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庄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2017-03-01 23:45刘岩松单良玉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庄河末级节水

刘岩松,单良玉

(1.庄河市转角楼水库灌区管理局,辽宁 庄河 116400;2.庄河市河道管理处,辽宁 庄河 116400)

0 引 言

庄河市作为辽宁省南部沿海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及大连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地,既要保障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同时更不能忽略水源保护的重要任务,因此实施好庄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意义十分重要。目前,庄河灌区节水正处于信息化的起步发展阶段,如何做好这项将现代科技和民生工程相结合的工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1 灌区概况

庄河灌区是辽宁省大型灌区之一,位于庄河市中南部丘陵平原区,由朱隈、英那河、转角楼、永记4个子灌区组成,东西长约70km,南北宽约20km。该灌区是集3座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20座小型水库、19座塘坝、49座引水工程、16座提灌站以及328眼独立机电井组成的多水源大型灌区,是蓄、引、提相结合的灌区工程,总集水面积1215km2,总库容4.13亿m3,兴利库容2.84亿m3,总调节水量3.33亿m3。庄河灌区现有灌溉干渠21条,长202.93km。其中,总干渠2条,长6.7km,干渠21条,长196.23km,支渠323条,长454km;渠系建筑物2703座。

灌区内土地总面积1245.1km2,共有14个乡(镇)、街道,159个村,10.48万户,总人口33.14万人。灌溉作物主要以水田为主,经济作物为辅,灌区设计灌溉面积2.45万hm2,根据水利普查统计结果,2013年灌溉水量1.83亿m3,庄河灌区有效灌溉面积2.24万hm2,实际灌溉面积1.55万hm2,其中水田1.46万hm2。

2013年末,灌区实有耕地面积5.42万hm2,粮食播种面积4.03万hm2,其中玉米2.05万hm2,水田1.46万hm2,粮食产量25.2万t,其中玉米产量13.32万t,水稻产量9.9万t。农业产值2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49万元。

1999年至2013年以来,中央、大连、庄河三级财政对庄河灌区累计投入资金2.25亿元,衬砌改造干渠长度173.798km,干渠配套率达到85.6%,渠系建筑物改造404座,改善水田灌溉面积0.91万hm2,对庄河市农业经济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2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作用

2.1 保障工程安全运行,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改造前每到泡田高峰期,各干渠流量满负荷运行,渠道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农业抗灾能力较差。近年来,因灌区改造工程的建设,逐渐消除了这些隐患,提高了灌区的安全运行能力,实现骨干工程安全通水无事故,农业抗灾能力明显增强。

2.2 提高供水能力,缩短输水时间

灌区改造后的渠道输水能力明显提高,输水时间明显缩短,由改造前的泡田输水时间15d缩短为10d,不仅保证了水田上下游都能在黄金季节插秧,缓解了上下游争水矛盾,而且为农民外出务工空出了时间。

2.3 提高输水效率,节约水资源

通过对骨干渠道的防渗改造,渠系水利用系数由1999年的0.5提高到2013年的0.67;灌溉水利用系数由1999年的0.45提高到2013年的0.58;年灌溉用水量由1999年的2.38亿m3减少到2013年的1.83亿m3,年节约水资源2500万m3。

2.4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灌区改造项目的实施,使供水条件明显改善,高效经济作物得以大面积推广。灌区粮经作物种植比由1999年的12:1调整到2013年10:3;设施农业面积由1999年的0.24万hm2达到2013年的0.55万hm2;灌区内农民人均收入从1999年的2750元提高到2013年的15490元。

3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灌区信息化建设水平低

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同样,灌区信息化是灌区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庄河灌区自从1999年开始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以来,在灌区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资金几乎为零,可以说,庄河灌区信息化建设基础非常薄弱,严重制约着灌区的管理水平。

3.2 缺少末级渠道改造资金

多年来,国家投资只对灌区骨干工程进行配套改造建设,而没有大型灌区末级渠系和田间工程投资,特别是在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末级渠系工程没有建设主体,采取“一事一议”很难落实。公共财政投入建设速度远低于工程老化破损速度。农田灌溉“最后一km”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灌溉效益发挥。

3.3 农业灌溉水价严重偏低

我市现行农业供水水价只有0.03元/m3,农业水价远低于供水成本,灌区管理单位亏损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灌区的运行管理。

3.4 水利定额偏低

辽宁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于2007年4月1日开始执行,8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工费、措施费等已不能满足工程建设费用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利工程质量。

4 如何加强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的几点对策

4.1 加快灌区信息化建设进程

4.1.1 科学规划,明确思路

从宏观上加强对灌区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并结合庄河灌区实际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及早编制完成庄河灌区信息化建设《规划》与《近期实施方案》,有效地保证庄河灌区信息化建设的稳妥推进。

4.1.2 科学评估,严格把关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使信息技术与产品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为使庄河灌区信息化建设尽可能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提高投资效益和信息化建设水平,庄河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对灌区上报的年度实施方案的主要建设内容、需求分析、技术方案、运行管理、投资估算、效果分析等方面进行审查和评估,并对灌区编制的年度信息化实施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确保了试点灌区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1.3 加强培训,提供保障

灌区信息化建设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灌区信息化人才建设,针对庄河灌区从事信息化工作的技术人才缺乏与信息化建设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的现状,应加大对灌区技术管理人员信息化知识的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对灌区运行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为灌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4.1.4 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庄河灌区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应根据灌区实际需求及投资可能编制完成,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和注重实效的原则。随着近年来大连市工业、生活用水的不断增加,庄河灌区农业可用水量在逐渐减少。因此,灌区用水计量与管理、水费收缴是庄河灌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4.2 加大末级渠道改造资金的投入

国家在加强灌区骨干工程建设的同时,建议加强末级田间工程建设投入,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km”问题,最终实现灌区节水改造。

4.3 加大财政性管护经费的投入

在当前农业水费制度改革推进困难,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灌区末级渠系和田间工程维修养护建议以财政投入为主,加大资金整合力度,落实管护经费来源。

4.4 适当修改水利定额

由于现行水利定额偏低以及施工招标下浮,导致一些建筑工程综合单价低于市场价格,建议水利部适当的修改水利定额。

5 结 语

综上所述,从目前的农业生产需求以及水资源分配状况来看,庄河灌区节水改造不仅解决了我市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更在水资源节约方面实现了突破。随着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田灌溉需求还会提升,因此,必须要加强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尤其是灌区信息化建设,努力克服灌区节水改造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其能够在现有基础上再次实现突破,为我市农业灌溉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1]孙文军.浅议灌区信息化建设与发展[J].甘肃农业,2013(17):40-41.

[2]黄显峰,邵东国.我国灌区信息化建设面临的若干问题与对策[J].水资源保护,2005(02):69-71.

[3]周亚平,李欣苓,李晓辉,等.浅析我国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J].水利水文自动化,2007(03):1-7.

[4]刘建军,葛岩,张淑芬.辽宁大型灌区工程现状及节水改造技术[J].水利发展研究,2006(08):31-33.

[5]宫兴梅,张忠孝,宋永华,等.灌区节水改造与可持续发展[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04):244-245.

[6]李菁菁,郑海波.灌区节水改造与管理体制简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07):55-56.

[7]徐敬年.灌区节水改造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1(18):52.

[8]孙军华.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中的新技术与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05):36-37.

[9]强宏超.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陕西水利,2008(02):50-51.

[10]王卫宁,朱鑫峰,王玉霞,等.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中存在的问题[J].河南水利,2006(09):18.

猜你喜欢
庄河末级节水
祝贺与期待
末级压出室水力结构对多级离心泵水力性能的影响
全国首家“海上盒马村”落户庄河
运载火箭末级离轨控制策略优化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超临界机组锅炉末级过热器管爆管分析
DF100A发射机末级电子管的计算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