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开卷考试试题之管见

2017-03-01 12:53张会娜
未来英才 2016年23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

张会娜

摘要:如何做好中考历史的复习,历年都是初中历史教师的关键工作。但是要做好这项工作,却面临很多问题,对于一般的学校,在初三决战中考阶段,可能有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显然不利于复习效果的发挥及中考成绩的提升。那么,如何让学生掌握做题方法、技巧,从而很好地应对开卷考试呢?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好课的同时,更要了解学生心理,及时疏导开导学生,即备好学生。

关键词:历史复习;学生做题;做题技巧;心理素质

如何做好中考历史的复习,历年都是初中历史教师的关键工作。但是要做好这项工作,却面临很多问题,如:历史学科知识间联系十分密切;历史概念多,涉及内容广;时间跨度大,中外历史时代特征复杂;且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显著,这就给学生和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一般的学校,在初三決战中考阶段,可能有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显然不利于复习效果的发挥及中考成绩的提升。

那么,如何让学生掌握做题方法、技巧,从而很好地应对开卷考试呢?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备好课的同时,要了解学生心理,及时疏导开导学生,即备好学生。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历史知识的承载者,更是中考的重要参与者、关键人物,所以如何让他们愿学、能学、学好就成为非常关键、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了。本人从实际教学经验及感触中浅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抓住学生心理,培养其学习成就感,增强复习信心

众所周知,若学生喜欢这门课或喜欢这门课程的任课老师,不用老师督促和引导,他会自发的学习该门课程。但是,众口难调,面对众多学生,不可能每位学生都能对历史感兴趣或者喜欢历史老师。相反,很多学生觉得历史复习很枯燥无味,尤其是初一到初三的历史六本书汇总到一处来复习,很难记忆。所以,历史能考好的学生并不多。但历史题难吗?无论是中招试题还是平时考试,个人认为都不难,但为何没达到预想结果呢?我检查了学生试卷,同时询问几个程度较好的学生,结果发现是历史距离他们年代久远,与他们形成了“代沟”,同时历史知识又太多、太杂、即使平时理解了,但过段时间又忘了。

好多学生还反映:历史知识中时间知识最难记忆。所以,在考试中,常常出现诸多失误。因而,时间一久,每次考试的不理想,就让他们失去自信,不愿学习记忆历史。针对这个情况,我在开导他们的同时,也在反思:怎样做能让学生重拾信心呢?在教学时,我给学生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今年是2013年,那么若我问:2012年12月3日你在做什么?学生听了,一脸茫然,即使公认记性最好的学生,也想不起来。我就因势利导: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大家想不起来很正常,毕竟相隔一年了,而历史知识又没发生在你身上,但话说回来,去年发生的事拿一个小本记下来,没事翻翻看看,现在再问,你一定能说出来。(学生深有同感)所以,历史就是加强记忆。压缩一下,六本书合一本书(复习资料,涵盖六本),就这点内容,翻来覆去看看。多看几遍,自然就有印象。

这样,采用学生学习中发生的实例,因势利导,打开学生困惑,使他们在复习历史时,带着较轻松的心情来复习,增强自信。同时,在备课时,首先研究《新课程标准》及《说明与检测》,紧紧把握中招考试命题方向,明白哪些知识是识记内容,哪些是理解掌握内容,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搞清易混点,做到有的放矢,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全面梳理知识要点,构建历史知识网络,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二者兼顾,这样就可以排除考试以外的内容,以减轻学生的复习负担,同时依据《说明与检测》有针对性的突出重点进行复习,抓住核心内容、知识点,重组课本知识,大胆取舍,以减少学生看书复习的盲目性。

二、精选巧练,提高实战水平,同时训练做题技巧,在做题时找准关键字眼,对号入座

能力的提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训练。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挑选一些资料,精选一些习题,特别是模拟试题,进行强化训练,从而达到以训练促提高,查漏补缺,提高实战水平的效果。但是,试卷所考的内容不可能和练的完全一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了解题方法,就能找到解题的金钥匙。历史出题,所用材料非常广泛,有许多是从未见过甚至超出了现在学生的理解水平。那么就独辟蹊径,做题时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却重在培养其做题能力。

在平时做题时,我经常强调:无论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首先找关键字眼,对号入座。在我看来,题里所给时间(包括明确给的时间及隐含的时间——所给历史事件)、国家、洲域名、人名(谁说了一段材料,那么这个人不需关注,而是关注该段材料里的人名)等。无论选择还是非选择类题,扣准这些字眼很关键,所以平时很注重及加大关键字眼的练习。对于选择题,首先看题的最后一句话,即答题括号前面那句话,因为据观察,有些题型的答案直接可从这句话中得到答案。

但若出现不能直接从最后一句话中得到答案的题型时,就找上述关键字眼,从中选出答案来。若没有上述关键字眼,那答案会与所给材料有关,那就找材料里面的关键字眼(找自己能看懂的、熟悉的内容);对于非选择题:做题时,先不看所给材料,而是直接做题,做不出来时,再看材料,此时答案往往会与材料相关。

历史考试出题很活范,重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所以会牵涉一些诸如启示、看法、归类等题。对于此类题,我的想法是对号入座,问什么答什么。譬如一个题,问日本崛起给我国有什么启示?答题时,首先确定它(日本)是成功还是失败,若是成功,分析其成功原因,答案即是这个(即学习借鉴);若失败,分析失败原因,避免重蹈覆辙,吸取教训,答案也就写出来了。那么在练习时,加大此方面的练习力度,不在于做了多少题,而在于能举一反三,做到做题既快速又准确。

三、速度练习,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引导和锻炼

有几次考试,发现几个程度很好的孩子,平时做题蛮好,但到正规考试时,却是失误颇多。问其原因,答曰紧张。听到此,在开导他们的同时,也在分析其原因:心理素质较差,对历史课没信心,出现害怕心理。所以做出应对之策:隔段时间练套习题,把中考的50分钟压缩为40分钟,要求必须写完。在这种强压力之下,孩子处于高度紧张之中,时间久,就形成了习惯,相信在中考这种强压力之下能做到不太紧张,较心平气和。

总之,历史学科中如何应对开卷考试试题没有常法、定法,但贵在得法。

以上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初中历史中考试卷的特点,及其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的一点感触和探索,不足之处,一定在所难免,谨望同行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完善心理素质,实施快乐教育
就业导向下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调查研究
浅析钢琴教学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浅论广播直播节目主持人的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国防教育对“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