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市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7-02-26 00:26席同力程福厚
河北果树 2017年5期
关键词:武安市核桃加工

席同力,程福厚

武安市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席同力,程福厚

(河北工程大学园林与生态工程学院河北邯郸056001)

简述武安市核桃产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总结分析当前的生产及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核桃产业发展的措施。

武安;核桃;现状;问题;对策

1 基本情况

1.1 武安市核桃栽培的历史及发展现状在距今7330年的新石器时期,武安市出土的文物中就曾发现炭化核桃的标本,说明该市栽植核桃的历史悠久,是核桃的故乡。至2015年,全市核桃面积为7 467 hm2,占全市干果面积的44%,位居武安市干果面积首位。其中新增核桃面积400 hm2,结果核桃面积7 000 hm2,核桃产量约1.65万t,占全市干果产量的78%。新增核桃苗圃16.7 hm2,主要品种有香玲、清香、辽核系列等。全市核桃的主产区分布在西部山区,其中管陶镇、冶陶镇、阳邑镇和午汲镇核桃面积较大。有5家龙头企业,冶陶镇的宇绿源林业公司栽植香玲核桃、辽系核桃面积共103 hm2,树龄3~5年,干周为3~5 cm,产量约15 t;马家庄的山丰林果有限公司栽植香玲核桃134 hm2,树龄为8年,干周约30 cm,产量约25 t;午汲镇的硕丰林果有限公司栽植绿玲核桃20 hm2,树龄为12年,干周约20 cm,产量约7.5 t;阳邑镇、管陶镇2镇7乡的武安智寿源林牧有限公司,面积大、品种多,有清香、香玲及辽系核桃。园区占地3 334 hm2,栽植核桃640 hm2,树龄9~10年。其中清香核桃栽植面积为534 hm2,干周约35 cm,产量约300 t,核桃苗圃16 hm2。智寿源是将生猪养殖业和核桃栽植业紧密结合,以核桃栽植为主、养猪为辅的现代林牧相结合的核桃园区,是将畜牧业、果业等相关产业系统地联系起来,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沼液、沼渣可以对核桃树进行灌溉施肥,以达到增肥地力、节约生产成本的效果。西寺庄的河北晶品果业有限公司是以“公司+基地+农户”组成的经营模式,是集生产和加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香玲核桃栽植面积1 667 hm2,树龄为14年,667 m2产核桃达0.2 t,发展香玲苗圃334 hm2,是河北省林果产业重点龙头企业。

1.2 核桃加工现状自2006年起,市财政制定了扶持龙头企业的奖励方法,单项奖励最高达50万元,9年来累计发放1 000多万元。目前,通过政府向企业发放扶持资金,以河北晶品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深加工企业逐步发展壮大,企业生产核桃油的物理冷榨植物油标准已获得国际有机食品的认证,年生产核桃油1200 t,是其主导产品,企业年加工核桃7000~10000 t,年产核桃胶囊90 t,核桃蛋白干吃片180 t。武安智寿源林牧有限公司也在大力发展核桃加工产业,加工种类包括核桃休闲食品、保健品原料、植物液体饮料原料和核桃油。核桃年产量的2%用于加工销售核桃干果,98%的核桃加工为核桃仁,核桃仁作为原材料再加工为休闲食品、核桃饮料、核桃油。其中核桃仁总量的2%用于加工核桃休闲食品,出品率为90%;58%用于加工液体原料,出品率为45%;40%用于加工核桃油,出油率约为45%,分别售往北京、山东、浙江等地。核桃分心木销售给药材收购商。其它粗加工的小业主也在逐步发展中,主要为简单加工,即直接将核桃青果去皮烘干成干果后进行销售。一般4 kg青果脱皮烘干后产1 kg干果,核桃干果的价格24~30元/kg。

2 核桃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栽植区域不均衡武安市的核桃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南部山区和低丘陵区,有的栽植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低山丘陵地区;有的栽植在土壤贫瘠的深山陡坡;多数核桃栽植在阳坡,有少量栽植在背阴的荒坡沟壑;还有少量零星栽植,分布不合理,缺少统一的规划。但是由于各地生长条件的不同,所以不同地区的核桃产量都有较大差异。

2.2 品种良莠不齐武安市的主产核桃品种有香玲、清香和辽宁1号、辽宁3号,另外引入品种还有山西的晋龙1号、2号核桃和山东的元丰核桃。但由于晋龙系列品种生长势旺、结果相对较晚,大树高接后第3年开始结果,苗木定植后第6年开始结果,果枝率相对较低,目前仅剩零星栽植。阳邑镇和午汲镇栽植实生核桃树3 000余株,午汲镇栽培实生核桃苗圃20 000余株。建园时多定植的实生苗与品种苗混栽,不分品种,造成核桃园结果晚、核桃品质良莠不齐;后来改接优良品种,由于取优良品种的接穗的随机性,导致品种的混杂,不同地区的清香核桃出现产量低、黑星病重、果实小、易发生抽条等问题,香玲核桃发生炭疽病、褐斑病严重。再加上高接成活率低,不同核桃品种和实生的核桃混栽在一起,后期出现长势不一、园貌不整齐、果实不整齐、商品化处理困难的问题,由原来的实生混杂变为了品种的混杂。

2.3 栽培管理粗放核桃栽培初期随意性较大。栽植过密,行株距为3 m×2 m、4 m×3 m、4 m×4 m等,导致盛果期后树冠郁闭、结果部位严重外移。栽植过深,定植后核桃生长势弱,树苗生长量小。在核桃栽植之后,有的地方套种高秆经济作物,导致光照不足,长势弱,抽条重。部分核桃园不注重拉枝,开张骨干枝角度,造成內膛秃裸严重,结果部位外移。栽植户节水意识差,多采用大水漫灌方式,造成灌溉后土壤水分过多,通气不良,严重影响根系的吸收功能。还有部分山区缺乏灌溉条件,依赖降雨,核桃得不到适量的水分,形成小老树。甚至有些核桃树不施肥,不修剪,树冠内膛空虚、郁闭严重,树体下部骨干枝生长较弱,不易成花,枝条枯死,造成核桃产量低、品质差。

2.4 从业者专业化程度低近年来,核桃市场发展迅猛,政府扶持力度大。使得农户对政府产生依赖心理,对于技术被动接受。而且农民文化水平低,在武安市从业劳动者中,整体素质不高,高中文化程度占16%;初中文化程度占51%;小学文化程度占25%;文盲半文盲占8%。劳动力多以妇女和老人为主,接受能力较差、认知程度与管理水平差别较大。虽然在技术服务和专业培训方面有一定的进步,但仍相对薄弱,技术推广领域专业人员比较匮乏,由于推广工作艰苦,很少有对口专业毕业生愿意投身到一线工作,当地林业机构也缺乏专业人员到一线实地推广,收集统计的数据大多是来源于当地乡镇政府上报的资料。

2.5 采收早、方法不当核桃的采收时间是白露时节前后,最佳时间是当核桃外果皮由绿色变为黄绿色,并且开裂1/3的时候。不同品种的采收时间也不相同,早实核桃要比晚实核桃提前几天采收。由于核桃栽植面积大,劳动力严重不足,有的栽植户为了防偷和雇佣劳力,提前7~10 d就采收核桃,造成了核桃采收过早,果实不饱满,核桃的青皮难以脱落,品质差。在采收过程中,采用竹竿敲打核桃粗暴采收,造成枝条叶片损坏严重,易导致病菌侵入;打断新梢枝芽,影响来年产量。

2.6 抗病抗灾能力差核桃的产量和品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病虫害也是核桃减产的一大因素。武安市核桃较为严重的虫害是核桃举肢蛾、核桃叶甲。香玲核桃的溃疡病、腐烂病、炭疽病、褐斑病和清香核桃的黑斑病对核桃产量影响巨大。栽植户对病虫害没有深入的了解,不能有效区分不同病虫害,制定不出合理的治理方案,造成树势衰弱,严重影响核桃优质丰产。2.7加工业不发达目前武安市的核桃加工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粗加工小业户居多,资金、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绝大部分以初级原料进行销售,核桃果采收后进行去皮清洗,然后放入烘干室烘干,加工方法简单,对果实没有细致的分级处理。核桃青皮直接堆积发酵作肥料用,但青皮中丹宁含量较高,能否用作肥料,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加工产品种类比较单一、经济效益低、宣传力度小、销售渠道窄,且业户之间各自为营。真正从事深加工的企业不多,缺乏大投资和高技术的深加工企业。

3 核桃产业发展对策

3.1 核桃栽植规模化、区域化在核桃生长的自然条件和栽植基础上,政府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实施规模化栽植。将加工业与核桃产业相结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核桃适生区域进行调查,结合不同区域的地形、土壤、灌溉能力,选择适宜品种。辽宁1号是较丰产、抗逆性较强、早实的核桃品种;清香是品质优,生长势、抗逆性强的晚实核桃品种,清香不宜栽植在山口凹地。早实核桃适宜的株行距为3~4 m×5 m,晚实核桃适宜的株行距为5 m×6~8 m。结合地形,采用南北行向或沿梯田栽植,建立品种化、规模化核桃园。结合适宜的灌溉方式,建立配套的灌溉设施,同时可以间作豆科作物,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大力发展核桃产业。

3.2 加强良种化进程苗木供应是核桃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为满足核桃发展的需求,应立足本地适宜的优质核桃资源,加大选育力度。建立专业采穗圃、育苗苗圃基地和良种示范园。培育新型苗木品种,规范苗木市场,确保纯度,提高苗木质量。

3.3 加强树体管理科学管理,根据不同品种、密度的要求,进行整形修剪、土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防寒管理。对幼树和初结果树在春季进行刻芽促枝、夏季对新梢摘心;对骨干枝及时张开角度,缓和树势,促进成花坐果;对盛果树及时落头开心,及时控制树高、打开层间距,适当提高树干;对实生树、劣质品种树进行高接换优。通过穴贮肥水、分区交替灌溉、沟灌、小管出流灌溉、树盘覆盖等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3.4 强化科技培训和技术推广相关部门加大科技宣传和培训力度。设立培训机构,发放专业技术资料给栽植户,以提高其栽培技能;与专业科研所合作,诚聘核桃栽培技术专家与人才;稳定培养本土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果农掌握核桃栽培、嫁接、修剪等丰产栽培技术;培养栽植示范村、示范户、示范园,加大扶持奖励栽植大户、企业和合作社的力度。3.5适时采收、分级处理核桃成熟时,外果皮由绿色变黄绿色,并且开裂1/3,是核桃采收的最佳时期。提前采收会影响核桃的品质,种子尚未成熟,造成核桃不饱满、果实难以脱落。采收前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制订市规民约,防止提前采收。采收时注意保护枝梢,尽量手摘,不能手摘的地方拿竹竿由内向外敲打。采收之后应把核桃不同品种分开存放,避免品种混乱,及时机械脱皮。在核桃处理时,应将核桃按照品种、大小、色泽进行分级。

3.6 提高防病御灾能力组织专业科技人员田间实地考察,针对性地帮助栽植户制订防御病虫害的方案。武安市核桃的主要病虫害有核桃举肢蛾、核桃叶甲及核桃黑斑病、腐烂病、炭疽病和溃疡病等,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有效防治。在救治过程中要采取施肥改土、剪除枯枝、拾埋黑果、树冠喷药封闭的防治技术。实行间作法改善土壤环境,同时冬季清园消灭越冬病虫害。在深冬初春翻耕土地,可以从根源消除病虫害。也可以通过生物防治,在林间饲养鸡鸭。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加强气象监测,积极预防恶劣天气。受灾之后及时补救,对受伤受害部位及时修剪和喷涂药物,防止病虫害的流行。

3.7 发展深加工,培育市场品牌武安市精深加工企业少,大多加工企业以核桃仁和粗加工产品销售。今后,政府应招商引资,大力扶持和鼓励精深加工企业,支持现有加工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研发核桃精深加工技术,重视新产品研发,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建立自己的产业品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和保障核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对核桃青皮、核桃壳的利用率,可提取核桃青皮中的核桃醌,制成染色剂;也可以将青皮作为饲料喂牛。核桃壳可以加工制作成活性炭。积极拓宽市场销售渠道,顺应时代潮流,建立网络销售体系和自己的营销品牌。政府加大监督、宣传和保护力度。健全市场服务体系,建立统一的对外销售服务机构,为社会提供数量大、品质优的产品。

通过对武安市核桃产业的生产和加工现状进行调查,面对产业中出现的栽植不均衡、品种混乱、管理粗放、专业化低、采收不当、抗病性差、加工不发达等问题分别提出核桃栽植规模化、区域化,加强品种良种化进程,加强树体管理、提高管护水平,强化科技培训和技术推广,适时采收、分级处理,提高防病御灾能力,发展深加工、培育市场品牌等相应的对策。希望以此为武安市核桃产业发展做出微薄贡献,以便更好促进武安市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

S664.1

B

10.19440/j.cnki.1006-9402.2017.05.001

2017-05-02

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项目(冀TG[2016]003号)

邮箱:531343787@qq.com

猜你喜欢
武安市核桃加工
河北省武安市白沙村 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河北省武安市固义村与东通乐村的队戏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
可赏可食可入药的核桃
青春期,我们在行动
——武安市第五中学德育掠影
黄龙核桃
热火朝天迎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