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对接供给侧改革的发展路径探析

2017-02-27 00:37陈丽燕
经济师 2017年1期
关键词:发展路径供给侧改革

陈丽燕

摘 要:银行业的金融改革可主导又可配合其他要素共同完成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使命。文章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解读入手,指明要用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实现“三去一降一补”,进而分析当前银行业既面临对接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新发展机遇,同时面临着自身的转型压力与挑战。在此基础上,依据浙江省经济现状提出浙江省银行业对接供给侧改革蓄势增能的发展路径,有着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银行转型 供给侧改革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182-02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解析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以及新常态,其关键并非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是“结构性错配”:一方面生产出大量无效的产能,另一方面本土企业却又没有能力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因而,从供给侧入手加快提高各种资源配置效率的要求也日益迫切,供给侧结构改革应运拉开大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称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经济领域由注重需求管理变为注重供给管理的重大改革,是适应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缓解当前各种矛盾而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思路。具体而言,就是要用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为核心的经济结构性改革,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将发展方向锁定创新产业、新兴领域以创造新增长点刺激消费,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日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提出的“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的思想时,部署了以下四项措施:化解产能过剩、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化解房地产库存以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因此,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可预见性产业变革突出点主要有二:一是三大产业的比重变化和要素流动新分配,减税降费将极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将加速折旧和去产能化,与此同时将对劳动力提高要求,将进一步加速劳动力跨地域、跨部门的流转,且人力资本的价值愈发凸显;二是新兴消费品市场与现代服务业的更多发展机会,二胎开放、教育发展、“一带一路”等战略相关政策出台,必将提升教育产品、养老服务、旅游产业等领域的供给,尤其是金融、消费信贷、教育培训、养老医疗等专业化程度高且知识型人才集中的现代服务业开始着力提供高品质、定制化、具备前瞻性的服务。

二、银行业对接供给侧改革的机遇和挑战浅析

随着我国经济粗放式增长的结束,银行业的规模扩张阶段也接近尾声。商业银行在当前的发展中需要努力探寻兼顾短期效益与长期调整的道路,既面临对接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新机遇,同时面临着自身的转型压力与挑战。

(一)银行业对接供给侧改革的机遇

供给侧改革正在加快推进银行业金融改革创新的步伐,银行需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通过提升管理效率、经营水平和有效金融供给,产生新一轮的生产力跃升,真正引领金融新常态。银行业通过创造新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消费需求,可以在实现自身信贷业务转型的基础上破解资产质量下降难题和盈利增长瓶颈。当前供给侧改革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优化银行业金融服务环境。供给侧改革致力于提高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以此培养新的经济发展动力,这对于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大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更加开放、竞争加剧的银行业市场环境服务环境,需不断构建与时俱进的行业监管方式和行业服务规范体系,以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保证银行业的持续有序经营。

二是有利于为银行业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银行业要实现自身轉型发展,就要以稳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抓住改革机制催生出的新的市场需求。而随着我国产业结构比重的大调整,银行业将适当调整存量、整合产量,其信贷资源和金融服务将主要投向代表经济结构转型的行业和企业,例如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对债券发行、资本运作、跨境并购等的综合融资需求。

三是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当前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集中在四大产能过剩行业和房地产行业,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的目标与商业银行存量信贷资产质量优化的诉求是一致的,同时实体经济去杠杆给以股权融资业务、并购重组业务见长的投行业务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例如银行业密切关注房贷集中度,统筹房地产调控和经济转型升级和风险防范。

(二)银行业对接供给侧改革的压力与挑战

当前“三期叠加”效应,互联网金融大幅分流银行业收入且增幅不断上升,银行业面临着利率市场化与降准降息的双重冲击,净息差收窄,净利润增速降低,不良贷款率却在攀升,在对接供给侧改革面临的自身转型压力和挑战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坏账上升与信贷管理负担加重。“三去一降一补”调整首冲银行的信贷管理,尤其在旧产能过剩和“三高”行业以及已经丧失经营活力的僵尸企业中引入退出机制后,原有的不良贷款将极有可能转化为坏账,而不良资产处于大幅折价且拐点难现。因此,银行业若不及时将信贷资源对接到高端制造和创新机制中,则将承受更大的资金压力和信贷质量管理的负担。

二是基础资产淡化趋势下的企业估值与服务定价难。新技术和新科技为代表的供给结构调整,带来的更多是服务模式和互联网经济的兴起,更重视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的投入,而非企业固定资产的再投入。另外,国务院对供给侧改革的意见中提出“鼓励商业银行发展创新型非抵押类贷款模式,发展融资担保机构”,银行业从原先锁定的企业基础资产转向非抵押贷款模式,这将失去对企业估值的依据,也难以为后续金融服务进行定价,更难以预计利润空间。鉴于此,银行业对接供给侧改革中紧跟前沿产业和行业的发展仍亟待定夺。例如,股权投资仍是相对陌生的领域,如何确保资金的安全却是银行业将要持续面临的另一挑战。

三是组织架构和人才专业上的挑战。从国际经验来看,跨地区经营的世界知名银行在面临利率市场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时均实施了组织模式变革和流程再造。供给侧改革对银行业服务效率和专业程度提出更高要求,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金融服务水平均需大幅提升,银行业目标是要搭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体系,例如前台按客户群体建立条线化、专业化的运营体系,同时将中后台的风险管理以及资源配置等嵌入业务条线,增加业务条线的话语权,建立责权利配套的运行体系,释放生产力、提高组织运行效率。这些都需银行配备专业性强、运作效率高的服务团队,在人才专业性和技术保障性上均提出新目标和高要求。

三、银行业对接供给侧改革的发展路径探析——以浙江省为例

近几年,浙江省陆续实施打造特色小镇、“三改一拆”、“四换三名”、“五水共治”等战略,这一系列有破有立、转换动力的转型升级组合拳究其本质则是围绕供给侧改革开展的先行实践。浙江省银行业不良贷款季度环比增幅在趋缓,但总体可控,省银监局则已制定银行业支持“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指导意见,引导银行业全力保障国家战略落地和浙江省各类重点项目建设。鉴于上述银行业对接供给侧改革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浙江省银行业对接供给侧改革蓄势增能的发展路径。

一是强化重点项目的资金保障,发展优势企业的并购金融。浙江省银行业应继续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信贷保障,大力支持“五水共治”、七大萬亿产业、特色小镇建设、江海联运等国家战略落地和省内重点项目建设。应对供给侧改革中日益发展的并购金融,银行业可发展相应的并购贷款、财务顾问、法律监管等综合性并购金融服务,支持优势企业沿着产业链上下游开展收购兼并,实现产品、服务、技术、管理以及品牌的全面提升。

二是严控资产质量的组合管理,加强信贷资产的风险防范。从完善资产结构角度,可实施从行业、产业和客户等维度的“退、压、限、控、进”差异化措施进行有效地资产组合管理。从改善信贷架构和流程角度,需加强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在信贷管理尤其是贷后管理领域的应用,着力提高自动化风险预警能力,统筹信贷增量和存量管理。从审慎处置不良资产角度,可建立起不良资产绿色处置通道,积极参与资产证券化、债转股试点等不良资产处置新途径。从风险防范角度,需持续健全全口径风险管理体系,发挥监管效力,实现对跨界、跨市场、跨境风险的总体把控。

三是推动建立政银企信息沟通机制,着力“三去一降一补”方向改革。关于稳妥有序去产能,可积极配合地方政府科学确定名单、分类处置方案和资产保全计划,把握退出方式、节奏和力度,循序渐进,支持出清,保护债权,防止处置不当引发新的风险。关于多措并举去杠杆,浙江省银行业信贷增幅正在理性回归,但仍需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资源配置,综合运用售后回租融资、投贷联动、直接融资等方式降低企业财务杠杆。关于差别措施去库存,重点支持实力较强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和优质普通商品住房项目,但对住宅用地供应远超实际需求、库存消化压力较大的三、四线城市和资质较低的中小开发企业持更加审慎的信贷政策。关于疏堵结合降成本,浙江省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有所回落,可围绕提效让利、增值让利、防空转让利等规范展业,并通过缩短融资链条、提高服务效率、创新还款方式,支持直接融资等,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同时降低融资成本。关于聚焦优化补短板,浙江银行业则可持续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基础上,发展绿色金融、小微金融、“三农”金融、扶贫金融,支持浙江补齐生态环境和农业农村建设短板。

四是改革组织架构和考核机制,组建专营机构和专门团队。2015年嘉兴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创新“双创”系列产品400余个,支持创业客户近10万户,成效显著。因此可重点推进组织架构、考核机制改革,设立专营机构、专门团队、金融专家库等,在客户准入、新兴产业企业估值、风险控制、降低成本等各方面突破并有效激励,扩大“双创”金融服务覆盖面。此外,可按实际情况设立客户专营支行或专营部门深化客户金融工作和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积极争取投贷联动试点,加强与创投机构、券商、股权交易中心等合作,提升专业化高效率的精准服务。

五是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资源整合与创新,完善对接供给侧改革的支持性信息平台。浙江省互联网金融产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实体经济“金融+”的持续深度发展正在改变着省内金融业态,要求浙江银行业不断刷新视角和方法重构客户关系和创新服务模式。不同于上述团队和专业人才的软实力建设,完善对接供给侧改革的支持性信息平台则是基础工作和硬环境建设,可包括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小微金融评价体系、银行业押品资产交易信息、企业授信总额联合管理、监管导向等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使之网络化、信息化、批量化、安全化发展,从线上线下双渠道进一步创新业务流程,推进网点智能化转型,强调差异化客户体验和综合营销,实现产品、服务、风控的O2O融合。

参考文献:

[1] 何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北京金融评论,2016(5)

[2] 薛洪言.供给侧改革催生银行业转型.中国外汇,2016(5)

[3] 鄢红兵.商业银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金融产品新需求与新供给的思考.武汉金融,2016(8)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台州黄岩支行 浙江台州 318000)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发展路径供给侧改革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