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潜阳祛瘀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 血胆红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2017-02-26 07:05祁泽明段雪萍朱安龙吕宏艳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内皮原发性血压

祁泽明 段雪萍 朱安龙 吕宏艳

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甘肃金昌 737209

最新中国高血压指南指出,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人群的血压水平自110/75 mm Hg起与心血管病发生危险呈连续正相关,即随血压水平不断升高,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性也逐渐升高,不论有无合并其他疾病,这种危险性始终存在。目前研究[1-3]表明,血尿酸(UA)、胆红素(Bil)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原发性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原发性高血压属祖国医学“眩晕”、“头痛”等范畴,早在《内经》中就有描述,历代医家对原发性高血压有各自独到的见解,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4],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临床分型中以肝阳上亢和痰瘀互阻型居多,临床所用降压药对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但平肝潜阳祛瘀中药对UA、Bil和hs-CRP水平影响的研究鲜见报道,为此,本研究观察平肝潜阳祛瘀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UA、Bil和hs-CRP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2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辨证分型为肝阳上亢或痰瘀互阻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31~82岁;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25~83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率、血糖、肾功能和血脂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原发性高血压的西医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5]中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及《中医诊断学》[7]中肝阳上亢和痰瘀互阻型的辨证标准。

1.3 排除标准

①继发性高血压;②伴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肝肾功能不全等;③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恶性肿瘤;④有吸烟史;⑤不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苯磺酸氨氯地平等常规药物治疗,对使用上述2种药物标准剂量而血压未达标者,加服利尿剂和ACEI/ARB。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平肝潜阳祛瘀剂,方药组成为天麻、石决明、夏枯草、钩藤、茯苓、丹参、山楂、车前子、川牛膝、杜仲,由本院制剂中心及煎药中心制成合剂,高温灭菌消毒,100 ml/袋,口服,每日2次,每次100 ml。2组疗程均为2个月。

1.5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1.5.1 血压测量标准 使用袖带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以右上肢肱动脉坐位血压为准,分别以柯氏音第1音和第5音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测量血压前安静休息30 min,间隔5 min测量1次,共测3次,最后取平均值。

1.5.2 UA、Bil和hs-CRP的检测 患者于入院后及治疗结束后的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加EDTA抗凝,离心后留取血清。UA和Bil的测定采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hs-CRP采用ELISA法测定。所有测定均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组治疗前UA、Bil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UA、Bil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UA、Bil和hs-CRP水平 的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会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因此科学控制高血压,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原发性高血压属祖国医学“眩晕”、“头痛”范畴,有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文献资料表明[8],肝阳上亢证是原发性高血压各期及不同病程中构成比最高的证候。多数专家及学者认为,美国新高血压指南-8(JNC-8)中提出的“高血压前期”多存在“肝阳偏亢”证候的临床表现。结合目前国内中西医结合相关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位在肝,强调从肝、阳、瘀论治,重在平肝潜阳祛瘀,方药选择平肝潜阳祛瘀剂,方中天麻和钩藤二药擅平肝熄风;石决明介类潜阳,助二药平肝熄风之功;牛膝引血下行,折其亢盛之风阳,且可补肝肾;夏枯草清泄肝火;杜仲补益肝肾;丹参、山楂祛瘀通络,诸药合用,共奏平肝潜阳祛瘀之效。研究结果[9]显示平肝潜阳类药物对早、中期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良好,在降低血压的同时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揭示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独特优势。国外研究[10]发现UA与高血压发病率独立相关,在每年发生于年轻女性的高血压中接近1/3患者伴有UA水平升高,UA是影响年轻女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临床上测定UA水平可识别高危个体。Perlstein等[11]通过对男性高血压患者平均随访21.5年发现,在调整年龄和其他多因素后,UA是高血压发展的独立预测因子。本研究中,2组治疗前后UA水平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入选患者样本量较少及随访时间较短有关。

临床研究[12]表明,生理浓度范围内的Bil水平轻度升高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呈负相关,同时Taguchi等[13]进行的动物实验也发现适当的高胆红素血症可降低大鼠血管紧张素-Ⅱ依赖性高血压,其主要机制是通过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而减少氧化应激和增加一氧化氮水平。本研究未发现平肝潜阳祛瘀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il水平的影响。

高血压与hs-CRP水平升高具有相关性,其原因可能在于原发性高血压因长期血压升高对血管内膜的应切力增高而引起血管内皮损伤,激活炎症反应系统,从而引起循环中hs-CRP水平的升高。有学者研究[14]发现,在小鼠体内腺病毒介导的hs-CRP水平升高可导致内皮功能紊乱和高血压,其机制可能是hs-CRP抑制内皮型前列腺素合成酶,内皮细胞合成释放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前列环素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因子减少,同时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导致细胞因子释放增加,通过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动脉内膜增厚,导致血管重构引起不可逆性血管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本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平肝潜阳祛瘀剂后,hs-CRP水平明显降低,随服药疗程延长,降低更为明显,说明平肝潜阳祛瘀剂可以更好降低血压,减轻局部炎症反应,降低炎症标志物水平,如hs-CRP释放减少。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联合应用平肝潜阳祛瘀剂可较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显著降低炎症因子hs-CRP水平。同时,现代药理研究[15]发现平肝潜阳祛瘀剂可能具有以下机制:增加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的含量,降低血浆内皮素-1水平,改善内皮舒张功能;抗氧自由基;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调控细胞因子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由于中医药对高血压的作用研究处于起始阶段,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还需要更长时间、更多循证医学的证据,同时由于不少中药同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何从众多中药中遴选更有效的控制高血压及预防靶器官损害的药物,是今后中药治疗高血压的研究方向之一。

[1] RADENKOVIC M,STOJANOVIC M,POTPARA T,et al.Therapeutic approach in the improvement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art[J].Biomed Res Int,2013,doi:10.1155/2013/252158.

[2] GUPTA V,SACHDEVA S,KHAN AS,et al.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inflammation in different stages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J].Saudi J Kidney Dis Transpl,2011,22(1):97-103.

[3] TOUSOULIS D,BOURAS G,ANTONIADES C,et al.Methionine-induced homocysteinemia impairs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hypertensives:the role of asymmetrical dimethylarginine and antioxidant vitamins[J].Am J Hypertens,2011,24(8):936-942.

[4] 郑文龙,祝光礼.祝光礼教授治疗高血压的辨证论治思路[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22(5):535-536.

[5]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701-708.

[6]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7] 李灿东,吴承玉.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8] 马前锋.蛭蛇通络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小板活化因子和炎症因子及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1):1297-1299.

[9] 钟广伟,相玲丽,胡建军,等.平肝潜阳方药对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大鼠下丘脑组织中Tpx I I,HSP27及ANXA I表达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0(2):136-143.

[10] FORMAN JP,CHOI H,CURHAN GC.Uric acid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risk of incident hypertension[J].Arch Intern Med,2009,169(2):155-162.

[11] PERLSTEIN TS,GUMIENIAK O,WILLIAMS GH,et al.Uric aci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ypertension:the normative aging study[J].Hypertension,2006,48(6):1031-1036.

[12] WALLACE K,NOVOTNY S,HEATH J,et al.Hypertension in response to CD4(+)T cells from reduced uterine perfusion pregnant rats is associated with activation of the endothelin-1 system[J].Am J Physiol Regul Integr Comp Physiol,2012,303(2):R144-149.

[13] TAGUCHI K,HATTORI Y.Unlooked-for significance of cardiac versus vascular effects of endothelin-1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J].Circ Res,2013,112(2):227-229.

[14] SINGH U,DEVARAJ S,VASQUEZ-VIVAR J,et al.C-reactive protein decreases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activity via uncoupling[J].J Mol Cell Cardiol,2007,43(6):780-791.

[15]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专论[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内皮原发性血压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