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采血方法在对血常规的相关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2017-02-28 18:02伍均
医学信息 2017年1期

伍均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使用不同采血方式,对血常规的相关检验意义。方法 将在本院实行体检的40名健康人随机划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末梢血采集,对照组患者则进行静脉血采集。观察不同的采血方式对于血常规的检验影响。结果 通过数据资料发现,两组患者的红细胞以及白细胞、血红蛋白、PLT等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不同的采血方式,能够对血常规检验造成不同的影响,在临床上推荐采用静脉血采集方式进行血常规的相关检验,有利于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不同的采血方法;对血常规的相关检验;应用价值

在目前,血常规是临床应用于全身体检最为基础的基础化验之一。人体的血液由血细胞以及血浆、各种细胞因子构成,通过血常规能够对人体血液产生的细胞数量与细胞形态的变化进行观察,对于很多的全身性病具有很好的诊断功能。血常规检查已经演变成为当今使用最为广泛的人体检查方式。常规的采集血液方式是取人體手指的末梢血,或者是采集人体耳垂出的末梢血。但是,随着越来越多血常规检查仪器的发展,采集血液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例如采集静脉血方式的出现。本次研究中,将探讨静脉血采集以及末梢血采集方式的差异点,以及其对临床血常规的检查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将于2014年12月~2015年2月在本院实行体检的40例健康人随机划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20例。其中,男13例,女27例;年龄在20~60岁,平均年龄(35.6±0.4)岁。两组健康人在性别以及年龄等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与排除指标。纳入指标:为在本院实行的健康人,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指标:患有全身性疾病的人,以及慢性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安排参与研究的全部健康人在清晨9时左右空腹实行采血。为观察组直接采用一次性采血针链接真空抗凝管实施血液采集措施;为对照组实行末梢血采集,将健康人的末梢血采集后将其血液转移到真空抗凝管中。两组健康人的血液在充分的混匀之2 h内,采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验。

1.3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健康人的血常规检测结果中的白细胞计数以及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检查项目。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检验标准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两组健康人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对比,观察组的红细胞为(4.00±0.55)×1012/L,白细胞为(7.46±3.09)×109/L,血红蛋白(135.4±11.3)g/L,血小板(133.1±29.1)×109/L;对照组的(4.46±0.36)×1012/L,白细胞为(9.69±3.18)×109/L,血红蛋白(144.8±12.5)g/L,血小板(157.3±44.1)×109/L。通过数据资料发现,两组患者的红细胞以及白细胞、血红蛋白、PLT等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目前,采用血常规检查已经是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血液检查方式。在实行血常规检查的过程中,采集血液的方式不同,对于临床检验的结果也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常规的血常规采集血液方式是取人体的手指末梢血、或者是取人体耳垂处的末梢血液进行检查。但是,末梢血液极易受到多种原因的干扰。例如,在人体的末梢血液温度较低是,会产生溶血现象,从而对血常规的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实行末梢血液的采集过程中,其操作受到人体出血速度的影响,采集血液的时间比较长同时也较为费力;同时,因为在进行末梢血液采集的锅中,组织液极易混入,同时由于血小板的粘附功能,也许会导致产生血块,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此外,末梢血液因为其自身血液状况因素,不能够十分准确的将人体全身血液状况反应出,容易导致对人体病情的诊断出现误诊或者漏诊情况。

在当前,越来越多的全球自动血球计数仪器在临床上被应用。于此同时,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情况也越来越被接受以及被广泛应用,静脉血的采集逐渐代替末梢血采集。静脉血的采集具有准确与稳定的表现出人体的全身情况的特点,并且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血常规检查所必要的充足的血液,同时能够降低不同原因对人体的血液成分形成重大的影响。采用静脉血采血方式与采集末梢血相比,前者更有助于进行血常规的检查,其检查结果更为准确。

人体血液中有着多种成分,而静脉血的血液能够更好的反映出不同血液成分的构成要素。但是,采取人体末梢血液,因为其所处位置,则其所采集的血液样本实质上是静脉血以及动脉血、毛细血管血、细胞内液血与组织液的混合成分等。末梢血液与静脉血对比,前者的构成具有特点性,会造成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具有不稳定性,并且,对比患者的全身情况也无法正确反映。但是,相对于静脉血而言,静脉血的其组成成分中,具有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等,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能够更好的进行血常规检查。也行所获得的检查结果更为稳定与准确。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通过对两组健康人的血红蛋白、红细胞以及白细胞、血小板等情况进行对比,发现两组结果中,采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的观察组其检查结果要显著优于取末梢血实行血常规检验的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表明,临床上在实施血常规检查是,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的检查能够更好的反映出人体的全身状况,在临床血常规的检验中更为适用。

结合上述,本次研究发现,采用不同的采血方式进行血常规检查对于其检验结果的影响很大。在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静脉血以代替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采用静脉血能够更有效的反映人体的全身情况,提高检查的准确性以及稳定性,提升仪器设备的使用率,采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祁红.分析不同的采血方法在对血常规的相关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A2):244.

[2]林湘蔚.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21):170-171.

[3]李明,林发波,金昕,等.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相关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6):180-181.

[4]汪峻岭,徐兴伟,李惠,等.在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相关常规生化检验指标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9):44-45.

编辑/丁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