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特殊教育教师论及其践行

2017-02-24 10:38邵云
文教资料 2016年32期
关键词:张謇特殊教育

邵云

摘    要: 张謇的特殊教育教师论对后世产生极大的影响,后人对此推崇备至,文章简述了其理论内容及一生对教育的事业的贡献。

关键词: 张謇    特殊教育    教育经历

张謇,清末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中国第一所国人自办自教的特殊教育学校——南通盲哑学校的创始人。1912年,张謇在谈及设立盲哑师范传习所要旨时,曾说:“盖盲哑教师,苟无慈爱心与忍耐心者,皆不可任,固不纯恃学业之优为已足尽教育之责也。”张謇认为,盲哑学校的教师要胜任工作、尽足教育之责,除了要有优良的学业外,还必须有慈爱心与忍耐心。作为南通盲哑学校的首任校长,张謇开创性地提出了特教师资“慈爱”之说,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作为特教教师的“慈爱”。

一、钟爱事业

1.专题调研,探寻经验。1903年,张謇先生东渡日本,参加日本第五次国内劝业博览会时专门考察了日本教育和公益事业,其中便有日本京都盲哑院。张謇虽然事务繁多,但百忙之中仍然心系特殊教育,可见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京都盲哑院,张謇看到“盲者教识字母、教算术、教按摩、教音乐、教历史、地理,盲者教之。聾哑者教习画、习裁缝、习绣、习手语、习体操、哑者教之。亦有不盲不哑者助教”。这次考察不仅让张謇对盲哑学校开设的课程及教学形式有了直观的了解,还让其明白了特殊教育的意义,以致发出了“彼无用之民犹养且教之使有用乎”的感慨。后来,张謇特意参观了基督教会创办的烟台盲哑学校,进一步开阔了自己创办特殊教育学校的视野。

2.鬻字筹款,艰辛办学。1916年,盲哑学校初步建成,但开办经费紧缺,张謇先生几次在上海、南通等地的报纸上刊登启事为学校鬻字筹款。他首先在启示中告知大家鬻字的原因:“预计岁支,前三年亦需五六千元,旦旦而求人之助,不足济缓急也,而仆之力用于教育慈善事者,又以途多而分,无己,惟再鬻字。”继而又说了具体的操作办法,其中“诸君虽略损费,然不论何人,皆可牛马役仆,又可助仆致爱于笃癃无告之人,而勉力地方完全之自治”的思想动员更是情真意切。作为堂堂的状元,为了使盲哑学校顺利开办,甘愿让人“牛马役仆”、上街鬻字,可以想象这当中定会遇到不解、嘲讽,甚至是劝说、阻拦,但他全然不顾,为了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放下尊严、鼓起勇气,吃遍辛苦、受尽委屈。此举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鬻字筹款一时成了南通盲哑学校的重要经济来源。

二、挚爱儿童

1.规范师资,爱心从教。1912年,张謇先生提出了盲哑教师要有“慈爱心和忍耐心”,同时还强调盲哑教师必须“有师范传习以供合格之选。更以实地练习,以试其慈爱忍耐心之有无与厚薄”。在他看来,盲哑教师只有“甄陶焉,推勘焉”,才能“或不至误我至可悯之盲哑,而儿童教育可期其发展乎”。在先生眼里,盲哑儿童是第一位的,为了第一位儿童的发展,必须对盲哑师资进行专门培养、实地练习及慎重选择。另外,张謇先生关于学生的赏罚问题对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盲哑生有操作勤劳或学业优善者,由主任考查确定后,报告校长分别给予相当之奖励;教员于盲哑生犯规者,须商同主任酌加责罚;职教员对于盲哑生之一切操作,宜恳切指导,不得轻加呵责”。为了激励儿童,校长亲自过问;为了保护儿童,要求教师态度诚恳、注意尺度,为了每个孩子的健康发展,张謇对教师包括自己都提出严格的要求。

2.关心生活,救助贫困。据姜子扬《乡土集》记载,在南通盲哑学校第一期学生中,有个孩子叫张遐龄,五岁时双目失明,1916年入南通盲哑学校求学。遐龄入学后,成绩优异,尤擅口才,七岁时就能在募捐会上演讲。有一次遐龄上台讲演,天气较为寒冷,张謇先生看到遐龄瘦小的身躯、单薄的着衣,爱怜之情油然而生,他赶紧跑到遐龄身边,不顾年事已高,脱下身上的皮马褂亲自披到遐龄身上,还怜惜地称遐龄为“小獾子”,先生的言行尽显对学生的满腔真情。为了帮助贫困学生,张謇在纳费方面进行了倾斜,他将纳费分为三种“甲全费生,每年学、膳费及书籍费六十元,分一、八两月清缴;乙半费生,每年收膳费及书籍费三十二元,分一、八两月清缴;丙免费生,凡确系贫苦无依之盲哑生,由本校查明作为苦学生,准予免费”。开办之初的学校经费已很紧张,但张謇宁愿辛苦自己也要为学生减免费用,从而保证每个残疾孩子都能有学上、上好学。

3.培养技能,促进发展。《南通盲哑学校暂行简章》总则提出:“本校以造就盲哑使具有普通之学问、实业之技能及日用操作之知识,俾能自立谋生为宗旨。”张謇对学校的办学目标有着清晰的认识,即通过学校教育让盲哑学生掌握普通学问、实业技能及日用操作知识,从而自立谋生于社会。这既是对其办学初衷的明确回答,又成为其日后实践办学的指导纲领。为此,张謇在学校盲部开设了凸字、算术、国文、音乐、修身、唱歌、卫生、摩字、历史、手工、地理、体操课程,在哑部开设了音学、官话、国文、图画、习字、农工、卫生、修身、历史、算术、地理、游戏课程。后来根据需要,在1920年盲哑科增体育课、增夜课,哑科三年级添珠算;1922年改国文为国语,设藤工课。为了全面发展学生,1917年组织哑生奏艺于公园剧场;1921年开辟校园,种植蔬菜;1924年成立自立会;1925年设团书室,全校为上海“五卅”血案素食节衣援助。丰富多样的课程及活动让残疾孩子学到知识、增长技能,学校毕业生除了自己在家工作外,还有一些到商务印书馆及各大书局任印刷、打字等职,张謇先生也因此而初步实现了让残疾人自立谋生的愿望。

三、笃爱贤能

1.尊重人才,知人善任。1915年10月,张謇借座博物苑设立盲哑师范科,第一期招师范生王秉衡、顾宏引等9人,学制一年;1916年12月,盲哑师范科第一期学生毕业;1917年学校聘戴贡山、王秉衡两人分别任盲哑科教员,12月教务主任毕庶元辞职,王秉衡继任;1947年学校请王秉衡任总负责人;1949年至1970年,王秉衡历任南通狼山盲哑学校、南通市聋哑学校校长。1956年,王秉衡被评为南通市、江苏省优秀教师,《南通市志》收其人物传时称其“堪称我国早期盲哑教育战线上勤恳耕耘的拓荒者”。从王秉衡先生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王秉衡先生热爱特殊教育,为南通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这是其自身不懈努力的结果,同时不能不说这与张謇先生当年慧眼识人、唯才是举密切相关。与王秉衡先生同样幸运的还有前文提到的张遐龄,张遐龄在校毕业后,留校从事手工针织等劳动,并继续学习师范课程;1926年任南通盲哑学校盲部教员。在校期间,学校还为他专门请医生割除右眼障翳,复明数日,遗憾的是一周后障翳复生,残余视力仅能略辨明暗;1948年,张遐龄受教育部指派先后到台北盲哑学校、台南盲聋学校任教,后来参与台中启明盲校创建,任点字研究发展室主任。张謇先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为南通培养了特教师资,还为各地输送了一大批特教人才,为促进全国特殊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缅怀先贤、发扬精神。张謇先生全力帮助残疾人、热心创办南通盲哑学校的义举在当时社会取得了很大反响。在他的带动下,许多开明之士纷纷解囊相助,其中为盲哑学校建成作出重要贡献的有两人:一位是南通县余西乡的瞿仰之先生,他为学校兴建捐银六千圆;另一位是常阴沙的顾淑基女士,她为学校捐献圩田一百亩,时值银万余圆。顾女士终身未嫁,1915年病逝,时年29岁。为纪念顾女士,张謇先生为其亲自书写挽联“嘉惠及瘖哑痴聋,乐善好施,踵吾家邵夫人,徐夫人而起。散财与邻里乡党,绝志述事,为古代曹孝女,姚孝发所难”。1916年11月25日,南通盲哑学校隆重举行开幕典礼,为了表示对捐资人的感谢和敬重,张謇兄弟张退公演说时说:“略谓本校之得有今日,愚兄弟只尽提倡,补助之力,而促成之者,则赖于余西瞿君仰之及常阴沙顾女士淑基……使无此世款之捐输,则愚兄弟虽志在必成,勉力进行,然拮据万状,枝枝节节为之,尚不知延长若干岁月,此今日所以特别表而出之为诸君告。”同时,张退公还通报了学校为纪念顾淑基女士准备悬挂遗像的想法及在名誉上报答瞿仰之的打算,并对因为时间匆忙暂还没能办成此事深表歉意。虽然这段话不是张謇先生直接所说的,但是因为先生有主旨演说在前,所以此种安排情理之中,况且退公所表达的是学校决定,故事先得到校长张謇先生的同意甚或其就是张謇先生亲自倡议也是极为可能的。张謇先生时时想着帮助别人,同时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是常念感恩、深怀不忘。

受资料所限,张謇先生的慈爱之处暂还不能进行完全梳理,但仅此,先生的慈爱足以让我们景仰。张謇先生本着慈善之心,为学校、儿童及教师做了许多慈善之事,正是他的慈善之举,为南通、中国的特殊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有现代特教人都应在张謇慈爱精神的感召下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不断续写南通特教新的辉煌,为中国乃至世界特殊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孝若.最艰难的创业者—状元实业家张謇传[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6.

[2]赵云声,主编.行人,著.张謇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张謇特殊教育
伟大的爱国者——韩国钧与张謇
张謇家训一则(书法作品)
基于张謇文创产品开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探索
论张謇的日本观
浅议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如何搞好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联墨双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