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对比分析

2017-02-28 19:36吴珺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

吴珺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效果,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受试者展开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68例患者经常规心电图检查,检出心律失常阳性者39例,阳性率为57.35%;动态心电图监测,检出心律失常阳性者49例,阳性率为72.06%。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P<0.05);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检出率较常规心电图高(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临床价值显著,优势明显,相对于常规心电图,其能够对患者任一时间点的冠脉缺血情况、心律失常发作时间、频率等进行检测,准确性更高,值得关注并推广。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诊断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0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3-0059-02

临床上,冠心病又被称作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调查显示,近几年,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给人们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1]。研究与实践证实,动态心电图可以在24 h内对患者超过10万次的心电信号进行连续记录,相对于常规心电图,能够大幅度提高非持续性冠心病的诊断率。在短暂性心肌缺血发展、一过性冠心病诊断中,优势明显[2]。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的目的,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展开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42例,女26例,年龄35~76岁,平均(52.7±12.3)岁。本组患者中,包括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心绞痛者30例。合并糖尿病者24例,合并高血压者2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3],自愿接受临床检查,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受试者展开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常规心电图检查:患者采取平卧位体位,保持全身放松,经常规12导联连续描记,并用25 mm/s的纸速进行心电记录,保证GCG基线平稳,无明显干扰,图像清晰。以T波低于同导联R波1/10并且ST段水平较0.05 mV低时,视为缺血性ST-T改变,将其作为诊断标准。

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采取24 h动态监测系统,模拟Ⅱ导联及Vl、Ⅴ5导联,对24 h 12通道心电信号进行记录,信息处理分析、人工校正、回放。动态心电图阳性诊断标准为:等电位基线为标准时,ST段表现出水平型或者是下降型,下降幅度超过0.1 mV;下移时间超过1 ms;两次心肌缺血发作时间间隔>1 ms,同时ST段测量显示,J点后80 ms为准[4]。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检测方法对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电图检查阳性率比较

本组68例患者经常规心电图检查,检出心律失常阳性者39例,阳性率为57.35%;动态心电图监测,检出心律失常阳性者49例,阳性率为72.06%。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检出阳性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P<0.05),详见表1。

2.2 两种心电图检查方法检测结果比较

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检出率较常规心电图高(P<0.05),详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上,冠心病为心脏冠状动脉管腔阻塞、狭窄造成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肌供血不足,进而会诱发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心脏疾病,甚至会诱发心力衰竭[5]。研究证实,诸多器质性病变均会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生,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均为常见诱发心律失常的疾病[6]。患者临床症状的轻重程度,受心律失常类型、性质、心功能、血流动力学等因素的影响,严重心律失常会造成患者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甚至会诱发患者猝死。因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因此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漏诊率。目前临床上对冠心病心律失常进行诊断的主要手段为心电图检查,并且,在病情判断、治疗方案选择方面,心电图检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常规心电图的应用十分广泛,其操作简单、价格低廉、重复性好、无创、检查所需时间短、对环境没有更高的要求,患者在静息状态下便可以接受临床检查。值得注意的是,常规心电图检查具有较高的漏诊率,如果冠心病患者的心脏血流动力学没有受到明显影响,未出现心肌缺血症状或者是冠状动脉血流供应尚可,经过常规心电图检查显示结果为正常。在患者出现急性心肌缺血性梗死时,常规心电图才可以对冠状动脉狹窄情况予以检出,但是,这时候患者的病情已经比较严重,并且正在逐渐恶化,无法得到良好的控制,患者的预后效果也相对较差,因此,部分特殊情况下,常规心电图无法正确对病情进行判断[7]。

常规心电图检查在临床上一直为对无痛性心肌缺血进行诊断的主要手段,冠心病患者的冠脉虽然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狭窄,但是依旧可以对静息状态时的正常冠脉血流予以维持,多数情况下,不会出现心肌缺血症状,在开展心电图检查,多无异常表现。曾有文献报道,经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进行检测时,阳性率在52.4%左右,由此证实,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时,特异性不高,值得关注。近几年,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相对于常规心电图而言,其能够对在24~48 h内,多次、连续对患者心电信号进行记录,从而能够形成各个时间点心电信号信息集合,此时也可以捕获一过性心电信号改变,在短暂性、阵发性心律失常诊断中,敏感性高,临床效果显著。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受检者周围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长时间佩戴,使得患者依从性相对较差,进而导致动态心电图应用受限。

本次研究中,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展开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本组68例患者经常规心电图检查,检出心律失常阳性者39例,阳性率为57.35%;动态心电图监测,检出心律失常阳性者49例,阳性率为72.06%。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检出率较常规心电图高。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8-9]报道结果相似,由此证实,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临床价值显著,优势明显,相对于常规心电图,其能够对患者任一时间点的冠脉缺血情况、心律失常发作时间、频率等进行检测,准确性更高,值得关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吕室江,潘小宏.动态心电图与心电图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比较[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12(3):239-241.

[2]苏杭.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对比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9):1063-1064.

[3]程林.女性患者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2097-2098.

[4]刘海燕.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13-114.

[5]毛小琼.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J].现代医院,2012,12(S1):49.

[6]郑易,岑镇波,胡海雷.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臨床效果比较[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6):639-640.

[7]郑小雍.两种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J].当代医学,2012,18(1):87-88.

[8]汤喜红,孙玉敏.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J].医学检验,2012,10(21):1.

[9]董竞琳.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319-320.

(收稿日期:2016-09-11)

猜你喜欢
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分析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比较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变化的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估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常规心电图诊断隐匿型冠心病的准确率评价
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以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