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英国建筑设计时风荷载比较

2017-03-02 00:49陈贺义苏永章侯晓宁张慧怡
河南建材 2017年6期
关键词:风压粗糙度风速

陈贺义 苏永章 王 浩 侯晓宁 张慧怡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450002)

中国和英国建筑设计时风荷载比较

陈贺义 苏永章 王 浩 侯晓宁 张慧怡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450002)

随着国外工程的不断增加,我们需要掌握国外规范和中国规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文章对中国荷载规范和英国风荷载规范进行分析比较,可知两者差距不大。

风荷载;比较;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时,特别是高层结构设计时,风荷载对结构内力的影响特别大。近几年,国外工程不断增加,我们需要掌握国外和国内规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正确使用国外规范进行工程设计,确保所设计的建筑物是安全和经济的。文章通过马来西亚的工程设计,对英国风荷载规范(CP3:Chapter V—2:1972)[1](以下简称英国规范)和中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9—2012)[2](以下简称中国规范)的风荷载进行比较,以便正确使用英国风荷载规范进行设计。因为马来西亚没有自己的风荷载规范,建设方要求用英国风荷载规范(CP3:Chapter V—2:1972)进行工程设计。

1 风荷载计算公式

中国规范

关于风荷载计算,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述公式计算:

当计算主要承重结构时,应按下式计算:

wk=βzμsμzw0

式中:

wk:风荷载标准值(kN/m2);βz:高度 z 处风振系数;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w0:基本风压(kN/m2)。

英国规范(CP3:Chapter V—2:1972)

q=Cpq

式中:

q:风作用在建筑物外表面压力;q:风的动态压力;Cp:作用在建筑物外表面压力系数。

q=0.613Vs2

式中:

Vs:风的动态压力。

2 基本风速

中国规范规定风速是按全国各气象台站历年来的最大风速记录,按基本风压的标准要求,将不同风仪高度和时次时距的年最大风速,统一换算为离地10 m高,自记10 min平均年最大风速(m/s)。根据该风速数据,按附录D的规定,经统计分析确定重现期为50年的最大风速,作为当地的基本风速υ0。以往,国内大多数风速记录是风压板的观测结果,刻度所反映的风速,实际上是统一根据标准的空气密度ρ=1.25 kg/m3按上述公式反算而得,因此在按该风速确定风压时,可统一按公式w0=v02/1 600计算。鉴于数据通过风压板测得,人为的观测误差较大,再加上时次时距换算中的误差,其结果就不太可靠。当前各气象台站已累积了较多的根据风杯式自记风速仪记录的10 min平均年最大风速数据,因此在数据处理时,基本上是以自记得数据为依据。在确定风压时,必须考虑各台站观测当时的空气密度。基本风压应按中国规范附录D.4中附表D.4给出的50年一遇的风压采用,但不得小于0.3 kN/m2。对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以及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其他结构,基本风压应适当提高,并应由有关的结构设计规范具体规定。

英国风荷载规范规定,基本风速V按估计会超过平均50年一次的3 s的阵风速度。通过统计分析来自仪表站的连续风记录,根据需要,在共同的基础上对这一速度进行了评估。这些记录值以地图上2 m/s间隔绘制的等值线(相等风速线)给出。该值表示在地面上在一个开放的地方10 m(33 ft)处的3 s阵风速度,这个可能在50年内平均只能超过一次。基本风速已被评估为适用于无障碍物的开放型地方,应根据本标准的变化进行调整。该地图包含平均海拔以上地面一般水平的影响。考虑到地面上的大的局部变化,它涉及山丘的影响和山谷遮蔽物的影响,地面粗糙度、建筑尺寸和强风随高度的变化,修正了基本速度。最后,在修改基本速度时,要考虑到风暴时期的影响。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规范和英国规范在计算风荷载时都是从风速计算出来的,两个规范的重现期均为50年的最大风速,但是中国规范规定风速是离地10 m高,自记10 min平均年最大风速(m/s);英国规范规定风速在一个开放的地方离地10 m(33 ft)处的3秒阵风速度。两国规范中地面粗糙度,地面粗糙度、建筑尺寸和强风随高度的变化对风荷载的影响不同,中国规范中风荷载体型系数、地面粗糙度、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是在风荷载标准中体现的,基本风压中没有体现;英国规范中地面粗糙度、建筑尺寸和强风随高度在设计风速中体现,形成风的动态压力时是平方的关系。

3 结论

1)风荷载计算时中国规范和英国规范有较大的区别,两者计算风荷载所用公式不同,设计风速考虑的内容不同,基本风速也不同,设计时应区别对待。

2)中国规范和英国规范都考虑了地面粗糙度、建筑尺寸和强风随高度对风荷载的影响,从常规工程实际计算来看,虽然有以上差别,但是风荷载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大。

[1]CP3:Chapter V-2:1972 Code ofBasic data for thedesign of buildings—Chapter V:Loading—Part 2:Wind Loads.

[2]GB 5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猜你喜欢
风压粗糙度风速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特征
天山煤电公司106 煤矿自然风压的规律研究与应用
论工况环境温度对风压传感器精度的影响
基于最优TS评分和频率匹配的江苏近海风速订正
基于时间相关性的风速威布尔分布优化方法
冷冲模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加工试验与应用
高速铣削TB6钛合金切削力和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面齿轮齿面粗糙度研究
基于GARCH的短时风速预测方法
快速评估风电场50年一遇最大风速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