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多样化的博物馆

2017-03-01 17:42吕天骄
中国名牌 2017年4期
关键词:文物博物馆活动

吕天骄

多元化的博物馆教育成为2016年博物馆活动的主题。截至2016年年底,国家文物局统计中国国有博物馆3582家,非国有博物馆1110家。博物馆作为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教育文化机构,在人们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记者从中国博物馆协会了解到,2016年博物馆在馆校合作、体验教育类展览、流动博物馆等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走进博物馆”俨然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政策新异向

回首2016年,国家政策支持为博物馆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博物馆在保护文物和策划博物馆展览成为首要的两项重要任务,而博物馆相关文化产品的开发及服务也初具雏形。

2016年初,《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则将文物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围绕加强文物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新时期文物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展开,制定鼓励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大力发展文博创意产业、合理适度利用等具体政策措施。

同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各类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文物单位发掘馆藏文化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而在10月份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关于促进文物合理利用的若干意见》中,细分出扩大文物资源社会开放度、促进馆际交流提高藏品利用率、创新利用方式、落实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政策等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六项举措,切实的举措让博物馆文物“活起来”。

对此,中国博物馆协会市场推广与公共关系专委会副主任才旺多吉表示,博物馆建设已经退去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国家层面开始指导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博单位和骨干企业。

博物馆+学校

博物馆、科技馆拥有丰富的藏品、展品以及公共活動空间,在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6年“博物馆+学校”的创新模式已经逐步展开,正成为博物馆教育的风口。

2016年9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北京第四中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启动《中华传统文化养成教育——中学全学科博物馆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工作。据了解,中国国家博物馆目前以馆藏文物资源为出发点,采用“双师教学”的模式,即授课老师分别来自学校和博物馆,学生除了在学校的课堂上接受博物馆教育,也有机会亲自去博物馆感受文物魅力、了解相关知识。中国国家博物馆结合传统文化和教育经验,计划在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打造一个完整的12年博物馆课程。

2016年12月22日,为推动北京地区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发展,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博物馆学会共同举办了“2016年北京地区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研讨会”。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在会上表示,利用博物馆资源更好地服务北京青少年教育,建立有效的学校与博物馆联系机制,实现学校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的有效衔接,进行全新合作尝试和有益的探索。

首都博物馆宣传与资讯部副主任王新莹表示,首都博物馆在2016年策划了一个专门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的展览《读城》,围绕“北京城的由来与故事”“古代北京的传说”等一系列讲座教育活动,创新了学生在博物馆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对文化遗址地的学习习惯,对中学生进行“知北京 爱北京”的情感教育。

试水低龄化

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的一部分,对于儿童教育也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博物馆的大多社教活动针对人群多为青少年,对于低龄段儿童的固定教育活动相对较少。才旺多吉介绍,2016年博物馆教育开始关注低龄段儿童,与幼儿园合作开展越来越多的社会教育活动。

回顾2016年博物馆与幼教开展的活动中,四川博物院与绵阳一迪幼儿园合作开展博物馆文化体验课,共同研发面向幼儿的博物馆文化体验课程,全面开发博物馆藏品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研究和应用。据了解,博物馆围绕画像砖,通过制作拓片,配合幼儿园在语言表述,科学实验、角色扮演和色彩创作等教学内容,设计从语言和读写、科学、美术、音乐等单元构建学习内容,让幼儿从动手动脑的游戏中感受艺术与历史的趣味。

记者还从中国博物馆协会了解到,嘉兴博物馆开设了幼儿园陶艺团体预约服务,方便家长在节假日带领孩子来到博物馆,山东博物馆与济南市第三实验幼儿园开办“爱在博物馆”系列课程,把博物馆的资源优势与幼儿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对此,才旺多吉表示,以往公立博物馆在幼儿教学等方面存在空白,承接部分低龄儿童教育,与幼儿园及相关机构联合开展活动,更有利于教育资源互相利用,博物馆早教未来会成为趋势。

体验式参与

博物馆的馆藏知识不再仅仅停留在橱窗中的展示,更多可以体验式的博物馆教育被人们所欢迎。才旺多吉表示,博物馆也开始利用起自己的场地和优势策划类似社教活动,让参观者从民族文化入手了解博物馆。

对于北京地区博物馆在2016年的体验式活动,于平介绍,以中秋、重阳、元旦等节日为契机,博物馆推出了特色地域性的民俗展览和活动。例如中国农业博物馆的《识节气、品中秋、做月饼》,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的《趣谈重阳节讲座、茱萸香包制作》,大钟寺古钟博物馆的《2016年“闻钟·赏月”迎中秋文化活动》及《第35届“辞旧迎新鸣钟祈福”元旦活动》、大觉寺的《中秋节传统文化展》等活动。博物馆深入挖掘传统民俗精华,在古建、古乐、古风中感受不同的中华文化习俗。

体验式博物馆是近些年火热的活动项目,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过一把“考古瘾”。才旺多吉表示,广西博物馆在2016暑期开办了“博物馆职业体验营”,活动让青少年了解考古发掘、文物收藏与保护、陈列展览设计、公众教育与讲解等博物馆岗位的相关技能,提前让青少年有了职业体验和职业规划理想的雏形。

猜你喜欢
文物博物馆活动
文物的栖息之地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博物馆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露天博物馆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