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联合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状态的影响

2017-02-27 02:41李亚东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椎动脉颈椎病针灸

李亚东

(新密市中医院 康复科 河南 郑州 452370)

推拿联合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状态的影响

李亚东

(新密市中医院 康复科 河南 郑州 452370)

目的 探讨推拿联合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椎动脉血流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新密市中医院收治的94例CSA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中医推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左右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期血流速度(VE)及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 治疗前,两组左右椎动脉VP、VE、V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左右椎动脉VP、VE、V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CSA推拿联合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椎动脉血流状态,疗效显著。

椎动脉型颈椎病;推拿;针灸;椎动脉血流状态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type,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类型,多发于老年群体,是因椎动脉痉挛或受压迫所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偏头痛、耳鸣、晕眩、记忆力减退等。由于CSA多由颈椎节不稳所致,90%以上患者可经非手术疗法获得痊愈且不留后遗症[1]。CSA属中医“头痛、眩晕”等范畴,属本虚标实之证,多由肝肾亏虚、经络痹阻、气血不活引起,其病位在颈,治疗应以疏经通络、调理阴阳、补虚泻实等为基本原则[2]。本研究旨在探讨推拿联合针灸对CSA患者椎动脉血流状态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新密市中医院收治的94例CSA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47例。观察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24~68岁,平均(43.58±9.14)岁;对照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25~69岁,平均(43.64±9.49)岁。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氟桂利嗪(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19993926)5 mg/次,1次/d,睡前温水送服。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①轻柔、拿捏颈项紧张肌肉予以放松,患者坐于低凳,术者手掌放置于患者两耳后;②指导患者头微屈,术者向上缓慢牵拉头部,另一手指对错位偏歪棘突凹起处以适当力度进行按压3 min;③帮助患者做头部左右旋转动作,后进行头前屈、后伸,并逐渐增加力度,患者出现疼痛时暂停休息;④向对侧旋转,若患者未出现放射性疼痛则持续牵引,并以3°~5°旋转扳法复位,出现“咔哒”声则复位成功;⑤1次/d,6 d后休息1 d,7 d/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①取穴:风池、天柱、百会、颈夹脊穴;②根据选穴取适当体位,对局部常规消毒后依次进针,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并留针30 min;③疗程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后行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查,对患者椎动脉血流状态进行探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左右椎动脉VP、VE及VM。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左右椎动脉VP、VE、V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左右椎动脉VP、VE、V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椎动脉血流状况比较±s,cm/s)

3 讨论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如工作环境、手机等电子产品过度使用、不良坐姿、长期低头伏案等)影响,CSA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对患者日常工作、学习、生活造成严重影响。CSA发病机制在于颈椎病变对椎动脉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椎-基底动脉血供不足,累及交感神经系统所致。因此,改善脑部供血及椎动脉血流量对促进CSA良好转归具有重要意义[3]。

CSA属中医“头痛”、“眩晕”等范畴,多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加之外伤劳损、风寒湿邪侵体所致。中医治疗CSA已有悠久历史,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完整理论体系。推拿以中医经络、脏腑学说为理论基础,并与西医病理诊断及解剖学相结合,运用一定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特定部位以达治疗疾病的目的,属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其主要作用是活血行气、疏经通络、滑利关节。尚仲新等[4]研究指出,推拿可有效改善CSA临床症状与血液流变学,临床效果显著。此外,针灸也是中医治疗CSA的特色外治法,具有调整阴阳、舒筋通络、散寒祛风等显著功效。金坚等[5]研究提出,推拿与针灸联合治疗CSA,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更利于疾病良好转归。本研究中,经治疗观察组左右椎动脉VP、VE、V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给予CSA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椎动脉血流状态,进而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针灸治疗CSA主要选取穴位为风池、天柱、百会、颈夹脊穴,风池属足少阳胆经,刺之有益气助阳之功效,可治颈项僵痛、眩晕、头痛;百会穴可通达阴阳脉络,是调节大脑功能的重要穴位;天柱穴属膀胱经穴,刺之可活络健脑、通瘀祛邪,是临床治疗颈椎病变的常用穴位;颈夹脊穴对神经功能具有调节作用,针刺可有效提高患者疼痛阈值,进而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针刺诸穴并配合中医推拿,可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脑部供血的治疗目的。

综上,给予CSA推拿联合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椎动脉血流状态,疗效显著。

[1] 魏楠.针灸推拿与中药联合应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3):693-694.

[2] 胡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1):125-127.

[3] 李必保.推拿联合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体征总积分和椎动脉血流状态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9):82-85.

[4] 尚仲新,王金贵.辨证推拿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治疗的应用价值[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11):2139-2141.

[5] 金坚,赵玲丹.手法推拿联合针灸治疗老年颈性眩晕的效果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9):2403-2405.

R 244.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3.057

2016-03-26)

猜你喜欢
椎动脉颈椎病针灸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游泳 赶走颈椎病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