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成资源的运用方法

2017-02-25 15:51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文福创兆学校郭碧芳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期
关键词:小数点教学资源资源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文福创兆学校 郭碧芳

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成资源的运用方法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文福创兆学校 郭碧芳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讨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成资源,以期学生能够在独立探究之中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生成资源;运用

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有足够的教学资源作为支撑。通常认为课堂的教学资源都来源于课本教材之中,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教材并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有可能与实际教学情况不相适应,教学资源范围有限,而课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要充分利用课堂的一个意外、事件等等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促进教学的开展,课堂中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可以划分为课堂生成资源,不可忽视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悉心预设,让优质资源的生成顺理成章

虽然在课堂上,“生成资源”在很多时候都是属于预料之外的情况,但是也可以是教师通过自己独有的方法引导出来的。通过教师悉心预设教案与课堂场景,使得学生在这个环境之中所出现的意外都能够在掌控之中,为优质资源的自然生成奠定良好的基础,让教师可以更好的对这些优质资源进行运用,让生成资源的出现顺理成章,使授课的过程可控制,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课堂教学感到意犹未尽。

例如:在小数乘法的学习中,学生对于小数点的移动难以理解,可通过利用身体语言认识“小数数位表”。师用头代表小数点,伸左臂代表整数部分,伸右臂代表小数部分。和学生反复练习,学生通过认识“头”,领会到小数点虽很小,但位置却很重要。其次,老师代表小数点,由小组的学生代表数位,老师先站在一组学生中,问:你们是?(数位)

学生答:我们是十分位,表示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数。

下一组学生答:我们是百分位,表示小数点后面的第二位数。

再下一组学生答:我们是千分位,表示小数点后面的第三位数。

然后,老师再移动到“百分位”和“千分位”组,重复刚才的问答,学生很快总结出小数点的移动会导致数位的变化。学生在本组的游戏中表现积极,作业中小数数位的错误率得到降低。

二、充分挖掘,让错误的资源引导学生改正

在课堂学习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在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的错误时要及时进行捕捉并予以提炼,使之成为学生可以学习的崭新的材料,从而将学生的错误资源能够在课堂之中得到有效利用。

例如:在学生已经充分掌握了解决相关工程问题的方法之后,为学生安排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某一段路如果由甲工程队单独完成需要个小时,如果由乙工程队单独完成需要个小时,如果甲乙工程队共同合作,那么需要多少个小时才能完成?”由于学生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很多同学做出了这样的错误解答:1÷(1/3+1/4)=(小时)。

针对这种情况,可将其作为学生进行反思的材料来组织学生展开思考其错误在哪里,如何改正,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有同学说到:“甲单独修只要个小时,乙单独修只要个小时,但是甲乙共同合作却需要个小时,花费的时间反而增多了,这不合常理啊!”也有同学说道:“合作时间为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时间,但是这从道理上讲不通啊!”还有的同学这样说:“求合修的时间,其数量关系应该是工作总量除以工效才对啊!”从而学生逐渐明白过来,是被练习题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了,缺乏对其的灵活思考,最终将算式修改为1÷(1÷1/3+1÷1/4)=1/7(小时)。通过这样一道练习题,引发了学生就所学知识展开了一场讨论,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到寻找错误所在、分析、辨别、改正的过程中,既对所学知识加深了理解与掌握,还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分析智慧水平,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充分利用,让无处不在的意外提升教学

在生活之中时刻都充满了惊喜,意外也是无处不在,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数学过程可以通过预设而开展,但是却不可能全部是彩排演练的内容,由于小学生的心智懵懵懂懂,思维较为活跃、开放,从而使得课堂教学之中存在着很多不稳定因素,结果往往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出乎意料。课堂中一个偶然的因素就和生活中存在的意外一样,往往使教师脚乱手忙。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可以对这些偶然因素进行有效利用,那么是不是可以为课堂创造出宝贵的资源呢?

例如:以圆柱的认识相关知识为例,在讲到“圆柱上下两个圆是完全相同的”这一点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看起来相同,但是这时有学生说:“不能说是看起来相同,有时也会看走眼,我们必须通过自己动手来验证为什么说圆柱上下两个圆是相同的。”因此,我就让学生们分组思考和动手来验证这个问题。最后学生们在汇报的时候,使用了如下方法:(1)可以剪下来比较;(2)量出半径;(3)量出直径;(4)量出周长;(5)把模型的底面固定在纸上,沿着它的周边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再把圆柱倒过来比较。这些方法都是由学生思考、讨论得到的,不仅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还提升了教学的质量。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灵活的思维、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都是让意外变为优质资源、提升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

以上类似的生成资源在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随处可见,我们不应该在为学生意见不一致、学生偏离预设而感到紧张害怕,更不应该对学生的错误予以嘲讽,要运用自身的教学机智来促进课堂中无形生成资源的形成,从而使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火花为精彩课堂的形成提供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前预设势必会受到学生互动的挑战,从而生成一些有意义或无意义,重要或不重要的信息。教师在面对课堂中的各种信息时,要抓住其中稍纵即逝的信息,因势利导,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以及时调整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能够沿着最佳的轨道前进,让课堂更加有效,让课堂持续散发生机与活力。

[1]冯蓉兰.小学数学课堂生成资源应用的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

[2]张美菊.如何利用小学数学课堂生成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5(01):103.

[3]蒋勤丽.生成让数学课堂更灵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J].考试与评价,2015(01):54.

猜你喜欢
小数点教学资源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小数点移到哪去了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超级小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