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染整工艺在休闲男装中应用的条件和原则

2017-02-28 01:22季小霞梁惠娥
丝绸 2017年2期
关键词:染整男装工艺

季小霞, 梁惠娥, 顾 鸣

(1.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服装设计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2.江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3.江苏华艺集团,江苏 海安 226600)

设计与产品

艺术染整工艺在休闲男装中应用的条件和原则

季小霞1, 梁惠娥2, 顾 鸣3

(1.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服装设计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2.江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3.江苏华艺集团,江苏 海安 226600)

针对中国休闲男装品牌风格同质化严重、产品设计语言平庸无趣的问题,采用文献研究、品牌调研和设计实践的方法,设想将差别化艺术染整工艺作为休闲男装设计创新的重要元素,首次从工艺产业实践应用的角度,对艺术染整工艺在休闲男装产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总结出了艺术染整工艺在休闲男装中应用的条件和原则。研究表明:艺术染整有着深厚的文化蕴涵和现代表现力,将其纳入休闲男装个性化设计创新体系,不仅可以深度挖掘艺术染整商业价值,在产业实践中弘扬传统工艺,而且能最大化地丰富休闲男装的个性化设计语言,创造视觉新外观,从而支持中国休闲男装品牌和产品差别化创新。

艺术染整工艺;休闲男装;服装设计;差别化定位;艺术创意

近年,中国休闲男装经历早期粗放式发展后,品牌同质化、产品高库存导致的市场低价恶性竞争,已经成为影响服装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问题。笔者认为,避免同质化的最好方法就是坚持品牌差别化定位和产品个性化设计。国内优秀休闲男装品牌“速写”“花笙记”和“非池中”等以差别化风格诉求和艺术、民艺、人文的设计理念,区别于一般休闲男装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倍受中高端消费者青睐。因此,休闲男装品牌个性化、产品差别化的细分市场空间潜力巨大,关键在于产品创新[1]。

脱胎于传统民间工艺并为现代设计理念支撑的“艺术染整工艺”,将其传统民艺精神与现代印染科技、数码艺术创意、平面构成设计和东西方绘画表现有机结合,形成了以视觉艺术创新和工艺柔性化为特征的差别化设计新语言[2]。将其纳入休闲男装个性化设计创新体系,既有助于丰富休闲男装个性化设计表现技法,也有利于打造中国原创品牌。

目前,国内学界在艺术染整工艺原理、技术分类、造型特色等工艺本体方面的研究相对系统,但在成衣设计尤其是品牌化、市场化成衣产品中的应用研究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在休闲男装中设计应用的理论研究尚未开展。欧、美、日等国家服装界对艺术染整的应用频率较高,但相关理论研究鲜见,已有的资料大多针对艺术染整中扎染工艺技法和纹样方面的阐述,而在集成工艺及产业应用方面的理论研究资料很少。国内业界在艺术染整工艺研发和品牌应用方面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与“Phillip Lim、Fendi、Diesel、Ann Demeulemeester”等国外品牌在运用工艺进行男装产品创意的水平相比,仍存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艺术染整工艺在产品设计中应用面窄、表面化、无创意、系列化不足,或对品牌差别化定位缺少支撑性。

通过资讯搜集、品牌调研、设计实践等方式,结合艺术染整工艺特点和休闲男装特性分析,本文提出艺术染整工艺在休闲男装中设计应用的条件和原则,以期填补理论空白,更好地指导休闲男装品牌运用该工艺进行差别化定位和设计。

1 艺术染整工艺在休闲男装中应用的条件

条件有多重含义,这里的条件指艺术染整工艺在休闲男装中设计应用之前要考虑的限制性因素。笔者曾长期参与江苏华艺集团艺术染整工艺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结合品牌调研和设计实践,总结出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应用条件。

1.1 客观条件要具备

休闲男装与艺术染整,两个产业板块的跨界融合与集成创新,可以催生出个性化、艺术化并具有商业价值的艺术休闲男装类别或产品系列,但需以艺术染整产业资源配套为前提条件。艺术染整休闲男装设计,既非艺术院校教学创作的作品实验,也不是时装设计大赛的创意设计,而是具有独特视觉创新,可批量生产且有标准化和市场化的成衣产品设计。与普通制衣相比,其产业链条更长,工艺难度更大,管理要求更高。后整理工艺与成衣生产的契合度关乎品质、成本和效率,尤为重要。因此,具有现代管理理念,先进的艺术染整生产设备,科学柔性的生产流程和专业人才团队的艺术染整企业[3],往往成为支持优秀设计师进行个性化品牌创建和差异化产品设计的核心资源。实际上,很多休闲男装品牌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艺术染整资源匮乏,而无法获得优秀艺术染整企业和技术支撑,从而陷入行业和产品的同质化竞争。

1.2 主观条件要成熟

在艺术染整产业链条完备可支撑的前提条件下,休闲男装企业自身还要具备两个重要条件,才能成功导入艺术染整工艺进行个性化产品开发。

1.2.1 品牌定位要准确

越个性的品牌其产品设计难度越大。只有在品牌精准定位下,设计师才能以独特的风格取向进行有效、合理的设计[4]。理论上,艺术染整工艺与休闲品牌适配性强,似乎无所不能,但在运用艺术染整工艺强化品牌调性或风格主题方面,还须在充分理解并把握好品牌自身市场定位和审美取向的基础上进行。这方面,以中国元素为品牌基因的“花笙记”有不少成功案例。如图1所示,“花笙记”根据其中国风品牌定位,围绕汉字书法元素运用艺术染整工艺进行主题文化创意,对品牌风格和主题意义起到了较好的诠释和升华作用。准确的品牌定位,直接关系到艺术染整工艺选择、主题拟定和系列图形设计的取舍。根据细分市场特征考虑品牌定位,休闲男装可以进一步进行风格细分,如都市雅皮或街头嬉皮、轻奢休闲或轻商务休闲、慢运动休闲或半家居休闲等。风格不同,设计思路和工艺设计要素的选择、整合都不同。如图2所示,“嗨思”品牌以“月亮树图形加吊染工艺、骷髅头像加段染工艺”的产品形象就与该品牌“艺术休闲、个性时尚”的风格定位相契合。休闲男装的风格定位源自科学的市场调研并以品牌策划来支撑,即通过消费者定位、设计定位、营销定位等,确保产品形象和品牌风格清晰、完整和统一。艺术染整工艺是多元化新兴工艺集群的总称,内涵丰富,工艺多元且具集成化、柔性化特点。每种工艺可单独使用或多种组合,都会产生自己的视觉特色和纹饰风格。如果没有明晰的品牌定位,很难持续、稳定地应用艺术染整工艺围绕品牌风格进行系统设计,甚至出现季节或波段之间产品设计风格混乱的问题。

图1 “花笙记”艺术染整主题版文化创意Fig.1 Culture creativity of “Hua Sheng Ji” artistic dyeingand finishing theme

图2 “嗨思”品牌风格与工艺图形相契合Fig.2 Technic graph corresponding to “Haisi” brand style

1.2.2 设计师素养要全面

艺术染整工艺在休闲男装中出色的设计应用,既要靠设计师的商业智慧,更依赖设计师的出众才华和综合素养。设计师不仅需要精通休闲男装的款式设计、色彩设计、图案设计、材质应用,还要谙熟艺术染整工艺原理、纹饰特色、审美风格和适用对象。此外,优秀的设计师还应洞悉现代男性的审美价值取向和艺术染整工艺男装的潜在需求,保持对国际休闲男装流行趋势的敏锐度,并能以现代设计理念和独到的视角,采撷艺术染整差异化元素进行时尚创意。由于艺术染整工艺转化为服装设计语言,是一个转换性创造的过程,因此,艺术染整休闲男装对设计师的综合素养要求更全面。艺术家的敏锐感觉,工程师的丰厚技术积累,企业家的商业思维,是对这个行业设计人才理想模型的构想。

品牌企业在实际运营中,通过加强服装设计师与染整工程师的协作互动,形成品牌团队知识结构的复合化优势,以弥补设计师专业面不足,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2 艺术染整工艺在休闲男装中应用的原则

设计原则是指设计师在设计理念、方法和流程中需要遵循的为达到特定设计目的的保障和要求。艺术染整工艺作为一种显示度极高的设计语言,在应用到休闲男装这一市场化、品牌化程度极高的产品中去时[5],设计师要注意把握好市场需求、经济要求与审美功能的关系,以保证个性化产品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2.1 工艺选用要遵循“适技”原则

在选用特定艺术染整工艺进行产品开发时,首先要遵循“适合一定技术”这一原则。

2.1.1 品牌风格与工艺风格相契合

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中国自主休闲男装品牌风格的多元化。不同市场定位的品牌,在应用艺术染整工艺进行产品开发时,首先要考虑品牌风格与工艺风格的契合性原则。艺术染整工艺类别多样,有些风格完全迥异,比如乱花扎染的粗放与绞缬扎染的精致、段染的乡村拙朴与吊染的优美浪漫等。同种工艺的不同表达,以及现代扎染、三维记忆成型技术、面料后整理工艺和数码高新技术集成创新,更是异彩纷呈,各有其趣,需要分析选用。

2.1.2 具备标准化量产的技术可行性

艺术染整工艺多样,从工艺难易程度和商业应用价值的维度,可将其分成基本技术、专利技术、数码高新技术三块:基本技术包括印染技术、手绘技术、刺绣技术、压褶技术和环保印染技术;专利技术包括成衣染色图形一体化艺术染整工艺、成衣三维记忆与喷绘拓印聚集综合工艺等;核心技术包括数码高新技术[6]。传统手工艺染整技术附加值高,与基础技术和数码技术结合,成为人机互动集成、极具艺术表现力的特种工艺技术。该工艺与服装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巧妙融合,通过集成创新可支撑设计师创意,重点要注意把握技术可行性,工艺设定要适合标准化量产的原则。

2.1.3 遵循经济性原则优选工艺

国内大部分消费者,十分重视服装产品性价比,这就决定了设计师要遵循经济性原则优选工艺。休闲男装不是高级成衣,过度重工导致成本过高必须规避。从男装设计角度看,工艺繁复既比单一工艺应用难,也不符合现代人“简约而不简单”的消费心理。因此,休闲男装工艺应用得当、以少胜多的设计审美价值取向,既是品牌面对激烈市场获取竞争优势的客观需要,又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图形设计时,既要注意恰当运用工艺,减少耗时费力的手工扎花,又要强调图纹的创意性。一般来说,选择好色彩配搭要比一味追求手工精致更经济,更容易出效果。设计师要客观看待艺术染整工艺的作用,通过款式的巧妙设计,适当融入艺术染整工艺,效果会更好,成本也更低。如图3所示,该款毛衫选用局部扎染点色工艺,收画龙点睛之效;也可以选用水胶浆印花仿传统绞缬扎染,节水节能,更经济也更环保。

图3 艺术染整在简约风产品中的应用Fig.3 Application of artistic dyeing and finishing in brief style products

2.2 设计理念要遵循“时尚”原则

现代意义上的产品造型设计,除了表达时间概念外,更重要的是传达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的现代涵义,表达的是现代情感意义上的造物工艺消费文化观[8]。

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服装审美取向会有很大差异,尤其是年轻人,对时装格外敏感[9]。休闲男装目标消费群年龄一般在20~35岁,成长氛围、教育经历、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都带有很深的现代印记。表现在日常着装方面,既能彰显自己个性,又能融入社会主流的现代、时尚、休闲风格,往往成为他们的首选。因此,在应用艺术染整工艺进行休闲男装产品设计时,应导入现代设计理念,通过素净、沉稳、和谐的色彩搭配,抽象、自然、随意的图形设计,节水、环保、生态的工艺,满足现代男性的审美意趣和时尚消费需求。

与艺术染整工艺女装相比,艺术染整休闲男装常用于休闲T恤、休闲衬衫等品类,在毛衫、外套、裤装等休闲男装的重要板块,鲜有精彩表现,这也是中国休闲男装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现代消费者个性化审美需求的问题之一。可以在现代设计理念的主导下,借用艺术染整工艺对简约、大气的款式设计进行视觉再造,或者以艺术染整工艺为主进行设计构思,辅之以现代、简约的款式造型设计。图4是笔者为企业自主品牌“嗨思”开发的市场测试产品,主用龙绞扎皱、冷染、吊染、喷绘、水洗等艺术染整工艺,廓形设计简洁,施以米灰、珊瑚粉、淡棕等色调,自然彰显休闲态度。该系列将用于门店市场测试,作为未来企业品牌运营的一个产品方向。

图4 “自然而然”2016嗨思春夏扎染麻休闲系列(笔者设计)Fig.4 “Come Naturally” 2016 HAISI spring and summertie-dyeing linen-leisure series (by the writer)

2.3 设计方法要遵循“艺术创意”原则

对于中高档休闲男装来说,过分夸张的设计创意往往成为T台走秀的概念性作品,很难有理想的市场业绩,而毫无创意的休闲男款又因缺少品牌个性和产品特色,极易陷入同质化泥潭沦为低价竞争的牺牲品。平衡好艺术创意与市场业绩的关系,让艺术创意成为品牌、产品的设计亮点和市场销售的热点,是艺术染整工艺在休闲男装中设计应用的核心价值所在。如图5所示,“非池中”系列男装在款式略有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强化运用具有朦胧效果的吊染工艺,突出产品的设计感,赋予着装者柔和的艺术气质。

图5 “非池中”系列吊染产品Fig.5 “FCZ” series hang-dyeing products

使用艺术染整工艺既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发挥,也不能因循守旧,不敢创新。关键是在把握休闲男装产品差异化定位和市场化的基础上,借鉴艺术设计理念,遵循艺术设计规律,应用艺术染整工艺大胆创新,彰显市场化成衣独具品牌个性的艺术魅力。这正是艺术染整工艺休闲男装产品逐步形成竞争优势和高附加值的重要设计方法。

与实用功能性设计相比,艺术创意仍是中国休闲男装品牌设计的短板。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中高端消费客群的艺术修养在日趋提高,对服装的人文艺术性审美需求也就更迫切。而与之对立的是中国服装业起步较晚,一直沿袭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俗称代工)加工模式,原创性基础薄弱,产品同质化严重,尤其是高端设计力量极度匮乏。因此,休闲男装设计从艺术、文学、历史、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中发掘创意灵感,借助差别化艺术染整工艺支撑产品设计创新,可以较好地弥补艺术创意的不足。如图6所示,“Jil sander”和“Kenzo”皆从绘画领域吸取灵感,再选用合适的艺术染整工艺进行产品差别化设计,体现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审美趣味[10]。

图6 “Jil sander”彩绘染真丝衬衫和“Kenzo”拓拔牛仔休闲西装Fig.6 “Jil sander” painting dyeing silk shirt and “Kenzo” mottled drawn-dyeing denim casual jacket

2.4 设计过程中要遵循“系列开发”原则

品牌服装与其他服装的根本区别是:品牌服装是设计元素的连续重组排列,强调同系列不同款式之间、一个系列与另一个系列之间的设计风格的关联性[12]。艺术染整工艺在男装单品中的设计应用相对易行,但运用该工艺进行系列产品开发,难度较高。这里的系列,狭义上是指某一季度某一单品的系列演绎或某一季度某一品类之间的系列演绎;广义上是指某一季度不同品类之间的整体系列感演绎。

对于单品系列演绎而言,重在一款多样。所谓一款多样,是指精心设计一种时尚、简约的款式,应用多种工艺方案进行系列表现,要注意系列间面料风格、色彩色调的一致性(图7)。同一品类之间的系列演绎,重在款式成系列,面料一致、色调统一、工艺风格类似。而某季所有产品整体系列感的演绎,则需要设计总监或主设计师根据品牌定位通盘策划,对设计团队提出具体的设计方向和要求,并对各设计师的设计图稿进行确认,使整季产品呈现出“一盘货”的整体调性和品牌风格。如图8所示,该系列设计虽然用了环保印花、聚集刷染和龙绞等多种工艺,但因为各款图形纹样互相关联,蓝灰主色调鲜明,整体仍具系列感。

图7 艺术染整男士修身牛仔裤系列(笔者设计)Fig.7 Men’s slim denim jeans series with artistic dyeingand finishing technology (by the writer)

系列化的艺术染整工艺产品,符合品牌营销本质和品牌化设计规律。在注意力经济、审美经济逐步成为主流经济的今天,开发系列产品不仅吸引消费者眼球,予人视觉愉悦,同时在产品陈列展示和营销方面,也更能突出品牌形象和产品风格特征[13]。

图8 艺术染整系列男装手绘效果(笔者设计)Fig.8 Artistic dyeing and finishing series of men’shand painting effect (by the writer)

2.5 生产应用要遵循“绿色环保”原则

如今,绿色环保、生态健康关乎国计民生。绿色生产和节能减排,不仅纳入社会伦理范畴,更成为公众评价企业、行业和国家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准。

艺术染整部分工艺作为一种以水为介质,利用化学染料和助剂对织物进行染色的特种染整技术,十分注意节能排放的环保性原则,坚持科学利用资源,优化工艺流程,选用绿色染整新工艺,并以经济设计、节水少水、污染预防、废水最小量等清洁化生产思路,实现从艺术染整工艺产品研发到生产完成整个流程的经济、安全和环保性。

设计师要谨慎处理好环保设计与工艺创新的辩证关系,应在深刻理解现代扎染工艺特点、生产流程、品牌定位和产业属性的基础上,摒弃过往设计过度标新立异而不计工本的做法,应将设计重点聚焦于国产面料艺术再造的视觉创新、扎染工艺短流程、节能减排和清洁化生产的科学设定上[14]。

现代人对服装安全、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高度关注,“碳足迹”已经成为评价品牌和产品优劣的核心指标之一。因此,设计师通过运用转移印花吊染、涂料喷染聚集扎染、纳米涂料数码喷墨印花、室温型超小浴比涂料冷染、浅色系活性染色与水胶浆印花复合技术等绿色工艺,促进产品视觉创新与绿色染整的和谐统一。如图9所示,“速写”这款POLO衫就采用了涂料喷墨印花的节水工艺,同收水染工艺之效。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丝绸等天然面料中积极尝试和应用天然彩色植物染色新工艺,将是提高中高端休闲男装品牌附加值的发展方向[15]。

图9 “速写”涂料喷墨印花POLO衫Fig.9 “CROQUIS” paint ink-jet printing POLO shirt

3 结 语

由于市场化、品牌化产品开发的诸多标准要求,艺术染整工艺在休闲男装中的设计应用也存在相当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必须综合多方因素考虑。在理论研究、品牌调研和企业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艺术染整工艺在休闲男装中设计应用应具备“产业资源到位、品牌定位准确、设计师素养全面”三个重要条件。根据市场化、品牌化产品设计要求,结合艺术染整工艺和休闲男装特性,指出两者跨界融合设计应用要遵循“适技、时尚、艺术创意、系列开发、绿色环保”五大原则。对中国休闲男装企业借助工艺集成创新,走出产品同质化困境,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法。对其他市场化、品牌化服装产品设计应用艺术染整工艺,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和借鉴意义。

[1]陈彬,曹霄洁.论现代男装的设计风格[J].纺织学报,2010,31(10):116. CHEN Bing, CAO Xiaojie. Design style of modern men’s wear[J].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10,31(10):116.

[2]顾鸣.“艺术染整”探议:现代扎染工艺综述[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41. GU Ming. Exploratory discussion for “artistic dyeing and finishing”:summary of the modern tie-dye process[J].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04,4(1):41.

[3]顾鸣.艺术染整与服装产业新型工业化[J].装饰,2004(1):83. GU Ming. Dying & finishing and new industrialization of garment industry [J]. ZHUANGSHI,2004(1):83.

[4]张寇华.基于品牌文化下服装形象图案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5:7. ZHANG Kouhua. The Research of the Iconic Patterns’ Application in Clothing Based on Brand Culture[D]. Hangzhou: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2015:7.

[5]季小霞,顾鸣.休闲男装产品的特征及设计要点[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93. JI Xiaoxia, GU Ming. Feature and design points of mass fashion men’s casual wear[J]. Journal of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2013(6):93.

[6]顾鸣,刘素琼,梁惠娥,等.成衣三维记忆与数码拓印艺术染整工艺[J].纺织导报,2011(3):70. GU Ming, LIU Suqiong, LIANG Hui’e, et al. Description on technology of three-dimensional memory clothing and artistic dyeing and finishing of digital rubbing[J]. China Textile Leader,2011(3):70.

[7]梁惠娥,顾鸣,刘素琼.艺术染整工艺设计与应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174. LIANG Hui’e, GU Ming, LIU Suqiong. Art Dyeing and Finishing Process Design and Application[M]. Beijing: China Textile Press,2009:174.

[8]翁倩舒.浅谈个性化产品设计文化[J].商业文化,2010(10):162. WENG Qianshu. Discussion on personalized product design culture[J]. Commercial Culture,2010(10):162.

[9]华梅.定位时尚[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14. HUA Mei. Fashion Orientation[M]. Tianjin: Flowers Literature and Art Press,2002:14.

[10]张其增.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服装设计理念的冲击[J].大众文艺,2016(1):50-51. ZHANG Qizeng. The impact of postmodernism on fashion design[J]. Popular Literature and Art,2016(1):50-51.

[11]MCOO时尚视觉研究中心.男士服饰造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10-53. MCOO Fashion Vision Research Center. Men’s Apparel Styling[M]. Beijing: People’s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ess,2011:10-53.

[12]刘晓刚,何智明,李峻,等.品牌服装设计[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114. LIU Xiaogang, HE Zhiming, LI Jun, et al. Clothing Brand Design[M]. Shanghai: Do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7:114.

[13]周丽娅.系列男装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3-10. ZHOU Liya. Series Design of Men’s Wear[M]. Beijing: China Textile Press,2001:3-10.

[14]李卉.现代扎染工艺特色及其在创意服装设计中的应用[D].无锡:江南大学,2010:36. LI Hui.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Tie-dyeing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riginality Garment Design[D]. Wuxi: Jiangnan University,2010:36.

[15]李维贤,聂贵花.从近年作品看植物染在丝绸设计中的应用[J].丝绸,2014,51(10):50. LI Weixian, NIE Guihua. Application of vegetable dyeing in recent silk designs[J]. Journal of Silk,2014,51(10):50.

Conditions and principl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artistic dyeing and finishing technology in men’s casual wear

JI Xiaoxia1, LIANG Hui’e2, GU Ming3

(1. School of Fashion Design, Jiangsu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Nantong 226007, China; 2. College of Textile and Clothing,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 China; 3.Jiangsu Huayi Group, Haian 226600, China)

Regarding the problems of serious style homogenization in men’s casual wear brand, and ordinary product design language in China, this article adopts the methods of document research, brand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practice to take differentiated dyeing and finishing technology as the important design element in men’s casual wear design and creation. This article first settles and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s of artistic dyeing and finishing technology in men’s casual wea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raft industry, and summarizes the conditions and principl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artistic dyeing and finishing technology in men’s casual wear. The research shows: artistic dyeing and finishing have rich cultural content and modern expressive force; the application of artistic dyeing and finishing in the personalized design and creation system of men’s casual wear can not only dig the commercial value of artistic dyeing and finishing deeply, and carry forward traditional craft in industrial practice, but also enrich the personalized design language of men’s casual wear to the maximum, and create new visual appearance so as to support the differentiated innovation of men’s casual wear brands and products in China.

artistic dyeing and finishing technology; men’s casual wear; fashion design; differential positioning; artistic creativity

10.3969/j.issn.1001-7003.2017.02.008

2016-06-05;

2016-12-08

季小霞(1980-),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服饰文化与服装设计的研究。通信作者:梁惠娥,教授,lianghe@jiangnan.edu.cn

TS941.55

B

1001-7003(2017)02-0037-07 引用页码: 021201

猜你喜欢
染整男装工艺
2023年《染整技术》征订启事
《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测定》等2项纺织染整助剂行业标准发布
《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测定》等2项纺织染整助剂行业标准发布
陈海露服装设计(作品)
《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发布
男装流行面料
男装风格与细节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男装流行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