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谈如何对孩子进行爱的引导

2017-03-02 12:24沈雪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2期
关键词:表现欲教学相长引导

沈雪艳

摘 要:二十多年的教育工作让我真正明白了:爱孩子是出于教育者的一种本能,爱自己喜欢的孩子是很容易做到的,而爱每个孩子对每名教育者都是一个挑战。“单亲家庭”一直是每位教育者很敏感的一个词汇,面对这些缺失爱、不会爱的孩子们,我们给予他们的不只是一份细心的爱,还要有大量的耐心、理解、宽容。

关键词:表现欲 爱 引导 教学相长

大家眼里的她:

丹丹(化名)是一个拥有极强表现欲的孩子,从班级成立之后竞选班长时,她高高地将手举过头顶的那一刻,我便知道了这一点。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有关她的事一件件传来:[1]

“老师,丹丹被二年级的学生打了,因为她抢别人的男朋友。”

“老师,我都借了她十多元钱了!她一分也不还,现在她还要向我借。”

“沈老师,你们班的丹丹怎么老给我儿子写信呢?你告诉我她家的电话号码,我找她家长。”

“老师,丹丹从来都不值日,怎么办啊!”

“沈老师,您班的丹丹上课发言很积极,但她一说话就愿意拿腔作势,其他同学总是嘲笑她!”

更令我难以忘记的是那个下午,已经上课了,还没有看到丹丹的身影。我找遍了学校与附近所有的网吧、台球厅仍没看到她的身影,打电话回家,也只有她奶奶焦急的声音。近两个小时的搜寻,最终在一座学校附近的空楼里发现了她和身上带着两把长刀的小男孩儿……

还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将她的日记拿来给我。我用了一周的时间去细细的读她的日记。日记中记录着她围绕着四个男孩子不断地怜惜自我,幻想着有人拥着她那幸福的感觉。她的生活思想里没有目标与将来,没有学習和思考,有的只是男孩子对她所谓的关爱。

这就是她的青春期需要吗?这就是她的人生走向,我不仅叹然。

爱的缺失:

随后我了解了她的整个成长经历。在她一岁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离家,父亲将她交给奶奶后便撒手而去。奶奶只得含辛茹苦将她喂养成长大,在跟着奶奶的十四年中,奶奶的为人处事对她影响至深。奶奶退休之前是国家二级演员,所以丹丹也是个愿意唱愿意跳的一个孩子。

奶奶三十几岁守寡,在将一双儿女养大期间,她早已对人与人之间的善良与热情充满了戒备,甚至是敌视。有一次,丹丹享受了红十字会的特困补助之后,她自动将享受免部分教科书费用的名额让给了那些朴实、艰辛的农民子弟。可她的奶奶却因这次困难补助没有得到而对老师谩骂、指责,在校长室和校长拍案吵闹。

之后,当我将我所发现的一些不良现象转告给她时,她只说:“我供她吃,供她穿,已经筋疲力尽了,别的我管不了,你是老师,你管吧!”

问题反思:

面对这样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面对这样一个十四岁的青春期女孩,我认真地思考了许多:

问题一、孩子为什么有这么强的表现欲,她拿腔作势的目的何在?

问题二、为什么孩子这么喜欢和男孩子谈感情呢,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大家所谓的“混混”做为自己的交往对象呢?

问题三、孩子为什么借钱不还,为什么不愿劳动。

看过了许多类似材料和相关书籍之后,我发现了一些问题的结症:

第一:孩子太缺少爱了。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没有父母的关爱,奶奶的爱满足不了她的心理需求,所以她想通过急切地自我表现得到老师和同学们关注,想用这些来填补心灵的空虚。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对异性的吸引,在心理缺乏关爱的这一时刻越发的膨胀起来,而这个空挡被那些整天无所事事,到处招摇女孩的男孩子所利用。在这些男孩的关注中,她感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与重要性,所以便一发而不可收拾。[2]

第二:孩子缺乏人生的指引。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人告诉她应该如何做她自己:什么是学习,人为什么要学习?什么是朋友,应该交什么类型的朋友?什么是责任,人应该怎样对自己负责?还有什么叫自尊自爱,什么叫人生高度,人应该如何得到别人的认同,甚至是别人的赞扬。所有的这些孩子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更别说认真地思考过。所以孩子在茫然的人生坐标中,碰撞着、摸索着、找不到自己的出路,茫然而被动的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教学相长:

在把这里里外外想清楚之后,我确实不能再做一个旁观者了,一种责任与良知感让我马上行动起来。

最初的阶段,我采用了谈话—这个古老而又直接的说教方式。几轮谈话下来,便看到了改变的端倪。但遗憾的是一双眼睛的视野太狭小了,孩子的点滴进步是需要及时的肯定与鼓励的,否则就无从谈到它的延续性,所以事情在时好时坏地发展着。

2006年3月19日是她心情开朗的一天,我在日记中写道:“天高任鸟飞,只要你有梦想,你就飞吧!但千万要记住,飞得要稳一些,千万不要半途而废。”

2006年3月25日因努力有了好的成绩,我又写道:“为你的改变而高兴,为你的进步而高兴,为你的懂事和长大而高兴!去寻找自己的梦吧!加油!”

2006年4月2日与同学发生了矛盾,我说:“今天的心情是沉闷的,因为感到了你的低落和忧郁。还是喜欢开朗的丹丹,相信你会用自己的宽和感染别人。加油!

2006年4月18日想当“吉林之星”,我又写道:“有了目标,接下来是机会的出现,在没有机会之前,我们只能加强自身的学习,以便有机会时可以更好的选择。”

2006年6月29日感到了学习的辛苦,我鼓励道:“自信自强的丹丹,坚持住做你自己。脑海里总有你思考、学习的影子,感觉真好。注意身体!”

……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渡过,孩子在我的鼓励、引导中快快乐乐的学习着、生活着。慢慢地,孩子的所作所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不学习到开始学习到现在,她的成绩如初升的太阳在所有老师的惊讶中冉冉升起。总成绩495分,学年名次第47名,这是她这学期第二次月考成绩,而这是她第六次的进步所带来的结果。同时她的人际关系缓和了、生活目的明确了、思维展开了,视野宽广了,观念更新了……所有的一切凝聚了她的努力和汗水。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能让我们坚持的做下去呢?这就是“爱”吧!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育人的路很长、很长,问题孩子还会一个个的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我想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有信念,我们还会有更多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赵文芳.高中班主任工作总结[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5(03)

[2] 廖双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4(02)

猜你喜欢
表现欲教学相长引导
教学相长角度的德育教育双赢
合理对待小学生的表现欲
——体育教学中的点滴尝试
教学相长
合理对待小学生的表现欲
教学相长——“趣味数学”课上见真章
浅析青少年手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欲的作用
教学相长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