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我校德育教育

2017-03-01 08:13郑雪峰
未来英才 2016年23期
关键词:科任德育班主任

郑雪峰

当前,新课改推行的如火如荼,教学“新思维”、“新理念”遍地开花,成果硕硕。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初中生的德育教学,正在凸显,而且暴露出诸多棘手的问题,正在牵绊着素质教育的向前推行。如何解决好这样一个问题,是摆在我校教育工作者、班主任及科任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礼县二中地处西北偏远的乡镇,是一所拥有6000多学生的完全中学,学生人数庞大,来源比较复杂,习惯养成和各种素质都比较低下,再加上近年来学生父母外出打工占相当比例,所以孩子的学前德育教育几乎是空白,固然在教育教学中各种棘手的问题也屡见不鲜。那么,如何才能解决好孩子的德育教育成为我校迫切关注的问题,也成为一个集全力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德育问题凸显

现如今,许多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都在感慨,学生难教,的确现在的学生真的问题很多,面对诸多问题作为做了近十年的我这样一个班主任也无良方、少了对策,甚至有时在怀疑自己的能力。那么,目前初一级学生频频出现哪些问题呢?

1、日常行为极不规范。开学来在学校政教处的组织下,级上各班都不仅一次的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為规范》,开展了观看《十大孝心少年》,召开了四次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主题班会,但效果几乎为零,给所有的班主任的感觉是,这些学生的心灵竟然没有一点被触动,甚至是麻木不仁,脏话、臭话随口溜出,而且还洋洋得意;拿手机屡禁不止;留长发、拉头发、染指甲、打耳带耳钉常说常有;规定穿校服,而学生却喜好穿名牌、时髦的衣服、甚至最爱穿紧身裤,好打扮已经超过了社会人员,影响极差。

2、厌学学生多。经过近阶段观察,一个班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已经放弃了学习,这期中有些学生根本就不爱学习,有些是由于基础太差,也逐渐的放弃了学习。诚然,他们整天和没事人一样或上课睡觉或晚上玩手机,对于作业不爱做,逼得一紧也就抄抄完事,有些甚至不交作业,用尽了方法,无济于事。

3、校园内外暴力事件频发。开学来,配合政教处已进行过两次大型的安全排查,但冷不防,教室里仍然会出现打架的凶器;初一学生在校园内外打架及暴力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教育时显得很是冷漠,教育后仍然重犯,屡教不改。这些都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和教育教学,让人相当担忧和头疼。

4、早恋早的“吓人”。近周有班干部反应,班内有学生在谈对象,我以为这肯定是搞错了,直到经过细细观察才发现确有此事,而且在小学六年级时就有这样的现象,真有点“吓人”。

二、问题出现的原因

1、应试教育是病根。高考政策不变,盲目的追分现象就不会根除。近年来虽然对素质教育提的很响,但冠冕堂皇,全社会追求的仍然是高分数、高文凭、高学历。学校、老师、家长的眼球都被分数吸引了,淡化了德育教育是导致各种弊病出现的根源。

2、学校政策的导向性。学校对班主任,教师的考核仍然只单纯地看出勤,看成绩,一页纸张就可以评判一个班主任或者一个老师,在这种政策的导向下,班主任最关心的是班级成绩,而科任老师以学科及排名为命根,老师也就只会教书不会育人,大部分老师偏离了教书育人的己任。

3、社会、家庭忽视孩子的德育教育。社会和家长对学校高期待,对班主任,科任老师高要求,一味得只把育人推向学校,孩子的学前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有甚者学生已经染有一身的坏毛病。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队伍日渐扩大,家校配合教育松散,这就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难题。

三、探讨对策

我校地处偏远地区,学生的德育教育任重而道远,如何循序渐进的抓德育得集全校之力共同探讨和研究:

1、必须把德育教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 学校应该尝试着改革评价、考核制度,激励所有的班主任,科任老师共同来抓学生的德育教育,把“先做人,再学习”落到实处。

2、老师必须以身作则,提升自己的修养,改变教育教学方法,用自己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摈弃只教书不育人的观念,和班主任一起齐抓共管,逐步的让我校的德育教育上一个台阶。

3、社会、学校、家庭要共同承担责任

德育教育责任重大,要靠全社会之力来抓,哪方也别推卸责任,必须看到抓德育教育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否则,学校的发展,百年大计,国人素质的提高将会面临新的挑战。

总的来说,礼县二中部分学生的种种表现不容乐观,必须引起学校、家庭、和老师的关注和思考。德育工作需要集全校之力来抓,相信用我们共同的智慧,就能给学生一颗健康的心灵。

猜你喜欢
科任德育班主任
科任教师的课堂纪律,谁维持?
一拉二挂三点赞,让学生爱上科任教师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夸夸我的班主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秉持五个“一” 形成教育合力
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