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的榜样教育

2017-02-27 17:44刘建明胡瑶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32期
关键词:榜样教育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刘建明 胡瑶

摘 要 榜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传统实施方法,一直以来倍受教育者的推崇,是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也是高校对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理论也在不断地进行丰富与创新。笔者立足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说,根据榜样教育运作过程中的树立、宣传与学习三个环节,结合时代特征从教育客体、内容、环境三个方面探求榜样教育教育多样性的规律,并提出了改进高校榜样教育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榜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1榜样与榜样教育

著名思想家洛克曾说过“在所有教育方法中榜样教育是最基础并且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到底什么是榜样?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榜样是指值得学习效仿的好人、好事,由此可见,榜样是指行为具有正面教育意义,能够推广到普通人的好典型。孔子曾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诸葛孔明提出“慕先贤”,说明榜样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榜样教育是指通过具有榜样特质的行为示范,让受教育者增强道德修养、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行动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榜样教育也是如此,榜样教育需要经过“榜样角色关注”、“榜样行为效仿”和“榜样精神修炼”三个过程,实现由表及里、由外到内人格塑造的目标。

2高校“榜样教育”弱化

虽然榜样教育依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基础的方法,但是其传统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变迁。我国现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利益分配的多元化使社会思潮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这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很强的冲击。社会变革的大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榜样教育的实施效果,迫切需要教育工作者创新榜样教育运作模式,适应时代潮流。榜样教育规律内涵丰富,榜样类型多样化是适应多元化时代的根本所在。

2.1教育客体:大学生价值判断多样化

在高校学生榜样教育客体方面,大学生个性日益鲜明,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以及价值判断的复杂化,使得榜样教育实施的困难加大。

从小在良好生活条件下长大的大学生往往缺少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信仰意识淡薄,一味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从而导致精神缺“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产生偏差,对所仰望的“星空”出现认知分歧,高校树立的先进典型很难得到广泛认同。加之一贯的“重考分、轻素质”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传统教育忽略对学生的道德培养,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更是弱化了榜样教育的效果。

高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积极构建和谐校园。通过活动发掘校园先进典型,树立学生精神楷模,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展现了青年大学生优良的精神风貌,同时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风,推动了“和谐校园”的构建。

2.2教育内容:榜样缺多樣性亲近感

当代大学生对高校榜样教育推举出的榜样有着一定的疏离感,认为榜样人物不太符合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这种代沟使得选树榜样认同感低、抗拒感强,难以走进学生内心,大大降低榜样教育的时效性。

其次,榜样教育应尊重大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避免千篇一律。现在很多高校推选单一类型榜样,显然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多样性和针对性的需求,导致一部分大学生苦于寻不到符合自身期许的先进典型,这恰恰是如今高校榜样教育现状的窘境。

应该开展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榜样选拔的活动,来满足大学生日益多样的榜样需求。通过评选在品德素养、学术科研实践、文体艺术、志愿服务、爱岗敬业等方面的先进师生典型,树立学生精神楷模。寻访自强之星活动,为当代青年树立了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榜样,自强之星们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推进“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活动持续有效开展,宣扬当代大学生乐于运动的良好精神。在“五四”综合表彰中,高校对工作成果丰硕、各方面表现良好的学院分团委、班级团支部、团员青年分别授予“红旗分团委”、“红旗团支部”、“模范专职团干”、“模范团干”、“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为团员干部和广大团员树立了积极的榜样,激励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面对工作和学习,营造高校共青团建设的良好氛围。

2.3教育环境:社会网络环境多样化

社会转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校园风气,不少高校把焦点聚集在提名气、扩校园上,忽视最基础的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部分,榜样教育在某些时候往往是走过场、浮于表面。浮躁、急功近利的风气蔓延校园,使得高校榜样教育难以取得实效。就业、生存各方面的压力产生的重物质轻精神的观念挑战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现象更加导致大学生群体存在功利化、物质化的倾向,大学生更加关注个人利益,轻视甚至是忽视集体主义精神,对高校榜样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网络时代的到来,武汉某高校开展了争当“中国好网民”系列活动,深加强团员青年网络文明和安全意识培养,清朗网络空间打下坚实基础。

3新形势下的榜样教育

对高校榜样教育的现状进行系统地总结和归纳,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改革措施,实现优化高校榜样教育的目标,构建高校榜样教育“新常态”。在教育主体方面,首先,教育工作者要认清本职的主体地位,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其次,教育工作者需做好信息反馈的工作,及时调整改进榜样教育。在教育客体方面,尽量避免呆板的理论说教,注重多形式多花样地展开榜样教育,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和引导。在教育内容方面,大学生榜样应该接地气,选树可学性强、距离感近的榜样代表;与时俱进,增强榜样的时代性;结合实际环境,多维度地选树榜样人物。在教育方法方面,应建立建全相关配套机制,使得榜样选取和树立过程公开透明;建立常态化宣传机制,避免形式主义。在教育环境方面,应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榜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配合下实施榜样教育,切实提高榜样教育的有效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一是坚持家庭、学校、社会全面化的教育参与原则。以学习者的主体性、能动性为立足点,加强对榜样认知的科学引导,采用引导式、疏导式的教育手法,以启发性、互动性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者独立思考,促进学习者对所选择的榜样进行理性评价。家庭、学校与社会在榜样教育过程建立起良好的互动机制、沟通机制、合作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重在解决榜样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活动,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良性互动,使多种教育力量在无形中形成合力,达到优化榜样教育的目的。二是坚持家庭、学校、社会既各司其责,又相互配合,共同实施的原则。通过三者不同的方式选择、阐释榜样,共同做好榜样教育。家庭是人成長生活的基地,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个人生教师,是人的品德养成的最基本的“小环境”。从幼年起,父母就应成为孩子的榜样,模范遵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让孩子以父母为榜样健康成长;学校是人从家庭走向社会的阶梯,是人接受榜样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要通过教学和管理,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认真开展榜样教育,同时老师也应像家长一样成为学生的榜样,充分展现“园丁”的优秀形象,让学生在榜样教育中培养优秀的品德。社会是人生活的“大环境”,是人接受榜样教育的“大环境”。社会各方面有责任有义务通过各种形式、途径和手段,选择、阐述和树立各个方面的榜样,供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的人学习和仿效,同心协力营造学习榜样光荣的良好氛围,改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和进步。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高校学生工作会2015-2016年度课题《高校学生“榜样教育”现状研究》(课题编号1516A04)的结项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登业.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与大学生榜样效应研究[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0(6).

[2] 袁文斌,刘普.榜样教育的理论依据与心理机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3] 徐美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吗?——对我国榜样教育的反思与构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7.

[4] James Shah.The motion looking glass: how significant others implicity affect goal appraisal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85(3):424-429.

猜你喜欢
榜样教育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