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课堂的教学初探索——“认识线段”的教学反思

2017-02-25 15:51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7年2期
关键词:试教连线黑板

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 陈 晨

理想课堂的教学初探索
——“认识线段”的教学反思

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 陈 晨

《认识线段》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本课时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物体长短,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这一类的内容,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为这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但二年级学生还不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们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要使他们对线段的概念提升到一个概括的、抽象的认识,有一定难度。同时他们喜欢动手,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又是学习的有利因素。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落实框架,奠定坚实基础

俗话说:“教学如盖楼,封顶再装修。”只有先确定好教学的框架,才能自信、有效的去实施课堂。一开始对本节课设计了如下几个板块: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探索线段特征。

1.感受线段的“直”;

2. 抽象线段的“形”;

3. 判断线段。

第二板块:回归生活,寻找身边线段。

1.带领学生指黑板、书本的线段;

2.找身边周围的线段;

3.数多边形的线段。

第三板块:动手创造,强化线段特征。

1.折线段;

2.画线段;

3.连线段:1个点、2个点、3个点、4个点,你能连几条线段。

第四板块:总结全课,课外拓展延伸。

第一次试教下来发现这节课大环节流畅,教学设计有层次,在孩子认识线段的过程中指导得非常细致,但总感觉整节课缺少了什么。感觉第一板块已经很饱满了,我们就决定在第二、三板块下功夫,让整节课更有层次,更丰富。在第二板块中增加了生活中的线段,第三板块从一个点依次增加到五个点,不仅让孩子考虑到外围的连线,还要考虑到里面的线段,随着点数增多,连线的难度系数也逐渐加大。特别是在连五个点的时候,通过展示孩子的作业,在交流错例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连线时如何做到不遗漏不重复,这样就培养了孩子有序思考的数学思想。最终这节课的大框架就这样定下了。

二、认识线段,发掘内在魅力

理想的课堂不在于它的有条不紊,稳步推进;不在于它的流畅顺达,水到渠成,而在于它是否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地去练习、去实践,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多重活动中学习,在多元互动中学习,从而发现知识的内在魅力。

学生自己想办法动手把线变直,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有不同的拉法,可以横着拉、竖着拉、斜着拉,把作品放到黑板上,请每个同学认真观察,说说黑板上的这些线段虽然方向不同,但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都能发现这些线段都是直直的,从而探索出了线段的一个特征。这里我第二次试教时就出现了问题,由于我给的线段的颜色长度是一样的,同一种颜色同一个长度对孩子造成了负面的思维定式,所以后来换成了不同颜色长短不一的线段,让孩子明白线段不受颜色、长短的影响。探索线段第二个特征有两个端点,如果能体会到两边的吸铁石就是两个端点就更好了,但试教下来孩子很难发现,当然也不能强行灌输给孩子。研究了教材,教材是直接出示了线段的表示方法,于是我在后面直接出示了线段的表示方法。从图中让孩子直接发现线段的另一特征。这一过程,教师在实物与本质间搭建了桥梁,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悟,把学生的学习推向深入。这样,由实物感知到表象建立,由语言描述到抽取出线段图形,逐步抽象,凸显线段实质,促使学生自觉建立线段模型,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概念。

新教育理想课堂的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最大可能地促进、实现学生每个个体的学习,这是有效教学的根本追求,也是将课堂的注意力从教师的教转变到学生的学的关键所在。所以在第二板块中我设计了四个层次:

1.带领学生指线段,因为孩子刚刚只是接触到抽象的形,找生活中的线段可能有一定难度,所以我首先指出,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边也可以看成是线段。出示黑板,指出黑板面上的线段,让学生上台来指一指,规范指线段的方法。

2.全体小朋友动手指数学书封面的线段,这里我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去指线段,找端点。

3.自己找周围的线段,同桌相互说说。通过让每个学生在周围寻找线段来加强实物感知,强化线段的特征。

4.欣赏生活中的线段,感受线段的美。

三、创造线段,实现生命共鸣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朱永新教授说过:“教师是一个能够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等全部能量与智慧发挥到极致的、永远没有止境的职业。”在第三板块,让孩子利用信封里的工具自己去创造线段,打破“画线段”这个框架,让孩子动手动脑创造线段,可以画、可以折等等。理想课堂需要整合。之前我把数线段放在第二板块,试教时发现这有练习,那有练习,练习题比较零碎,于是我把连线段和数线段的题整合了一下,按点连线段,从二个点依次增加到五个点能连成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不知不觉中创造出了数学中的图形,让孩子们数一数这些图形都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感受到几边形就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再来提高难度,每两点之间连一条线段,不仅让孩子考虑到外围的连线,还要考虑到里面的线段,随着点数增多,连线的难度系数也逐渐加大。虽然5个点有序的连也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但将本课的教学内容简单适当拓展也是必要的,通过孩子思考、动手尝试、小组交流、集体汇报等一系列活动,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课堂教学里,应该以实现活动性、合作性、表现性的学习为课题。在倡导学生自我表现合作交流时,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要倾听发言的内容,而且要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呀”等共感共鸣。与此同时,可通过其他同学的异议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此过程中,产生共同体成员之间息息相关的共鸣。

猜你喜欢
试教连线黑板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长在黑板上的诗
快乐连线
晓黑板
快乐连线
黑板
一堂好课,需要反复“打磨”
试教,你怎么看?
试教次数宜少不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