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愤怒”情感隐喻语义映射分析

2017-02-27 06:11霍颖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819
关键词:源域语料库隐喻

霍颖(东北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基于语料库的“愤怒”情感隐喻语义映射分析

霍颖
(东北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情感隐喻将人类认知世界过程中的体验和经验投射在情感上隐喻化表述出来,是认知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核心探索之一。从“愤怒”这一人类典型且有象征性的情感词汇入手,运用Sketch Engine在线文本创建、管理和检索工具,聚焦“愤怒”情感隐喻在存储海量真实语料的语料库中的表达方式,借助M IPV U隐喻识别工具,归纳“愤怒”情感隐喻的概念模型,分析其语义映射路径方法,结果发现语义映射有效说明了隐喻的思维性和概念性。

情感隐喻;“愤怒”隐喻;语义映射;隐喻认知

自从认知学家Lakoff和Johnson在合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首次提出并定义“概念隐喻”以来,隐喻研究从以文学和修辞学为主要切入点的传统隐喻理论发展至强调隐喻贯穿于人类思维和活动中的认知语言学领域,进而拓展到今天与语料库语言学相融合的综合领域。Lakoff和Johnson提出,“隐喻贯穿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到语言里,也体现在思维活动中,思维和行动的普遍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的”[1]。在人类的思维活动中,情感是不可忽视的,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主观体验及做出的生理反应,所以对于情感隐喻,以Lakoff为代表的语言学家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广泛、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人类情感丰富而多元,有喜怒哀乐,也有悲欢离合,具有抽象、无法触摸且难以具体表达的特点,因此概念隐喻理论为我们研究情感提供了理据。本文以“愤怒”这种情感为基础,借助语料库和检索工具,理解并分析情感隐喻的概念模型和语义映射。

一、语料库和隐喻研究

语料库语言学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时代语言学研究的前沿。语料库是真实语料的庞大集合,是进行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传统的隐喻研究多是基于研究者编造的脱离现实语境的理想化事例和描述,取决于研究者的直觉,而“语料库研究使用语言统计的分析技术,不依赖于绝对的逻辑规则,将重点放在大量的真实语料上,而不是仅仅依靠零星的例证”[2],即语料库为隐喻研究提供了实证基础,推动隐喻研究从理论转向实证,从而避免了研究者的主观片面。

隐喻的语料库研究采集自然发生的直接反映人类语言和思维关系的表层语言数据资料,有效避免了研究者内省法和诱导法产生的理论偏差。利用自上而下的归纳法和概率分析法对海量真实语料量化分析,语料库隐喻分析法可以基于单词索引来验证经典概念隐喻,归纳概念隐喻模式,揭开隐喻的认知形态,对比不同文化中隐喻表达的异同,发现不同历史阶段中语言的使用情况,也可以基于范畴统计使用频率和单词搭配等,同时增加隐喻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基于语料库的隐喻研究主要有如下四类:“第一类是使用通用语料库,目的是调查某种语言中隐喻使用的系统模式;第二类是调查某种文体的小型语料库中的隐喻模式,以揭示隐喻使用的话语功能;第三类是分析不同语言的语料库,目的是发现跨语言和跨文化中的隐喻使用异同;第四类是历时研究,分析不同时期的概念隐喻”[3]。本文符合第一类基于语料库的隐喻研究方法,使用通用语料库调查英语中愤怒情感隐喻使用的系统模式,发现愤怒情感隐喻的概念模型,分析其语义映射。

二、基于BNC语料库的“愤怒”情感隐喻语义映射分析过程

(一)检索步骤

“愤怒”在英语中的表达非常丰富,有mad、offended、angry、to be enraged、to take offense、be furious with、lose one’s rag、blow a fuse、blow one’s top、have a cow、burn someone up、go ballistic和red-hot等表达方式,本文选取表示“愤怒”情感隐喻统称的anger一词,检索英国国家语料库中有关“愤怒”的隐喻表达,并基于隐喻的三大基本构成要素——语言本体、语言喻体和语言喻底,分析检索出的对应喻体概念,归纳并总结情感概念隐喻及其语义映射途径和模式。

1.在线检索Sketch Engine

登录www.sketchengine.co.uk网页,首页由语料索引(Concordance)、语料库(Corpus)、词汇特性素描(Sketch)及相关文件(Documentation)构成。语料索引检索关键词或词组,是所查找词、短语或句子在语境下的显示。词汇特性素描功能可以“自动整理总结动词、名词及形容词充当不同语法成分时的语法搭配知识,如检索词为名词,则可以统计检索词做主语、宾语、补语、受词时所能搭配的动词、形容词、介词等;还可以自动统计出关键词与词语搭配的使用频率、显著性、相关例句及例句的出处与分类。词汇素描结果可以使研究者鸟瞰某个关键词的语法分布构架,将庞大的数据提炼为表格形式,比凸显索引行功能更强大、有效”[4]。

登录Sketch Engine主页后,选择所使用的英国国家语料库(The British National Corpus),在词汇特性素描(Sketch)功能下选择关键词(Key word)并键入检索词“anger”,设定词性为动词或者名词,分别检索,显示anger作为动词或名词的词汇特性素描,得到英国国家语料库中anger一词的使用情况列表。

2.观察检索结果列表

通过检索发现,在英国国家语料库中,anger作为名词使用次数为3 197次,即每百万字中出现28.5次,如出现在句子中“…repelled by police, the crowd vented itsanger by damaging property and overturning police…”;而作为动词仅每百万字中出现了7.8次,共计879次,如在句子中“…Parliament.But Ms Harman,a London member,has angered manyMPswhosefamiliesliveinthenorth…”。由于后者远远小于前者,我们将重点关注anger作为名词的词汇素描和隐喻特征。

表1 Anger在语料库中出现频率

在观察anger作为名词的词汇素描时,我们应关注其作为主语和宾语时的关键词,因为Gong和Huang等人认为,每个反映世界知识的源域或者目标域都可以说明语义域的实体、功能和品质三个方面[5]。经过整理,Anger作为主语时,与其搭配的动词有24个,如surge等;作为宾语时,与其搭配的动词有25个,如fuel等;能够修饰anger的形容词有25个,如pent-up等。

3.识别隐喻及结果

在得到anger的词汇素描后,我们要进行本义与隐喻义判断,依据是由Steen等研发的MIPVU隐喻识别工具。MIPVU全称Metaphor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VUUniversityAmsterdam,是高信度的用于标识语言层面隐喻的系统且透明的程序,其主要步骤如下:(1)通读原文理解大意。(2)确定词汇单位。(3)确定词汇单位的语境意义。(4)确定词汇单位的基本意义。(5)判断词汇单位的语境意义和基本意义是否存在差别。(6)确定词汇单位的语境意义和基本意义的指称对象是否相似。如果相似,此词汇单位为隐喻,并且为直接隐喻、间接隐喻或者隐性隐喻。Pragglejaz小组指出,判断语境意义和基本意义时主要参考《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基本意义指更具体的意义(容易成像、五官能感觉得到的意义)、与身体动作相关的意义、已存在很久的意义,但不一定是频率最高的意义”[6]。键入网址http://www.macmillandictionary.com/,确认进入麦克米伦高阶英语在线词典,搜索关键词boil,得到boil的基本含义“ifa liquid boils,or ifyou boil it,it becomes so hot that there are bubbles in it and it starts to become a gas”,即由于加热,从液体变成气体。如果boil与anger搭配形成习惯用语“boil with anger”,表示“勃然大怒”,用于解释抽象的愤怒程度,则属于隐喻用法。

(二)归纳anger隐喻表达类型及分布

Sketch Engine中的关键词词汇扫描得到了anger作为名词的搭配情况,如表2所示。Anger一词做宾语时其谓语可以搭配动词 vent/suppress/stoke/arouse/provoke/boil/express等,也可以搭配介词of/with/in;做主语时其谓语可以搭配动词well/subside/bubble/flare/seethe/surge/fade/drain等;形容词suppressed/righteous/pent-up/simmering/frustrated等可以做定语修饰anger。

表2 anger在BNC语料库中的搭配情况

经过MIPVU隐喻识别汇总,我们发现anger的动词性隐喻有46个,介词性隐喻2个,形容词性隐喻有22个,总计70个,如表3所示。能够与anger搭配的动词基本语义都是人或者生命体的感知认知和动作:anger做主语时,与其搭配的动词大多为表示感知(feel等)、联系(seem等)、变化(grow等)和动作(surge等)的动词;anger做宾语时,大多搭配表示感知(feel等)、所有(contain等)、情绪(express等)、创造(generate等)、动作(hide等)和认知(understand等)的动词。形容词表示人或物的性质、状态或动作、行为变化的状态,表3中能够修饰anger做定语的形容词多为表示尺度(great等)、状态(popular等)、动作(simmering等)、行为变化(increasing等)和品质(genuine等)的描写性形容词。与anger搭配的介词只有表示容器概念的with和in两个。

表3 anger在BNC语料库中的隐喻表达情况

(三)讨论Anger认知模式

周榕等认为,隐喻由具有上下级关系的根概念隐喻、基本概念隐喻和派生概念隐喻共同形成庞大的隐喻之树[7],表3中anger的具体表达可以逐级抽象成基本概念隐喻和根概念隐喻,由上下、整体部分、属性、蕴涵等逻辑关系连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基于意向图式借助根概念隐喻推及目标概念领域,这种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在人类认识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的过程中生成并内化,形成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后者是anger隐喻的主要类型,将抽象的想法、感情和状态等有形实体化。经过人工梳理和概括分类,我们得到了英国国家语料库中anger一词的概念隐喻及具体表达,如表4所示。

表4 anger的概念隐喻及具体表达

1.根概念隐喻“愤怒是热”

在英国国家语料库中,burn和boil都可以和anger搭配做谓语。搜索麦克米伦在线网典,burn的基本含义是火燃烧并产生热量“if a fire or flame burns,it produces light and heat”,如在句子“The flames seemed to burn even brighter”中,burn表示火焰在燃烧,所以在表达“anger burns”中,用情感的生理反应(人体某些部位的异常)来说明情感“愤怒”。Boil的基本含义是液体煮沸产生气泡并变成气体“if a liquid boils,or if you boil it,it becomes so hot that there are bubbles in it and it starts to become a gas”,如在句子“Boil some milk in a pan”中,所以在表达“boil with anger”时用人体内部压力的变化来指代情感“愤怒”。众所周知,人愤怒时身体会发生变化,由于情绪激动,体温上升,脸变红变热,好似火焰燃烧时产生的光和热,又好似液体沸腾时产生的热量和蒸发的气体,使根源域“热”的两个源域“火”和“热液”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映射到“愤怒”目标域,逐渐形成规约式隐喻表达,并被广泛接受。

2.根概念隐喻“愤怒是疯狂”

Betray的基本含义是人背叛并伤害“you deliberately do something that harms them or helps their opponents”,如在句子“She realized that one ofher friends must have betrayed her”中,而在短语betray with anger中用疯狂行为代指愤怒。人在愤怒时往往会有一些失常行为,如摔打东西或实施暴力甚至犯罪来打击报复,使源域“疯狂”映射到“愤怒”方向。

3.根概念隐喻“愤怒是野兽”

Savage的基本含义是动物野蛮或凶猛“cruel and unpleasant or violent”,如在句子“A savage animal is likelytoattack you”中,所以在英国国家语料库中出现的savage anger用野兽般的行为代指愤怒。人在愤怒时容易失去理智,如动物般思考且有凶残行为,像动物一样精神失常,使源域“野兽”映射到“愤怒”目标域。

4.根概念隐喻“愤怒是身体负担”

内因愤怒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人的身体遭受侵扰,即根概念隐喻“愤怒是身体负担”,而这种侵扰既有心理上的负担“terrible anger”,又有身体上的负担“impotent anger”。Impotent在麦克米伦词典中的基本含义是男性的阳痿“a man who is impotent cannot have sexbecause his penis does not stay hard”,在短语“impotent anger”中使用隐喻手法,将源域“身体负担”映射到“愤怒”目标域,呈现愤怒后身体虚弱无力的状态。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英语中倾向于通过描写人的生理反应或外在表现来表达愤怒,如源域“热”“疯狂”“野兽”和“负担”,利用喻体域与本体域之间的相似性,即通过另一具体有形的事物理解并表达某一抽象无形的事物,形成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和关联性的语义树,如“愤怒是热”与“愤怒是身体负担”是平行语义域,而“愤怒是热”是上层语义域,“愤怒是火”和“愤怒是热液”是下层语义域。

隐喻是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认知现象。Lakoff认为,隐喻的生成取决于语言使用者在某一文化背景中,对一领域的经验知识做出的抽象、统一、理想化的理解,是早已存储在人脑中常规性认知模式[8],这种常规性的认知模式就是“人们逐步理解了现实世界中事物、事件和现象之间的联系,通过人们的认知处理掌握了其间的规律性,形成了许多类知识,进而建构的心理模型”[9],隐喻的生成正是基于心理模型中不同语义域之间的相互关联,反映出人类大脑的认知过程。人类在对愤怒情感流露一代又一代的观察当中,储备大量愤怒原因、外在表现、心理影响、社会影响等信息,逐渐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推理演绎,形成与“热”“疯狂”“野兽”和“负担”相关的认知图示,产生了语言中“用最少语言手段表现尽可能多的内容,以少寓多,以简驭繁;可以意会的就略而不提,可用已有的手段来喻指新的内容就少创造新的手段”[10]。

三、与多模态“愤怒”情感隐喻对比分析

笔者曾在《语篇中多模态隐喻的认知构建》一文中提到,隐喻只有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平台上都是思维性的[11],才能被证明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这一概念隐喻本质,即愤怒情感隐喻的研究不应局限于人类的语言层面,还应扩展至涉及电影、传媒等诸多领域的多模态隐喻研究层面。2011年出品的美国影片(Drive Angry)讲述了尼古拉斯·凯奇(Nicolas Cage)饰演的一位复仇的父亲弥尔顿苦苦寻找杀害自己女儿绑架外孙女的凶手,狂暴飞车,与暴徒殊死搏斗,踏上了复仇与营救之路。影片的海报中男女主角坐在疾驰的车内,在海报的底部车体周围是熊熊火焰,象征着弥尔顿无处发泄的冲天怒火和熊熊燃烧的斗志,救出外孙女,为女儿报仇,完成自我救赎。源域“火”的熊熊燃烧产生巨大能量,映射到“愤怒”目标域说明人愤怒时身体的生理反应:血压升高,满面通红,释放能量;源域“火”燃烧的势头猛烈,映射到“愤怒”目标域,说明人愤怒时期望毁灭的冲动和不可控性;源域“火”燃烧时产生光亮,映射到“愤怒”目标域,说明人愤怒之后祈求内心平静。所以整张海报正是“愤怒是热”这一概念隐喻发生全过程的生动写照,寻找“火”和“愤怒”明显的、对应的、众所周知的、可体验的常规关系,经过大脑的收集和整合构建心理模型,推理出源域“火”投射到目标域“愤怒”的隐性表述,证明在电影这一模态领域概念隐喻“愤怒是热”的认知机制与语言层面的愤怒情感隐喻认知机制映射路径相同,也说明概念隐喻本质就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

四、结语

本文讨论了基于语料库的“愤怒”情感隐喻的概念隐喻及其形成机制,利用Sketch Engine语言检测工具的词汇素描功能,以anger这一愤怒基本词汇为例,通过工具中的词汇索引功能,检索真实语料库中的数据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阐释“愤怒”情感隐喻基于源域和目标域的常规对应关系,体验、认知、加工、建模并输出表述,这一语义映射有效证明了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的多模态隐喻中,也说明了隐喻的思维性和概念性。在研究中选择大型的语料库极其重要,不仅语料准确度高、领域广,语料的更新也非常及时,提高了隐喻语料库研究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然而,本文的隐喻研究人工分析主观性强,在线检索Sketch Engine的词汇素描功能并归纳anger隐喻表达类型及分布时的分析比较主观,多靠人工识别,不能完全实现研究数据和结果正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因此还需利用anger的同义词做更深入、多维度的“愤怒”情感隐喻研究。anger一词的同义表达颇多,可以以单词rage或fury等在BNC语料库中再次检索,归纳基于这两个词的“愤怒”情感隐喻源域和目标域的常规对应关系,来验证“愤怒”的根概念隐喻。

[1]Lakoff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3.

[2]王立非.计算机辅助第二语言研究方法的应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5.

[3]孙亚.基于语料库工具Wmatrix的隐喻研究[J].外语教学,2012(5):7-11.

[4]裴霜霜,周榕.借助Sketch Engine和WordNet进行隐喻的概念模型和语义映射分析[J].外语教学,2012(3):13-17.

[5]Gong,S.-P.,Ahrens,K.&Huang,C.-R.Chinese Word Sketch and MappingPrinciples:ACorpus-Based StudyofConceptualMetaphorsUsingtheBUILDINGSourceDoma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Processing of Languages,2008(1):1-16.

[6]Pragglejaz Group.MIP: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Metaphorically Used Words in Discourse[J].Metaphor and Symbol,2007(1):1-39.

[7]周榕,黄希庭.时间隐喻的语义层次网络模型研究[J].心理科学,2001(2):163-166.

[8]Lakoff,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The Universityof ChicagoPress,1987:168.

[9]雷卿.基于心理模型的隐喻理解[J].外语教学,2008(5):8-12.

[10]徐盛桓.常规关系与认知化——再论常规关系[J].外国语,2002(1):6-16.

[11]霍颖.语篇中多模态隐喻的认知构建——以一则保险平面广告为例[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80-184.

A Corpus-based Analysis of Semantic Mapping of Anger Metaphor

Huo Ying
(College ofForeign Studies,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110819)

In the process ofcognizingthe world,human beings adopt emotion metaphors to express practices and experiences,which is a major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Utilizing the Sketch Engine,a tool of creating,managing,and retrieving documents online,this study takes the very typical and representative emotion“anger”as an entry point to explore and study linguistic expressions of anger metaphor in corpus.Revealing the conceptual model of anger metaphor in virtue of the MIPVU metaphor recognition tool,the study analyzes its semantic mapping,and probes into the thinking,conceptual and cognitive essences of emotion metaphors,in comparison to the multimodal anger metaphor studyinvolvingmovies.

emotion metaphor;“anger”metaphor;semantic mapping;metaphor cognition

H 030

A

1674-5450(2017)01-0124-05

【责任编辑:赵 践 责任校对:赵 颖】

2016-10-20

霍颖,女,辽宁沈阳人,东北大学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源域语料库隐喻
基于参数字典的多源域自适应学习算法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活的隐喻》
可迁移测度准则下的协变量偏移修正多源集成方法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