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托马斯·曼文学创作中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2017-03-04 21:19陈晨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悲观主义虚无主义

陈晨

摘 要:托马斯·曼是20世纪跻身于世界文坛的德国作家,于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在歌德以后凭借德国小说走向世界的第一人。在他的作品中,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不仅是永恒的主题,也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以《布登勃洛克一家》和《死于威尼斯》为例,从虚无主义角度对小说中的艺术与生活的对抗主题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小说所体现的是托马斯·曼曾经生活中的艺术家感受、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感受。

关键词:艺术与生活 虚无主义 悲观主义 艺术家小说

一、前言

影响文坛巨匠托马斯·曼的三个榜样分别是瓦格纳、叔本华和尼采。瓦格纳是托马斯·曼审美的源头。他早就说过:“人们无法通过瓦格纳的文章学到瓦格纳艺术的诸多真谛;而他学到的,首先是瓦格纳作品的诗意和感染力”①,同时瓦格纳的音乐对曼的影响巨大,尤其是瓦格纳音乐的主导动机技术②。比如《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的盖尔达对音乐的喜爱,以及后来汉诺对音乐的痴迷,甚至于《死于威尼斯》中阿申巴赫的原型都是奥地利作曲家和指挥家古斯塔夫·马勒。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和尼采的虚无主义成为了托马斯·曼作品的主要基调,并且深深地影响了他。在艺术家的眼里,人生的本质终归是痛苦和无聊,人类为了摆脱痛苦不停地去寻找解脱的好方法,这个好方法也就是艺术家眼中的艺术。

虚无主义往往带有悲观厌世的颓废色彩,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否定一切,一切都是虚无,从而引导人们去重建价值,这与艺术家小说的主题不谋而合,即人生的本质是痛苦和无聊,人类为了摆脱痛苦不断地去找寻解脱良方,也就是去追寻真正的艺术。悲观主义是虚无主义的源头,虚无主义的发展离不开悲观主义。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和尼采的虚无主义构成了托马斯·曼作品的主要基调。

艺术家小说在德国经由歌德等人开创了先河之后,托马斯·曼和黑塞将其推上了文学作品巅峰。艺术家,也可以说他们在进行一种创造情感的活动。托马斯·曼的小说大多描写他本人的内心世界以及艺术家们的生活和他们的灵魂及信仰,由此可以看出,這就是艺术家们本人的自画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艺术家们认识到了艺术与生活的矛盾关系,他们对于艺术的热切追求,使得他们陷入了理智与情感、理想与生活的冲突之中。他们会有一些疯狂的举动,这些下意识的举动他们无法控制、无力抗争。此刻,他们是鄙视自己的,从而捶胸顿足,对自己痛恨不已。他们深知自己无力抗争,却痛苦万分,这样的颓废堕落,最终只能沦为艺术与生活斗争的牺牲品。

二、从颓废走向衰败

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的副标题是“一个家族的没落”,作品讲述了布登波洛克家族四代人由兴到衰的没落过程,艺术在当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切渐渐颓废、逐渐没落,带着感伤色彩,整个家族总是在诉说自己的不幸并否定一切现实。从老约翰这第一代人开始,艺术已经开始慢慢侵蚀着这个商贾之家,他一心二用,有相当一部分的心思他分给了大自然,以及宗教。到女儿安东妮和二儿子克里斯蒂安的出生,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虽然大儿子托马斯有着商业头脑,可是对比前几代人而言他过于敏感、步履维艰。安东妮单纯可爱、有着强烈的虚荣心,就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似的对生活始终抱有天真的幻想和希冀。她和莫尔顿纯洁的爱恋,却不被市民阶级看好,最终他们的爱情还是夭折了。二儿子克里斯蒂安,多情感伤、擅长幻想、有着浪子般的神经质、很滑稽、也很愿意放纵自己、摇摆不定,从而对布登波洛克整个家族的家业丝毫不放在心上。到了家族第四代继承人汉诺,这时,整个家族从事业上和生理上都已经退化到布登波洛克时代的最底端,汉诺身体状况不佳,易生病,很虚弱,但同时他又很喜欢音乐,当然也是受母亲盖尔达的遗传和熏陶,他的生命力薄弱,而且没有一丝商贾的气质。这与托马斯·曼的成长经历有关,他小时候在学校就很不喜欢这当中的气氛,对学习的态度一直很悲观。以托马斯·曼本人为原型,汉诺的表现就更差强人意了。在瓦格纳的背景音乐衬托下,汉诺渐渐被巨大的市民社会所吞噬,最终成为了布登勃洛克家族的绝唱。

小说从“市民性”精神文化衰败的特点表现出“布登波洛克帝国”的没落,这正是继承了尼采的颓废说。尼采认为,“市民”阶层作为最早推动社会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从盛到衰,是因为“市民”身上所拥有的显著精神没有一代一代稳定地传下去,从上一辈人敢作敢当,用于闯荡,毫不胆怯,衰变为下一代人的崇尚宗教,却不务实,又衰变为下一代人的急功近利、乐于审美,喜好生活的舒适闲散,从而导致一代人从精神到生活都不健康,再衰变为下一代人的追求艺术的美,不敢于挑战现实的人生。在心里上,老约翰·布登波洛克永远自信示人、做事果断、有勇有谋。儿子小约翰就稍有些畏畏缩缩、做事相对胆小、远没有他的父亲那样的自信果敢,而且他崇尚宗教的感情愈发明显。孙子托马斯就更有些懦弱,精神紧张、遇到事情经常不知所措。再看汉诺,从小就多病,身体状况极其不佳,性格胆小、脆弱以及懦弱,生活上能力也不足。在艺术欣赏上,老约翰也比较喜欢音乐,他把音乐当做现实生活必不可少的消遣的部分,很喜欢自娱自乐,比如时常吹笛子。儿子小约翰喜欢教堂风簧管和唱诗班的乐曲,这样就可以感悟上帝,同样,他也是崇尚着宗教,信仰着上帝。托马斯一开始极其欢迎音乐,被盖尔达深深吸引,希望盖尔达将音乐带入家中,随后他的妻子盖尔达,真的将音乐带入了布家。这却导致了他们夫妻不和,也导致了汉诺这一代人及这一代布登波洛克家族的衰败。

布登波洛克第一代掌门人老约翰临终前的这句话,总在不停地念叨:“奇怪啊!奇怪啊!”③第二代人小约翰也总是说:“生意平静无波……目前这个时代也许不利于商人……”。③第三代人托马斯则是更没精神:“唉,没有什么令人高兴的”。 ③安东妮面对家族的困境,表现得极其愤怒和迷惑:“这一切是不是像一个颠三倒四的幻境……像一出使人啼笑皆非的滑稽剧?” ③与尼采的颓废说环环相扣,曼笔下的这个大家族成员带有明显的抑郁情节,伴随着他们的神经质,怀疑现实,否定现实,依靠艺术来拯救自己,始终不得法,最终大家族的结局也只有没落。

三、从迷醉走向死亡

这部只是随意写就的中篇小说《死于威尼斯》具有广泛的知名度。托马斯·曼是一个有同性恋倾向的人,他虽然结了婚并幸福美满,但这种倾向却是他的心病,也是他创作的重要源泉。比如艺术家小说《托尼奥·克吕格尔》和《死于威尼斯》都是从同性恋角度出发创作的。通过阿申巴赫的创作,托马斯·曼表达出了艺术家的痛苦及其困境。小说的深层主题也可理解为“艺术家之死”。

和托马斯·曼笔下其他的艺术家一样,主人公阿申巴赫也是从小就体质薄弱,经过不断的努力成为了艺术家的楷模。主人公探索艺术的旅程分布在两个不同的城市里,从昏暗阴郁的慕尼黑到充满阳光的威尼斯,不仅仅是南北分布的差别,更是不同心理状况的代表,一个愁苦一个欢快。威尼斯,这座世界著名的艺术城市,不仅给阿申巴赫带来了很多快乐很多希望,更让其逐渐堕落,逐渐走向黑暗。

尼采的虚无主义显然借助了日神和酒神的传说,他在《悲剧的诞生》中解释道,日神忘却现实苦难,自我克制;酒神忘却自我,自我否定,复归原始。④酒神精神是更显著的形而上精神,因此更具有浓厚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色彩。由此对照《死于威尼斯》,阿申巴赫不仅从父亲那里继承了理性、慎重并且严谨的性格,更从母亲那里得到了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由此可见,阿申巴赫是日神酒神的综合体。例如小说第二章描述阿申巴赫循规蹈矩、做事安分守己、正直并且十分理性。从童年开始,阿申巴赫就被要求了要在各方面做出一番大视野的巨大责任,因而,他从来没有“年轻人的闲散无聊和疏忽大意”。虽然遵循秩序,但是他的心灵也是很压抑很痛苦的。从第三章,波兰美少年塔奇奥在威尼斯海滨进入阿申巴赫的视线后,阿申巴赫的感官便受到了冲击,他被面前这美丽的背影所吸引,之后在他身上发生的有悖于道德礼法、情感放纵、放荡不羁的变化,可以说这就是阿申巴赫走向酒神迷醉的特征。通过神话的阐释让我们更能理解阿申巴赫这个人物的究竟。

阿申巴赫使得酒神精神压倒了日神精神,从一个秩序为上的理性的作家逐渐步入到欲望和情感的谷底,他的这种双重精神终究还是走向了堕落,走向了毁灭。

正是因为阿申巴赫内心中的放纵和堕落,从而使他,这位艺术家最终走投无路。说到底,《死于威尼斯》还是一篇警示小说,不仅反映了艺术家羸弱的一面,更表达出艺术家生存的危机,生存和尊严的冲突,生存和追求艺术之间的碰撞。

四、结语

总的来说,尼采和瓦格纳对托马斯·曼的创作影响之大,是不可比拟的。托马斯·曼本人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出了为人们所熟知的多部作品。更多地让我们体会到了艺术家作为双面体他的痛苦所在,他内心的碰撞和他的挣扎。当然这些小说不只有一种解读,他们的伟大就伟大在会留给后世无尽的悬念,引人探索。这些文化景观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丰富。托马斯·曼代表了一个时代,他的作品正是映照着这整个时代的镜子,让我们更能深刻、全面的了解这个时代。

融入了托马斯·曼本人生活经历以及身边人物为原型的小说作品让我们更深刻的体验到了艺术家小说的究竟。托马斯·曼,一个文学大师,他创作出了自己一身的财富,把自己深刻地、全面地、完整地袒露给了我们。因此更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究。

注释

① 瓦格纳对曼的影响是巨大的,却不限于音乐方面,其作品本身的创造力和感染力也是曼创作的动力之一.

② “主导动机技术”指歌剧中用以象征某一特定人物、境界、事物或概念等的动机或主题;每当这一人物或境界出现时,其主导动机亦反复出现.在《布登勃洛克一家》中,譬如在第二章里描绘了克里斯蒂安具有模仿才能.在以后的章节里,这个模仿才能也在伴随着他出现,成为他的一个典型特征.

③ 通过列举典型时段三代人的话语预兆着衰亡.

④ 来自于尼采《悲剧的诞生》,讲述日神酒神的区别.一个形而上,一个自我否定.

参考文献

[1] 黄燎宇.托马斯·曼[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215.

[2] 克劳斯·施略特,著.印芝虹,译.托马斯·曼[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97.

[3] 托马斯·曼,著.傅惟慈,译.布登勃洛克一家[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275.

猜你喜欢
悲观主义虚无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关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研究综述
向历史虚无主义举旗亮剑
破除虚无主义,夯实文化自信
从虚无主义到教育虚无主义的认识与反思
悲观
幸福者是悲观的
历史虚无主义
悲观
乐观与悲观
乐观与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