的工资。

1.4 统一职工休病、请假制度

铁路职工人员在工作时难免有特殊情况发生,有时因为生病或者确实有事的,病假可以示情况而定,事假不得超过三天,超过三天扣除一定工资,扣除工资按照相应的比例,当然国家法定的节假日按正常的工资给,为了调动职工人员的生产积极性和服务质量,企业也应推出满勤奖优秀员工奖,这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的相关人员缺席的现象。

1.5 统一奖励和劳务费分配模式

在分配工资时要改变原有的不按照贡献的大小分配相应的工资,按贡献的分配把贡献的大小分为三个阶段,贡献的大小依据的是给企业带来效益,安全的奖励是以百日时间段和工作量的多少及完成时风险的大小,效益的奖励则是完成工作量的多少与总工作量的比例和额外完成工作的比例与总工作的比例,考核的项目有铁路的运输收入、客运发送量、货物发送量、行包发送量。

2 充分发挥铁路企业工资分配倾斜稳定职工情绪的作用

2.1 对于生活条件差的车站职工,月奖的分配向他们倾斜

由于有些车站设立在生活条件比较差的地方,那些车站由于交通不变等等因素的限制,导致车站职工在完成与其他车站等量的工作时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为了鼓励铁路职工人员往这些条件艰苦的地方就业,应采取相应的补贴政策。

2.2 岗位效益工资基数向一线行车主要的工种倾斜

为了调动职工人员的生产积极性,鼓励职工人员竞争向好的岗位发展,对于一等站、二等站和三等站采取不同的工资分配标准,但有一个原则,这些岗位的工资的差异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2.3 开展各种安全活动,调动各个职工的安全积极性

①以一百天为一个时间段举行一次安全竞赛,对于取得优异的成绩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或者对于优秀成员占比较高的车厢采取一次性奖励;

②开展安全类小活动,比如上台阶活动;

③开展标准化调车组活动,每一年对车务段进行相应的一次标准化调车组评比活动,对于评选达标的调车组给予奖励,颁发奖牌,对于评选不达标的调车组也实行相应的惩罚制度,比如对于上次评选取得优秀的调车组给予没收奖牌的惩罚。

通过一系列的安全活动,就能够使得职工的积极性得到较为良好的发挥。

3 对企业劳动工资管理的改革与设计的重要性

3.1 有利于转变企业职工的工作观念

在对企业的劳动工资管理的改革与设计后,使得很多的企业职工改变了原有的服务作风,增强了四个意识:经营、效益、竞争、责任。在企业职工也树立了四多观念,分别是多开展客货营销、多参加市场竞争、多关心企业所能带来的效益、多重视企业的经营目标的达成。

3.2 强化了企业的岗位职能

在对企业的劳动工资管理进行改革之后,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经济杠杆的调节,让员工们自觉地做到尽责爱岗,忠于职守,遵守纪律这三方面,而且还很有力地做到了让职工奋发进取,多做工作,极大地调动了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让企业向更好更高水平发展。

3.3 规范了企业职工的工资管理

岗位工资是企业职工的重要收入,作为工资杠杆发挥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为了能让岗位工资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加地深入人心,提高企业职工的工作热情,更好的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工资管理的改革中,始终要做到,在什么岗位就得什么工资,一旦岗位发生变更,职工的工资也应相应的改变。

3.4 落实经济责任

通过铁路企业劳动工资的改革,使得对经营目标起到能更好地完成任务,改变了原有的上下不协调的现象,也为该车站所固有的资产起到很好的保值作用,企业的发展只有在能做到保值的情况下才能取得长久的发展,企业职工的工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收入,企业收入越高,相应的职工所能获取的利益就越大。

3.5 实现经济效益增长

许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競争中,由于墨守成规,保守发展,导致经营不善纷纷倒闭,铁路企业虽然作为国有企业,但也必然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要想企业能做到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则必然要对原有的企业工资管理进行改革与设计,在国内不乏有因为改革而取得成功的例子,在邯郸车务段虽然在这个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然而他在市场的份额却丝毫不呈下降趋势,反而迎头向上,取得了持续地发展,在2014年对于颁布给该车务段的任务,该车站都超额完成,运输的收入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达到42.56亿元,超计划完成6.06亿元,多经营收入的10.6亿元,为计划的128%,每一个运输人员的劳动生产率达到了38万元/人年,比2013年高了12.6%,邯郸车务段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与其进行企业工资管理改革与设计出新的管理方案是分不开的。

4 结论

为了稳定铁路企业职工队伍的稳定性,企业职工的工资保障无疑是关键所在,原有的企业工资管理已不再适应现如今的经济发展,为了让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企业工资管理的改革与设计的研究显得特别重要。

参 考 文 献

[1] 董保华.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机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2] (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工资管理铁路改革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刍议人事工资管理工作中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改革之路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改革备忘
浅谈高校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数据库在工资管理中的应用
改革创新(二)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