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园林-生态、湿地、地域文脉与园林美的统一

2017-02-25 07:21段九东
花卉 2017年22期
关键词:文脉园林设计园林景观

段九东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林业局 342700)

湿地园林-生态、湿地、地域文脉与园林美的统一

段九东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林业局 342700)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繁荣,我国社会在前进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以及保护。作为独特的生态系统,湿地不仅实现了对于局部环境的改善,还能够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故而在提升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本文基于此,分析了湿地园林建设的措施以及其在运行过程中所体现的价值。

湿地园林;生态湿地;地域文脉;园林美;设计统一

作为一种生态系统,湿地在实现局部气候改善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对于区域内水资源的净化,保障生物的多样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繁荣以及发展,我国的市政部门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湿地园林的构建,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生态性、文化性的有效结合,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1 湿地园林的设计

为了确保我国湿地园林在推行的过程中能够确保生态性、娱乐性自己文化性的有机结合,设计人员在湿地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各类措施的采取。关于湿地园林的设计措施,笔者进行了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1.1 尊重自然、生态优先

在进行湿地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于尊重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进行作业。为了进一步促进湿地生态性的充分发挥,设计人员需要加强对于湿地水资源的保护,并以此为基础实现湿地园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湿地园林生物多样性的提升。

一般而言,设计人员加强湿地园林水资源的保护,能够进一步促进水资源质量的稳步提升,并实现对于湿地植物生长规律的有效遵循,确保植物的可持续生长。基于此,设计人员需要确保湿地园林建设不破坏湿地原有的生态性,而在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于生态性原料的运用,诸如木材、茅草等。而园林建筑、小品在形制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其外形符合自然、生态的要求,确保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

1.2 湿地园林中景观的设计

由于湿地园林景观在设计、建设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故而设计人员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对于生态系统原则的遵循,还需要从艺术性的角度进行作业,从而确保湿地园林景观设计具备完整性。

总而言之,设计人员在开展湿地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在确保其生态性的同时,加强对于各类设计手法、施工工艺、艺术构思等元素的运用,从而实现了湿地园林景观美观性的增强,并由此确保人工建筑与湿地环境的有机融合,提升湿地园林景观中的观赏性、文学性。

在这一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依据湿地园林的地形、环境等状况,对湿地的水体进行改造,并合理的进行水生植物的种植,从而确保水面景观的生动性以及丰富性,保障湿地园林景观艺术性与生态环境的统一。

以石城县湿地风景区的湿地园林设计为例。设计人员在实际的设计作业时,加强了对于该地区湿地景观带分析,并借助琴江河及河岸山体等原有资源的利用,通过对于湿地的二次设计改造,从而构建起了凹岸、曲流、河心岛、浅滩、沙洲等微地形,实现了湿地效益的稳步提升,并增强了湿地园林的美观性以及观赏性。

1.3 湿地园林中的地域文脉

作为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湿地园林项目不仅实现了对于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还能够为城市的形象提升添砖加瓦。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设计人员在湿地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于地域文脉的传承以及运用,从而确保城市的湿地园林能够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在科学运用地域文脉的过程中,笔者认为设计人员可以从象征手法等角度出发。对此笔者总结如下。

1.3.1 善用象征的表现手法

由于地域文化的内容深刻,形式多样,故而若将其直接运用到湿地园林的设计中去,往往会导致园林的景观性呈现出累赘繁复的状况,进而导致湿地园林景观美观性的降低。基于此,在地域文脉运用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具体的地域文化转变为象征性的符号,再应用于具体的实践中。

以江西省石城县滨江湿地园林景观为例,由于该区域自古两岸地势平缓,故而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沿河岸建设了八、九个不同高度的亲水平台,并在平台之上有修筑石凳,以便供市民休闲娱乐观赏江景,从而铸就了绝佳的亲水景观,一方面满足了市民的娱乐休闲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可谓是一举两得。

1.3.2 善用古建筑

通过对于我国湿地区域的分析可以得知:我国的湿地周边大多存在河流,故而残留一定的古建筑,诸如码头、桥梁或者是古街道。这些古建筑的出现往往能够更高的展现出区域的文化特征。基于此,设计人员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这些古建筑的运用,从而营造出深厚的人文底蕴。

不仅如此,在湿地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还需要加强对于细节的关注,并加大细节的优化处理,确保地域性文化更好的融入到湿地园林景观设计中去。

2 湿地园林中植物的配置

在湿地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你需要确保植物景观设置的层次性,并尽可能的扩大湿地园林绿化的覆盖面积。一般而言,在植物配置时,工作人员需要采用多种类型的植物进行色彩、高度的合理化搭配,从而确保园林景观色彩效果的提升。

此外,在植物的选择方法,设计人员需要选择能够体现出当地特色的植物进行种植,并确保植物的抗污、净化能力较强,从而实现了对于湿地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如此,在植物的配置方面,作业人员还需要对其艺术性、时效性进行考量,确保湿地园林景观的统一性。

为了确保湿地生态性的提升,设计人员还需要进行多样性植物群落的打造,并加强对于生态护坡方式的运用,从而依据湿地的水位状况,科学的种植植物,最终在营造良好的景观同时,为鸟类、鱼类创造生存平台。此外,设计人员可以再湿地腹部进行芦苇、菖蒲等植物的种植,而在湿地与河流的交叉处进行高羊茅的种植。而在湿地的浅水处,设计人员需要进行低矮草丛、灌丛等植物带构造,并进行芦苇等植物的种植,从而实现了湿地园林景区中植物的多样性。

3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市政部门在城市规划以及建设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湿地园林景观的设计以及打造,从而由此促进城市的生态效益的提升。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讨湿地园林的设计的原则(尊重自然、生态优先、湿地园林中景观的设计、湿地园林中的地域文脉),并就湿地园林中植物的配置进行了论述。笔者认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湿地园林景观设计效果的不断提升,我国的湿地园林景观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并由此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带动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实现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更高效益的取得。

[1]鲁敏,王菲,康文凤.鸢飞鱼跃、百福骈臻——临朐民俗风情园景观规划设计[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4):322~326.

[2]徐艳芳,鲁闻君.延续地域特征的城市综合体景观营造——杭州五常飞碟地块概念设计[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6):532~535+555.

[3]付飞营,刘传文.济南市彩虹湖生态公园规划设计[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6):575~578+591.

[4]刘顺腾,李东和.山东临朐老龙湾公园生态规划设计[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6):583~586+602.

[5]于冰沁,田舒,车生泉.上海崇明西沙湿地景观生态敏感性分析及规划策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738~743.

[6]鲁敏.高校校园园林景观总体规划概念设计——以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3):197~203.

TU986.2

A

1005-7897(2017)22-0021-02

2017-9-11

猜你喜欢
文脉园林设计园林景观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的探讨
园林设计中的灰空间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略论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