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创课,是生命场
——观孙建锋老师《缔造完美教室》有感

2017-02-25 07:48贺敏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诗意流动教室

○贺敏

好的创课,是生命场
——观孙建锋老师《缔造完美教室》有感

○贺敏

●好的课堂,是流动的水域,是春天的山林,是盎然的绿洲,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场。

好的创课是怎样的?

观孙建锋老师的创课《缔造完美教室》,我探寻着答案。浮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个原生态的生命场……

它是流动的水域——

流动着净。净是通透,是纯粹;是裸开的真,是不隐藏。这是水的质色,也是创课的质色。用孙建锋老师的话来说:“在创课的灵魂中,任何一部分都是干净的,所有被应试、应赛和应付笼罩的谎言与虚荣都被放逐。”在课室里,净的流动,让师生心意相通,彼此的姿态,得到最大程度的舒展,“老师可以和我们一起玩,一节课想怎么笑怎么笑,想怎么唱怎么唱”;在课室里,净的洗礼,让师生情意互融,彼此的精神,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鲜,“师生双方脸上洋溢着微笑,内心充盈着热情,生命勃发着自由”……可以说,净,是生命的本初,是创生的本源!

流动着柔。“上善若水”。对师者言,柔的源头是爱,是悲悯,是懂得。懂得孩子有自己的喜忧,懂得孩子有自己的逻辑,有着专属于自己的小宇宙。孙老师是懂得孩子的。他乐意矮下身,进入孩子的世界,邀请孩子写脸书,做孩子的知音和玩伴,与孩子的生命律动,获得共振。他的懂得,让他的柔多了一份感性!他以情人眼看孩子,发现,教室里的每个孩子都不是普通人,每个生命都蕴藏着无限可能性。他的懂得,让他的柔多了一份情性!“期许、耐心、等待,这些沉甸甸的字眼,从耳朵里进去,在心里种下,在大脑里生根发芽”“非常的赞赏你!你知道每个人都会被撕掉,都该被撕掉,在新的面前”……他和孩子的对话,总是那么柔软丰富,或诱思或解惑,或鼓励或启智,无不荡逸着爱意,满蕴着生命的热度。他的懂得,让他的柔多了一份智性!他的柔,流过童眸,童眸会闪亮;流过童心,童心会绽放……水动而花开!这是情感场,亦是生命场!

流动着诗。诗是什么?是用语言搭建房子,让灵魂居住在里面。只有回归诗意的心灵,用生命去解读生命,让诗意的清泉汩汩流淌,课堂才会有“灵魂”。孙老师的创课,便是有“诗魂”的。课始,引领孩子去发现“何谓完美教室”,他以诗人特有的灵智想象,赋予了完美教室别样的意态。“一个软的,一个无形的,一个内在的完美教室”“可以是液态的,可以是气态的完美教室”“我们用心去流淌,在心和心之间流淌。我们让自己的人味,让更多的鼻子可以嗅得出来,发现的是芳香亦或是其他的味道”……他诗意的语言,含美趣蕴哲思,犹如充满了魔力的舞鞋般,轻妙盈转,不仅诱发着孩子“缔造完美教室”的热情,也把诗意的因子,悄然洒播在了孩子的心田。孙老师的课堂,总是流动着诗意,他在诗意地唤醒孩子们的思维;而在“何以缔造完美教室”环节,师生的四站游戏,涵括了生命成长的四个阶段,这是他在将心契心,诗意地完成和孩子们的生命对话。能让孩子们充满梦想,诗意地栖居,对孙老师来说,是一种情怀,亦是一种追寻!

流动着变。“创课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变化不居:创课从未固定,因为它自己的生命活动,课程活动都在不断变化,好似水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变换位置。”孙老师这样诠释创课的特质。变,是创课的外在形态,也是创课的内在源流。

故事在变。就像是流动的舞台剧。它有悬疑。何谓完美教室?何以缔造完美教室?“谜案”纷现,环环相扣,吸引着孩子们探寻下去。它有剧情。“跳木马”、“写脸书”、“撕课本”、“玩游戏”,有情有境,有声有色,看似各自独立,却是彼此勾联,递衍相生。“跳思维木马”活动里,孩子们在老师的鼓励下,连跳三阶,可谓荡人心弦。这样的体验,犹似探险,让孩子们的思维从凝滞走向贯通,思想从肤浅走向深刻,最终得以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它有主题。缔造完美教室的过程,就是缔造人的过程,缔造完美生命的过程。这个主题是宏阔的。它的起点是生命,最终的指向,也是鲜活灵动的生命。

课程在变。孩子们用“缔造之手”,缔造了完美教室。而这富有仪式感的生命缔造,所以能成功,还应归因于完美课程的缔造。孙老师是完美课程的缔造者。“非专业领域创课永远是流动的”。经他的缔造之手,文学、哲学等,均可涉猎;文本资料、物化资料,皆可包容。他精心遴选多种材料,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依据主题及关联性,予以创编和重组,来建构丰富的课程资源。课程的内核是人,自由、独立的人。师生在充满信任的愉悦氛围中,游戏、探索、创造、超越,时时在衍发不可预约的精彩。

它是春天的山林——

春天的山林,莺飞草长,杂花生树,好鸟嘤鸣,涌动着蓬勃的生命力。而生命力的淋漓尽现,源自于山林的包容性。所谓包容,意即大胸襟、大气度,能够容纳独特,珍视每种姿态、每种色彩。或者说:尊重“异”。这一点,恰恰和创课是相通的。

还孩子精神自由,是尊重“异”。且看“缔造完美教室”的第二现场。孙老师播放写脸书视频:2016年,在成都,全国创新作文教学观摩会上,孙老师现场创课——学生把孙老师教学评价——幽默、高效;独一无二的好老师——写到脸上……视频后,启思:若说写脸书是在缔造完美教室,它缔造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室?写下来,这就是你的价值判断。孩子们各抒己见。“写脸书缔造的是轻松愉悦的气氛和心灵沟通。”“我觉得它缔造的是一种充满欢乐,充满欢声笑语,每个人都自由不拘束的和谐。”“它缔造的是有意思的感受与氛围,这种氛围让我们学习做人,学习知识。”……精神的本质是自由。课上,在孙老师自由精神的召唤下,每个孩子,都冲破了无形的束缚,释放出本真,成为自由天地的思想者。他们以自己的眼光看世界,以自己的头脑思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还孩子思维自由,是尊重“异”。思维,是人质量的核心所在。在孙老师的课上,孩子的思维是流动的,是多向度辐散的,有着丰富的层次。师:“你看,有多少老师放下手中的工作支持着你一个人,一群人缔造一个人。反过来?”生:“一个人(缔造)一群人。”这是孩子在克服思维定势,逆向地思!师:“基廷老师怂恿学生撕课本,他撕掉的是什么?为什么?”生1:“我觉得撕掉的是权威。”生2:“我认为撕掉的是传统教育方式。”生3:“尽信书不如无书”,表面是在撕书,实际上是打破了一种循规蹈矩的模式,从而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思维,并以此为基础盖起创新的大楼。这是孩子在向权威挑战,批判地思、创造性地思!这样的课堂,思维的火花频闪,智慧的灵感频现,“我思故我在”,师生成为了富有创造精神的“艺术玩家”,完美教室成为了“生命创造共同体”。

它是希望的绿洲——

孙老师是行者,是开拓者。“人创,创人”,秉持这样的信念,他砥砺前行,不断创生,在有缺陷的教室里,为孩子们的生命世界,创出了一片葱茏的绿洲。这绿洲,给瘠弱的现行教育,带来了希望的亮色,也给讲台上疲顿的我们,带来了希望的光。

好的课堂,不应该是这样的吗?是流动的水域,是春天的山林,是盎然的绿洲,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场。它能够从生命的视角,眷顾生命,让置身于中的每个孩童,自由呼吸和舒张,焕发出蓬勃的生力,最终成长为独一无二的自己,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猜你喜欢
诗意流动教室
诗意地栖居
“313”教室
冬日浪漫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流动的光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被耽搁的诗意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春日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