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寻找教与学的契合点

2017-02-25 15:09福建省南安市美林中心西美小学黄莹莹
数学大世界 2017年17期
关键词:契合点学定教与学

福建省南安市美林中心西美小学 黄莹莹

卷首语

以学定教,寻找教与学的契合点

福建省南安市美林中心西美小学 黄莹莹

以学定教是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必须紧扣学生的学而调整教学思路,从而实现教与学的相辅相成。以学定教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如何紧扣数学教材,以学定教,寻找教与学的契合点?本文从妙用预习策略,寻找教与学的契合点;引导自主学习,寻找教与学的契合点;重视课后训练,寻找教与学的契合点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以学定教;预习策略;自主学习;课后训练

小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如何用数学的思维看待问题,获得理性思考能力的发展。但在当前数学教学中,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思想主导课堂,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在教师主宰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调整,导致数学课堂无法紧扣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变得高耗低效。以学定教是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教师如何紧扣数学教材,以学定教,寻找教与学的契合点?

一、妙用预习策略,寻找教与学的契合点

预习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预先了解课本中的内容,完成相关的预习训练的学习方式。预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听讲时能更具针对性。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前虽然会安排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预习,但不够重视,很少会提前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再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教师通常只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预习无法发挥出作用。在“以学定教”模式中,预习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疑惑点,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必须重视预习情况,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整教学重点。

如在低年级的乘法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先安排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预习,并要求学生完成训练习题前的预习部分。在上课时,教师先和学生校对预习题目的答案,统计学生的错误率,发现很多学生将乘法与加法相混淆了。例如“一支铅笔3元,那么2只铅笔多少元?”正确的解法应当是3×2=6,学生却计算成了“3+2=5”,发现学生的共性错误后,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找出学生出错的原因。学生之所以会出错是因为对乘法的意义理解不清,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教师可以巧妙引入相关的图示作为辅助理解手段,使学生能够将题意与文字的意思联系起来,最终理清乘法与加法的意义区别,进而掌握乘法应用题的计算方法。可以说,以学定教,将学生的预习情况作为教学依据,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找到问题探究的切入点,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二、引导自主学习,寻找教与学的契合点

传统数学课堂中,不少教师在教学时采用灌输式教学,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安排学生完成相关的教学训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自主性较差。在此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只会解决教师讲过的题型,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和自主性,在遇到变形题时就会被难住。同时,以教定学的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生感受不到探究的乐趣,教学效率较低。因此,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成为以学定教的关键,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书本中的知识点,他们会在相互讨论中解决对方的疑惑之处,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以学定教的方式既可以降低教师教学的难度,也可以帮助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学习,促进各个层次学生能力的发展。

如在进行《时、分、秒》的教学时,由于这一知识点与生活联系大,学生每天都会遇到,为此,教师可以采用自主学习的模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学生需要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了解书本中的相关知识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分、秒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去寻找生活中的时间,通过感性的操作获得对时间的理解与认识,并在自主学习中找出不理解的知识,以便在课堂寻求帮助。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汇报自主学习情况,并搭建小组合作平台,让他们将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惑展现于课堂,借助互动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点拨,从而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更好地建立时间概念。

三、重视课后训练,寻找教与学的契合点

课后训练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检验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以此为根据制定后续的教学计划,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训练情况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同时,课后训练也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有助于学生在以学定教中采取合理的措施改进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必须合理安排课后训练,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适当的训练内容,并加强对学生课后训练的检测,强调课后训练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引起重视,认真完成课后训练内容,从而实现以学定教的灵性发展。

如在学习完小数的加减法后,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课后训练,基础较差的学生必须先将分数进行通分,然后再进行运算,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直接口算再计算。批改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的重要过程,以学定教就要突出学情,根据学情调整教学思路。在批改时,教师会发现不少学生虽然能将结果计算出来,但有不少学生忘记约分,这时,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师生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约分的重要性,并在二次训练中养成约分的习惯,从而有效改正错误,获得计算能力的发展。

总之,以学定教是教师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想让以学定教更好地激活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把握以学定教的特点,积极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并巧妙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思路,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1]陈佳伟.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引导[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16).

[2]王丽明.小学数学课堂中以学定教的运用与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2(05).

猜你喜欢
契合点学定教与学
楷书的教与学
教与学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以学定教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寻找知识“契合点”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欢迎订阅《小学数学教与学》
找准契合点,打通教学考——基于学生讨论的2016年全国文综Ⅰ卷第24题教学反思
找到大学英语与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契合点,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