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语言观及其当代发展

2017-03-04 23:07原媛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原媛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语言观是注重言行统一的语言观。从实践观出发,马克思主义主张实践决定语言的存在与发展;从唯物论出发,马克思主义强调语言只存在于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类活动之中;从方法论出发,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具有宽广的包容性,能够不断吸收与之一脉相承并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内容,从而能从个体性、现实性和社会性等方面为当代语言学研究提供指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语言观 语言哲学

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能够让思想的力量迸发显现,加之其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以其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思维形式和唯物史观的哲学视角,不仅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光明的道路,也为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用专门的篇章来表达自身的语言观,但是他们在一些伟大的著作中有过对语言问题的深入讨论和精辟论述,后来斯大林、巴赫金等从实践论、辩证法等马克思主义视角来讨论、研究语言问题,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语言观,为之后的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广泛的指导。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语言观

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沿着恩格斯的经典文献《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开辟的语言认识起点,在针对现实的语言交往活动的认识轨道中去说明语言现象、探究语言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语言观对语言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一)实践决定观

对语言本质的认识,是语言观众最基本的问题,也就是要科学回答人类语言与思维和实在的关系问题。在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等均主张实践是第一性的,实践决定语言与思维,强调离开了人类实践,在思维与语言关系问题上抽象地讨论谁决定谁是没有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并与认识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行研究,将自在客体、主体、观念客体构成三项式,即主体与主体的语言外在充当自在客体和观念客体(思维与符号形在)之间的转换器,在这一过程中,主体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自身特有的知识、逻辑结构等,决定着对自在客体的理解与解释。从实践决定观出发,马克思主义强调语言既是实践的产物又是实践的媒介,但假如没有了实践,语言根本无从产生。

(二)双重结构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语言在交往的实践中将人类意识与物质的客观存在关联起来,并且不断谋求与理解达成统一,从而各方最终在交往实践中能够达成包含差异的“视界融合”,也就是说语言、意识与物质具有双重结构的镜像对应关系。马克思主义对语言的理解,不同于其他流派的地方,在于不局限于人的个体层面,而是在社会历史背景下考察的。马克思认为,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他人存在也为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是“显性”的意识,意识通过语言以现实形式展现。海德格尔曾说:“语言是存在之家 ”,马克思主义更是强调语言、意识与存在的双重对应关系,认为语言与意识都是产生于实际的生产生活过程之中,是生产生活过程的两个产物,是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两个方面,同样具有社会历史性。

(三)具体语言观

针对有些哲学流派将语言问题抽象化、观念化问题,马克思主义力避带有抽象思维的虚无色彩或在形式逻辑层面推理,对抽象语言观进行批判的同时继承和发展了其中有益的部分,深入“触摸”语言的本质,形成了对语言全面的具体理解。马克思主义用“言”“行”辩证统一的视角把语言具体化,认为理解的过程是集体的而非个人的,强调语言是人们活生生的、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对待语言问题,更多的是要看集体与个体相结合的具体现实性语言现象,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思辨层面的形而上。

(四) 知行工具观

马克思主義对于语言最为明确的观点之一就是:语言的价值在于是思维的工具、实践的工具。从语言是一种知行工具的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将语言相关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用与人类现实生活相关的、易于感性理解的“工具”来给语言贴上标签,实现了用实践性和现实性为语言冠名。当把语言看作是人类思维和实践活动的一种工具后,语言系统在人们认识中相对独立性也越来越强、越来越开放。事实上,思行工具观是对具体语言观的延伸与发展,将语言更为直接地与意识、实践相关联,将人与文化、社会活动以及整个外部世界相关联,将语言现象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全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因而,作为全民最重要的知行工具,语言也随着人类社会实践中的需求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演变。

二、 马克思主义语言观的当代发展

作为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在自己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征途中不断为马克思主义基本语言观增添丰富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内容,使马克思主义语言观更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一)语言的非阶级性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中批驳了关于“语言具有阶级性”“语言是上层建筑” 的论述,认为语言从来就没有阶级性。语言的非阶级性是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语言观的重要补充。斯大林从语言没有阶级性的角度推衍,认为语言具有非自然现象性、发展性、稳固性、非个体性、客观性、全民性、民族性、渐变性、直接的工具性等11种特性,其中非自然现象性、发展性、渐变性和直接的工具性很少在语言学著作中提及,尤其是渐变性、非上层建筑性和直接的工具性对于语言学研究来说更是具有独特的价值。

(二)与西方语言哲学的相关性

虽然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哲学前提各不相同”[1] ,但在语言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又与西方语言哲学产生了相似性。哈尼斯(Zelling Harris)认为,在经济大萧条的年代,美国无论出于对前苏联的钦佩还是为战争所作的准备都不能阻挡马克思的科学、社会思想的影响。布龙菲尔德则指出,给他产生深刻影响的是马克思关于社会行为和语言学之间的相似性。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在语言的本质、起源、结构和意义等问题上的探索,与洪堡特、海德格尔等的哲学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契合,还吸收了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关于语言认识的相关成果,发挥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对语言学科指导作用的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自身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三)对语言主体性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在“集体主体”的视野下研究语言问题的,后期受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的影响,一些马克思主义者有意无意地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观。一些学者预设了语言是一个没有主体的领域,认为语言学有着自身运作的规律,不受其外部因素的干扰。对语言主体性的不同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对语言牢狱的冲破,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去审视后现代语境下的各种文本,挖掘出更多的潜在无意识,为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提高了方法论的有效性,有力地显示了其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三、 几点启示

历史经验表明,一种理论指导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在什么范围内、何种程度上揭示事物及其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的关于语言问题的著作,但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吸收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精髓,其零星散落在他的宏大著作体系中的伟大观点为人们认识语言问题提供了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指导作用。对马克思主义语言观的梳理和再认识,吸收实践决定观、双重结构观、具体语言观和知行工具观中蕴含的精辟认识和思维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很广的范围内启发、指导语言学研究。

(一)把握社会性特征

从理论指导实践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基于语言观对于当今最有益的启示在于凸现了语言的社会性特征,即如何在社会的群体生活中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如何在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中解释语言现象、认识语言规律。这也启示我们研究语言要把任何个人的话语作为一种社会性的话语,同时,个人对语言的发展,是在社会框架下进行的有意义的创新和重构。

(二)关注现实性特征

马克思主义基本语言观与索绪尔奠基的现代语言学,以及洪堡特等人的语言学理论一样,都在努力分析、发现、提取语言的现实性特征。语言研究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研究人类思维、语言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2]。研究语言应该从现实语境中的具体语言出发,“不能只局限在语言体系中各层次的单位上 ,也应‘超越它,进入话语领域”。[3]

(三)考察个体性特征

从马克思主义具体语言观来看,语言研究不能仅仅关注对规律的探究,还要深入到人文话语之中。特别是语言研究走向个性化、精细化、具体化之后,对于话语表述的研究能够支撑起更丰富的语言学研究。结合说话者、书写者来探讨语言背后的意义,从形式上看,既需要考察语言的语境意义,更需要与具体的历史的人相联系,将个人言语作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支撑下,结合社会生活、文化背景、语言环境等来深入考察语言的个体性特征和规律。

参考文献

[1] 刘宇红.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比较[J].福建外语,2002(3):1-4.

[2] 周慧宁.试析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及其对语言学研究的启发[J].科技信息,2008(19):524-525.

[3] 凌建侯.从哲学·语言学看巴赫金與马克思主义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4-52.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条件
警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隐性”误区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王晓晖: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整体性研究视野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