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文化街135号四合院建筑寻踪

2017-02-28 06:23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都统正房号院

袁 拯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北京新文化街135号四合院建筑寻踪

袁 拯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北京新文化街135号是一处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北京挂牌保护四合院,由于该院落现存建筑多为晚清及民国早期修建,对其研究有助于了解晚清及民国时期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形制与特点。文章通过探寻四合院历史背景、传统布局及历史遗存,来补充对该挂牌保护院落的相关研究,以期对类似挂牌四合院的保护有所裨益。

挂牌四合院;历史建筑;遗产保护

为更好地保护北京旧城内的现有四合院,北京市根据“现状条件较好格局基本完整,建筑风格尚存,形成一定规模具有保留价值”的评价原则,于2002—2003年甄选并公布了总计3批658处挂牌保护院落[1]。新文化街135号四合院是北京市公布的第一批挂牌保护院落。该院落的历史可追溯至清代,是一处规模较大,建筑遗存丰富,格局保存较为完好的典型三进四合院。

1 历史沿革及考证

新文化街原称为石驸马大街,文革时期改称新文化街。该条街道呈东西走向,较为宽阔,两旁现状主要为居民住宅。新文化街135号四合院(下称135号院)位于该街西段路北侧,是一处颇具代表性的挂牌保护四合院。135号院西侧的137号院,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镶红旗满洲都统衙门。在此前的部分研究中,有学者提出135号院与137号院可能存有密切关系。

自清代康熙年间以后,八旗各旗旗主权力逐渐减弱,八旗都统成为实际管理各旗的最高长官。八旗都统不仅管辖北京的旗兵,也管辖各地驻防的本旗的旗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八旗都统衙门,是清代各旗都统的办公场所,每旗包含满洲、蒙古和汉军都统,初设于雍正元年,分布在北京内城。根据《八旗通志初集 .营建志一》记载:“镶红旗满洲、蒙古、汉军都统衙门,初设于石驸马街南。雍正六年准奏,将石驸马街北官房一所,共一百零四间,作为三旗都统衙门”[2]458。《钦定八旗通志 .营建志一》则记载:“乾隆元年,增房二间”[2]460。由此可知,镶红旗都统衙门规模总计106间,说明规模较大,可能并非仅有现状137号院的范围。结合图1《乾隆京城全图》[3],图1(a)左侧圈出范围示意137号院的格局,右侧圈出范围示意135号院的格局。

图1 《乾隆京城全图》中137与135号院落格局(来源:作者自绘)

由图1可看出,两者最后一进后罩房连为一体,且137号院的东侧与135号院的西侧有紧密的连通关系;此外,两者在建筑组合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主从关系,即135号院可能为137号院的配属部分。因而大致可以推测:即新文化街135号院在历史上属于镶红旗都统衙门的范围。

根据民国时期文献《秘密调查八旗都统衙门二十四处大略情形》记载,“镶红满都统署——西城石驸马大街48号(即今新文化街137号)。”该文献还指出,民国时蒙古、汉军都统衙门分别在“西城回回营4号”和“西城涭水河8号”,已搬离“西城石驸马大街48号”原址。综合上述文献可知,镶红旗都统衙门最早为满洲、蒙古、汉军都统共同的办事场所,在清朝后期蒙古、汉军都统从此地迁出。而137号院直到清末一直作为镶红旗满洲都统的办事场所,据此推断135号院极有可能曾是镶红旗蒙古、汉军衙门的一部分。

135号院现状基本为晚清或民国时期格局(图2),为两路三进院落,和清代中期一路四进院落(见图1)相比有一定差异,推测可能在清代后期进行过改建。有文献指出135号四合院在民国时期曾作为山西驻京办事处所在地,其在建国后一度作为仓库。目前135号院主要作为住宅使用。

图2 135号院现状平面图(来源:作者自绘)

2 建筑布局

传统的院落布局和院落内保存的历史建筑,是北京挂牌四合院的主要保护内容,也是挂牌四合院的核心价值所在。本章节主要研究135号院的历史格局和目前保留的历史建筑。

2.1 总体布局

新文化街135号四合院为坐北朝南的两路三进四合院,中路为主路,以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为脊,各进正房居中布置。合院中轴线两侧,每进布置东西厢房,合院南端设倒座房。通向胡同的院落大门东南隅的“異”位。西路为院落附属部分,面宽较窄,历史建筑目前仅剩一进院落及三进正房尚存。

2.2 院落历史建筑

院落大门(图3)采用规格较高的广亮大门形式,大门屋脊为鞍子正脊。门框上部有4颗门簪,上刻“厚德载福”4字。山墙侧面均为砖雕墀头装饰。

图3 院落大门(来源:作者自摄)

大门西侧紧邻倒座。倒座临街一侧已经重新粉刷,院落内部一侧外立面完全加建,无法辨清原貌。倒座北侧为中路一进正房,该房面阔五间,硬山屋顶。与传统四合院正房不同,该房南北两侧均有平屋顶檐廊(图4),檐廊进深较小,檐口有卷草图案挂檐板装饰,结合已调研的其他几个同时期院落的类似形式,推测这种样式可能属于晚清民国时期做法。

图4 平屋顶檐廊(来源:作者自摄)

中路二进正房面阔五间,为整个院落保存最为完整,规格最高的单体建筑。除局部加建外,该房木构及瓦作基本保存完好。山墙面使用铃铛排山脊(图5)[4],为小式黑活屋脊中最讲究的做法。二进东西厢房为平屋顶,檐口挑出有檐沟,檐口做法有西式线脚的痕迹,区别于一般中式传统做法。

图5 铃铛排山脊(来源:作者自摄)

中路三进正房较二进正房略小,由于加建严重,无法窥其全貌。三进东西厢房为不等坡屋顶,朝向院落内部的一侧坡较长,其山墙面在脊外侧博缝之上砌一层披水砖檐,也被称为披水排山。结合《乾隆京城全图》所绘院落格局及调研所绘目前的院落范围,可知135号院中路原应为四进院,但目前三进院北部被加建建筑占据,其原有历史建筑也已不存。

西路目前仅剩一进院和最北侧三进正房。西路一进院整体格局保存完好,其南侧用墙而非房屋围合。南侧先经一随墙门进入该进院落,随墙门为院门形式中等级较低的一种,由此可看出西路院落的附属性质。东西厢房均为平顶,厢房山墙面采用挑檐做法,挑檐木支撑封檐板,起到美观与保护山墙的作用。正房面阔三间,南侧有一跨外廊,木构及外檐门窗保存较好,但屋顶已更换为现代板瓦。

2.3 院落建筑历史信息评价

院落目前存留的历史建筑,除部分建筑局部有修缮和构件替换外,基本为清晚期及民国时期建造。院落历史建筑木构部分,大木作(木质承重结构)部分,包含柱、梁、枋、檩等基本为历史遗存构件;外檐门窗除个别替换为现代铝制门窗外,多数木质门窗依然保留。院落现有的砖石构件,部分建筑屋面瓦已被替换,但其余砖石构件可判断为历史遗存。目前院内居民自发改建的行为对建筑真实性的延续有一定影响,需要相关部分予以重视。

对于135号院完整性的评价,可以从院落格局和建筑单体两个角度讨论。对比图1与图2可看出,135号院在历史上应该为四进院落,现状仅存三进院落;且目前院落东北部分缺失(东北侧现为一座后建建筑,已归入相邻院落,不属于135号院落范围)。院落格局的完整性存在一定问题,恢复历史格局可作为下一步保护关注的重点。就历史建筑单体而言,因多数建筑尚被使用,其各组成部分基本保留完整,建筑单体的完整性较好。

3 建筑遗存

新文化街135号建筑遗存主要指院落內具有一定历史和研究价值的建筑构件,包含历史建筑的装饰构件,外檐门窗等。

3.1 砖石构件

3.1.1 墀头

墀头(图6)指山墙伸出至檐柱之外的部分,突出在两边山墙边檐,用以支撑前后出檐。多由叠涩出挑后加以打磨装饰而成,常采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类吉祥图案。135号院入口大门山墙处墀头以砖雕的形式表现。墀头墙上端至房檐的部分有一平整区域,称为戗檐。该墀头戗檐上部为脚踏祥云的祥鹿图案,寓意高官厚禄(鹿)。戗檐连接下面的砖墙处是两层盘头纹砖雕和枭混炉口等线脚砖雕,以荷花墩砖雕过渡到最下端的花篮纹砖雕。下部的花篮纹为装满花束的器物图案,具有古色古香的艺术效果,表现了主人追求清雅、高贵的意志。

图6 墀头(来源:作者自摄)

3.1.2 抱鼓石

135号院门两侧现有一对保存较为完好的抱鼓石(图7)。该抱鼓石长108 cm,宽57 cm,高约80 cm,从上到下可分为3段:下部雕须弥座,座上盖有方形锦巾;中间为由两个横放的仿锥鼓与下部的方形锦巾组合成的如意形;上部为竖立着的圆鼓,鼓顶部还雕有卧狮,十分生动。

图7 抱鼓石(来源:作者自摄)

3.2 外檐木构件

3.2.1 门窗构件

135号院落内大部分历史建筑外立面均为木质门窗,外表面刷红漆或绿漆,但漆面剥落较严重。有住户反映部分门窗为建国后更换,但少部分根据样式与保存状况推断可能为晚清民国时期原有构件。

135号院典型的门窗历史构件大致分为2类:一类以中路一进正房隔扇门为例,其门扇宽度较窄,隔心样式有一定的西式风格,可能为民国时期构件;另一类为中路二进正房和西路一进正房窗扇为例,上部窗扇为传统直方格样式,下部隔心为便于采光使用大扇玻璃,推测为晚清时期构件。

3.2.2 倒挂楣子

倒挂楣子[5](图8)是安装在房屋外廊檐枋下的透空木装修构件,主要起装饰作用。135号院的倒挂楣子出现在一进正房南北外廊檐枋下,由边框、棂条及花牙子雀替组成。其棂条为步步锦式样。花牙子雀替安装在楣子的立边与横边交角处,有一定的加固作用。工艺采用透空木雕,纹样为较常见的卷草图案。

图8 倒挂楣子(来源:作者自摄)

3.2.3 挂檐板

挂檐板通常是指古建筑平屋顶檐头砖檐下起遮挡作用的木板(图9)。135号院的一进正房南北两侧的平屋顶檐廊均有挂檐板。其上部有卷草图案,下部以如意头收头,结合笔者对其他四合院的调研,发现晚清民国时期四合院平屋顶形式使用渐多,因而此类挂檐板装饰出现也较为多见。

图9 挂檐板(来源:作者自摄)

4 院落价值研究及保护改善建议

4.1 院落价值研究

4.1.1 历史与文化价值

据上文考证,135号院在清代极有可能属于镶红旗满清都统衙门一部分,民国时曾作为山西省驻北京办事处使用。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作为重要的行政办公场所,对研究清代北京八旗衙署,以及民国时期地方驻京机构的历史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参考。同时,该院落所发生的历史演变过程,作为清代中后期到民国北京历史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135号院保存较为完整的建筑格局与建筑营建手法,体现着风水、象征、涵养、品质等中国传统建筑理论中的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是展现中国居住文化中非物质文化的重要媒介之一。

4.1.2 艺术价值

院落内目前留存的历史遗存,以及历史建筑中大门、窗、石雕等普遍保持完好,艺术风格尚存,能够展现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艺术创作特色以及使用者的审美趣味,具有见证特定时代的典型风格的艺术价值。

4.1.3 科学价值

虽然居民自建、改建行为普遍,但135号院留存的历史建筑的结构体系大多保存完整。梁架、维护墙体、屋面、屋脊等结构构件的建造工艺尚可识别,具有研究北京民居建筑创造性和科学技术成果本身及创作过程的科学价值。

4.1.4 社会价值

北京挂牌四合院既是北京传统风貌的构成对象,也是《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规划》规定的主要保护对象,对其进行有效保护,体现了“十二五”期间政府、各管理部门与相关利益者保护意识的提高。通过对以新文化街135号院为代表的挂牌保护院落的实践与研究,探讨有序疏解人口、妥善安置外迁居民、改善留住居民生活环境的工作方法,对四合院保护机制的不断完善具有重要社会价值。

4.2 院落保护与改善建议

4.2.1 建筑层面保护建议

目前135号院内临时建筑加建情况较为严重,部分历史建筑已被住户改造,失去原有传统面貌,历史构件年久失修的情况没有改观。同时,院内庭院空间多数已被杂物堆放占据,卫生条件和居住条件亟待改善。

传统建筑的木构部分由于木材本身的特性,需要定期进行排查及维护:对于承重木构架部分,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对存在问题隐患的木构件进行加固或替换。外檐装修部分建议采用传统工艺与传统材料进行修缮保养,尽可能做到“修旧如旧”。对于院落内现有砖石材料的遗存和历史建筑上的砖石构件,由于其具有不易拆除、移动、重新建造或仿效的特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使用原有的工艺样式或石材种类进行修缮。如果没有,则应尽可能采用现有的相对接近的材料;或仿效历史建筑材料缺失或损坏的特征,使用现代合适的替换材料。

改善庭院环境是恢复院落传统面貌的重要环节。对庭院应进行全面的环境整治:清理堆放杂物,恢复庭院原有空间;对恢复后的庭院空间进行美化,如种植观赏植物,放置传统装饰构件等。安排专人定期对院落进行巡查走访,发现违规改建、加建的行为及时对其制止。

4.2.2 管理层面保护建议

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挂牌四合院的管理规定,且各管理部门对于四合院保护的职责范围尚不清晰。建议政府落实挂牌四合院保护的具体政策,出台切实可行的修缮指导细则。同时明确规划、房管、文物等部门,以及挂牌四合院所在街道居委会在挂牌四合院保护中各自应该发挥的职能作用,防止管理交叉或缺失。设立挂牌四合院保护专项资金,确保保护修缮措施顺利推进。

加强对院内住户的宣传教育,使居民意识到挂牌四合院的保护价值,进而自发维护其传统风貌。考虑在保护的前提下,引入部分适宜的使用功能,提高该院落的使用效率和品位。

5 总结

城市中保留至今的历史建筑承载着不同时期的城市历史,是城市发展不可多得的见证。四合院作为北方民居的代表,其内涵在于通过院落围合形成庭院,继而营造出内向宜人的居住环境。目前北京四合院除少数独立成院的院落保存情况较好外,以新文化街135号院为代表的多数杂院已经不见昔日的风貌。选择类似新文化街135号这样的典型四合院作为试点院落,希望通过政府与居民的共同努力,使四合院的面貌有新的改观。

[1]景智娟.北京市政府挂牌能否保护四合院[J].北京房地产,2003(9):25- 27.

[2]赵生瑞.中国清代营房史料选辑[M].北京: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2006:458- 460.

[3]乾隆京城全图[Z].北京:故宫博物院,1940:8.

[4]北京市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88J14-4北京四合院建筑要素图集[S].北京:华北地区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2006:125.

[5]马炳坚.北京四合院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106.

The Research of the Building of the 135thCourtyard on the New Culture Street

YUAN Zhe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Beijing 100044,China)

No. 135 Beijing Culture Street is one of a listed protection courtyards which have research value.As existing buildings of the courtyard are mostly built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its research helps understand the shap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ijing courtyard in the time of Late Qing dynasty and Republic of China.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its historical background, architectural layout and historical relics,and to supplement the studies of the listed protection courtyard.It also provides with a view of the protection for the similar listed courtyards.

listed courtyards;historic buildings;heritage protection

TU-098.1

A

袁拯(1990-),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E- mail:yuanzheng7777@sina.com.

猜你喜欢
都统正房号院
京西地区青砖类传统民居热工性能现状评价与外墙优化设计研究
吉林省满汉融合区域乡村住宅院落空间布局探析
昆明“一颗印”
《吉林通志》清乾隆年间三姓副都统正黄旗舒通阿考补
辽代都统名称源流考
清代黑龙江地区的副都统及驻防城
王家烈故居
晴日梦里听雨声
离奇的凶宅案
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