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5年水稻稻瘟病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2017-02-26 00:09杨俊杰张凯雄张求东
湖北植保 2017年5期
关键词:感病稻瘟病湖北省

刘 芹 袁 浩 杨俊杰 张凯雄 张求东

(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 武汉 430070)

湖北省2015年水稻稻瘟病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刘 芹 袁 浩 杨俊杰 张凯雄 张求东

(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 武汉 430070)

2015年湖北省稻瘟病中等发生,鄂东南、江汉平原北部偏重发生,感病品种偏重发生,累计发生面积49.55万hm2次(其中,穗颈瘟发生面积19.94万hm2次),总体轻于2014年。我们对部分稻瘟病发生严重的县市进行了调研,并将调研情况、日常田间调查情况及收集的相关材料进行了整理,就2015年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水稻稻瘟病发生提出了防治对策。

稻瘟病;发生特点;原因分析

稻瘟病是湖北省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常年鄂西南山区、鄂北桐柏山区、鄂东丘陵地区发生较重。2015年受特殊气候条件影响,稻瘟病在湖北省江汉平原等水稻主产区的水稻感病品种上偏重发生,造成部分水稻减产,成为制约水稻丰收的主要因素之一。

1 2015年稻瘟病发病特点

据初步统计,2015年湖北省水稻稻瘟病发生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2.8%,相比2011年~2014年(15.9%、28.0%、19.3%、28.8%)属于发生较重的一年。分析其发生发展过程,表现出以下特点:

1.1 发生程度较重,但轻于2014年

2015年除鄂西南山区稻瘟病常发区以外,我省荆州、荆门、孝感和随州的部分地区稻瘟病严重发生,部分田块叶瘟和穗颈瘟减产严重。

叶瘟发生早,主要发生区为鄂西、鄂北、鄂东山区,部分县区叶瘟发生较重。5月下旬,全省早稻见病县市平均病叶率0.2%(2014年同期1.6%)。

穗颈瘟发生程度轻于2014年。早稻穗颈瘟主要发生在鄂东(浠水、红安)、鄂东南(监利、咸安区、嘉鱼),见病早稻田平均病穗率8.2%,最高70%。8月中旬穗颈瘟发生加重,全省平均病穗率0.5%,一般田块在1%以下。9月下旬见病田块平均病穗率0.4%(2014年同期1.7%)。

1.2 发病品种多,范围广,面积大

叶瘟发生早,感病品种病害发展快,程度较重,但轻于2014年。中稻泰优一号、丰两优香一号、两优6326等感病品种稻瘟病(稻叶瘟)发病明显,穗颈瘟发生程度轻于2014年,但早播感病品种穗颈瘟仍偏重发生。

2 2015年稻瘟病发生原因分析

近几年稻瘟病感病品种种植面积较大,但近几年夏季干旱,稻瘟病发生较轻,掩盖了稻瘟病重发的风险。一些农户也忽视了稻瘟病的综合防控,栽培管理上偏施氮肥,预防措施的不到位等,这些都是造成稻瘟病发生较重的原因。虽然2014年稻瘟病局部流行,使得大家对2015年的稻瘟病防治比较到位,但是菌源丰富,导致2015年稻瘟病发生较重。

2.1 菌源充足

2014年水稻稻瘟病在全省各地发病较重,并且局部大流行,因此菌源基数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

稻瘟病发生严重的地方,一般年份稻瘟病仅在糯稻上发生,部分农民对稻瘟病在杂交水稻上的发生放松了警惕,播种前未进行消毒处理,致使稻瘟病种子带菌率较高,田间发病相对较重。

2.2 感病品种多,种植面积较2014年有所减少

为满足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全省优质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而优质稻组合品种多数不抗稻瘟病,有的还高感稻瘟病。去年稻瘟病重发的地区,淘汰了部分感病品种,稻瘟病常发区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减少。

2.3 气候条件对稻瘟病流行十分有利

气候是造成2015年稻瘟病在一些地方发生较重但是轻于 2014年的重要原因。通常气温20℃~30℃,相对湿度90%以上,且有水滴存在,对病害的扩展十分有利。在空气湿度饱和及适温范围内,病菌侵入4d左右即可出现病斑。温度降低,潜育期延长,温暖多雨、多雾,阳光相对不足的气候条件常造成稻瘟病流行。因此,从气候条件讲,水稻破口抽穗期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和日照时数少是主要原因。长时间阴雨天气,非常适宜稻瘟病病菌暴发流行。

2015年雨水比2014年多,温度适宜,叶瘟应该比较重;降雨多,生育期吻合,穗颈瘟应该比较重。但是2015年气候条件比较特殊,梅雨期为6月13日~7月17日,历时35d,入梅时间较历史同期的6月17日偏早,且梅雨期降水量偏多、强度偏大,7月16日~7月18日出现了低温。出梅后7月25日~8月8日出现了10d~15d的高温干旱天气。这种特殊气候条件导致2015年叶瘟、穗颈瘟都比2014年偏轻。

2.4 氮肥施用不当,加重水稻发病

部分农户看到水稻得病“坐蔸”后,往往采取追尿素提苗的方法,结果适得其反,不仅没能提苗,反而加重为害。

3 防控对策

水稻稻瘟病是一种常发性病害。稻瘟病的发生与栽培密度、施肥水平、灌水技术、气候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品种是关键,浸种不可少,勤管理育壮苗,常观察查病情,预防为主、适期防治”是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有效措施。为了有效防控稻瘟病的危害,应遵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应用农业和化学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迅速控制病情的蔓延。

3.1 加强稻瘟病预警监测

在常发病区建立观测圃、观测点,种植主要推广的优质稻品种,观测发病情况,掌握稻瘟病在不同品种的感抗状况和发生发展动态,结合天气状况,做好稻瘟病预警发布及预防指导工作。3.2 选用抗耐稻瘟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布局水稻品种,避免单一品种在区域内大面积种植,是控制适应性生理小种变异成致病性生理小种的重要手段。技术推广部门要不断引进抗病性好的品种进行示范种植进而推广使用。应淘汰特别感病的y两优9918、广两优558、科两优1129、两优289、II优234等品种;山区冲田避免种植y两优1号、深两优5814,选用其它抗性好的品种。

3.3 农业措施

控制氮肥用量,实行“浅—湿—干”间歇灌溉技术,加强水稻健身栽培,提高抗病能力。田间要保持浅水层,尽可能降低田间湿度。割净水渠和池埂上的杂草,以增加通风透光性。处理销毁病稻草,减少田间菌源。做到早追肥,不要施用氮肥过多、过迟,科学施用氮、磷、钾肥。

精细整地,提高土壤通透性,提高地温,促进插后秧苗早生快发,是防治稻瘟病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在整地时一定要精细,要尽量清除稻草和残茬,减少稻瘟病的传染源。在施肥上要遵循如下原则,在多施农家肥的基础上,首先要施足底肥,特别是增施磷钾肥,来促进秧苗移栽后的早生快发,要提早追肥防止秧苗徒长,巧补穗肥,以提高产量。防治稻瘟病,水的管理很重要。应以湿润灌溉、干干湿湿为好,并且适时进行晒田,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减轻发病。

3.4 化学防治

根据当地稻瘟病的发生情况调查及预报,选择具有保护及治疗作用较强的新型药剂进行预防和防治。

一是防治苗瘟和叶瘟。喷好“送稼药”控制叶瘟发生。在插秧前5d~7d用药防治一次;秧苗出现病斑,特别是出现急性病斑,必须立即施药。在水稻分蘖盛期防治叶瘟。施药后如遇阴雨补施一次,重病田5d~7d再施一次。药剂可用40%稻瘟灵乳油(富士一号)100mL/667m2或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加收米)100g/667m2。

二是防治穗颈瘟。防治穗颈瘟要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喷一次药,破口始穗期施第一次药,齐穂期再施第二次药,这是最关键的也是最后的一步。药剂以富士一号、春雷霉素为主。3%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00g与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g/667m2混用增效作用明显。

S435.11 文献识别码:B

1005-6114(2017)05-046-003

2017-06-05

刘芹(1984-),女,农艺师,长期从事植物保护工作。

猜你喜欢
感病稻瘟病湖北省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野生猕猴桃实生后代株系对溃疡病的抗性及果实品质
甘蔗实生苗早期阶段黑穗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生物绿肥在稻瘟病防治中的应用与示范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穗瘟效果试验
柑桔黄龙病菌侵染对甜橙叶片糖代谢的影响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及克隆研究进展
甘蔗花叶病对甘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