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各项措施增油效果劈分方法

2017-03-03 16:40林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英台采油厂吉林白城137317
化工管理 2017年18期
关键词:绥中增油产油

林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英台采油厂,吉林 白城 137317)

油田各项措施增油效果劈分方法

林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英台采油厂,吉林 白城 137317)

针对进入产油量递减阶段的油田,通常会实施多项措施以有效减缓油井递减速度。在对常规注水开发、聚合物驱以及其他措施增油效果对比分析的过程中,为更准确的确定措施增油量,应对每项措施进行增油量劈分。本文将以绥中油田为例,对其油田各项措施增油效果劈分方法进行讨论,通过对聚合物驱效果评价进一步论述增油效果劈分,如动态法、数值模拟法等。希望能够对我国石油开采技术工艺提升提供帮助。

油田;措施;增油效果;劈分法

绥中油田为稠油油田,为有效改善区块开发效果,进而提高油田采收率对油田进行聚合物驱试验、推行整体提液措施以及细分层系试验等,在各项措施交叉推进过程中,其具体措施增油效果的确定日益复杂。为明确各项措施增油效果,应对每项措施的增油量进行劈分。下面本文将基于油田各项措施增油效果劈分方法展开具体论述。希望能够对我国石油开采技术工艺提升提供借鉴和帮助。

1 地质概况及聚合物驱效果评价

绥中油田地处辽东湾海域,发育三角洲相沉积厚储层,油田物性较好。绥中油田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投入开发,2003年尝试聚合物驱实验,也是我国海上油田聚合物驱首次进行尝试试验。2010年油田采取整体提液措施,并取得良好效果,为提高油田采收率做出了积极贡献。2013年油田进行细分层系试验,以进一步优化绥中油田开发。

针对绥中油田聚合物驱效果评价来看,由于其属于早期聚合物驱开发,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降水增油情况,因此只能选择类比法对其聚合物驱效果进行评价。

以绥中油田A井组、B井组为选择对象,其中A井组2003年实施水驱开发,在聚合物驱试验后B井组截至2008年实施水驱开发。通过类比法对两组水驱、聚合物驱含水率进行对比,并分析其采出量。通过类比法能够说明绥中油田早期聚合物驱并未出现显著降水增油效果,但对其含水率的控制起到积极作用。

2 增油效果劈分方法

2.1 动态法

因为早期聚合物驱含水率会受到聚合物驱不同时机的影响,出现不同含水率曲线,所以不能将“是否出现含水率下降漏斗”作为判断其是否有效的标准。基于此前提下,通过相对渗透率曲线与物质平衡原理可以推导出新型含水率设计模型。

从对绥中地区油田开展的聚合物驱试验分析可以知道,从2010年开始,已经开展了整体体液措施。从2013年开始采取了细分层系技术的开发,目的是希望能够劈分出不同增油效果,这样就能够针对不同措施开战前数据参数进行模型拟合,确保获得可以随着时间因素递进的曲线规律。

此外,还需要对措施增油量的设计计算进行分析。在确定所有措施见效时间之后,需要将任意时间点上的产液量参数纳入其中,并利用产液量以及预测含水比重之间的关系,确定所有措施开展之前形成的产油量。实际产油量以及计算产油量两项参数之间的差额就是所有措施下的增油量情况。

2.2 数值模拟法

综合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水驱以及聚合物驱等方法,另外也可以建立共同措施,一边可以实现更多的开发设计方案。综合聚合物驱方案积累产油减掉水驱方案产生的产油情况,就能够计算聚合物驱实际获得增油量水平。通过聚合物驱以及整体体液共同措施等,就能够确定开发方案之中实际所拥有的积累产油减掉聚合物驱方案条件下的累计产油情况。聚合物驱以及积累产油减掉实际聚合物驱以及整体体液之后的累计产油情况就能够计算增油量情况。利用聚合物驱方式以及整体提液等方式所产生的增油量情况均获得了提升,与动态法劈分数据分析之间结果一致。由此,绥中地区油田到2035年底,通过聚合物驱以及整体提液等形式实际增油量均能够获得大幅度提升。

3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类比法针对绥中地区油田聚合物驱效果等采取了有效评价,实际结果显示,早期聚合物驱效果尽管并未能够更加明显的降低增油能力。但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含水量继续上升。通过将诶朱动态法以及相关方法,通过相对参投率曲线等建设了预测的模型,一般可以通过借助模型完成对相关含水率曲线等的设计与分析。从而可以更好的改善各项措施增油效果的劈分。同时通过数值模拟法对动态法计算的各项措施增油效果的劈分结果进行了验证,二者结果基本一致。该动态法能够为油田后期各类措施的实施提供指导。希望能够对我国石油开采技术工艺提升提供借鉴和帮助。

[1]姚光庆,陶光辉,邱坤态.河南油田聚合物驱增油效果评价方法探讨[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3:28-31+ 4-3.

[2]韩广志,孙刚,苏延昌,卢祥国,王荣健.高浓度三元复合体系增油效果及其作用机理(英文)[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3, 06:127-134.

[3]贾玉琴,杨海恩,陈威武,杨棠英,马丽萍.五里湾—区长A油藏表面活性剂增油效果[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4,02: 127-130.

[4]徐国瑞,李翔,谢坤.稠油乳化降黏剂增油效果及其作用机理——以渤海稠油油藏储层和流体条件为例[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6,01:57-62.

猜你喜欢
绥中增油产油
刘海静水墨作品
绥中地区常用造林技术及管理措施
靖边畔沟长6油层采油制度效益研究
亚洲陆上最深油气田累计产油突破200万吨
绥中SBS改性沥青结构与性能影响
子长老草湾区7247井组调剖驱油技术研究
高含水油井自转向酸酸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小麦玉米花生间作套种保粮增油的思考
浅析京哈高速公路绥中(冀辽界)至盘锦段改扩建工程服务区用地规模的确定
潜油电泵井日常采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