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中空聚酯/棉保暖色织面料的设计与开发

2017-03-04 05:24
纺织报告 2017年1期
关键词:聚酯纤维中空车速

贺 婕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江阴 214405)

远红外中空聚酯/棉保暖色织面料的设计与开发

贺 婕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江阴 214405)

本文采用远红外中空聚酯纤维与棉混纺纱,通过设计织物风格,优化工艺参数,分析生产技术要点,开发出保暖色织面料。面料厚实质轻、抗皱免烫,舒适保暖,技术指标符合服用要求。

远红外中空聚酯;设计;技术要点;舒适保暖

传统保暖面料会在内衬上加一层薄膜来隔绝空气的流动以提高保暖性,此类面料透气导湿性差,易积聚静电,舒适性欠佳。为满足市场对保暖保健面料的需求,选用新型远红外中空聚酯纤维与棉混纺纱开发色织面料,该面料将远红外线转换为热能,并利用人体热量反射而获得保温效果,另外还具有抑菌防臭、促进血液循环等功能,是秋冬理想的保暖保健衬衫面料。

1 远红外中空聚酯纤维

1.1 远红外中空聚酯纤维形态结构

由浙江恒逸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远红外中空聚酯纤维,是通过在聚酯高聚物中添加具有远红外发射功能的发热粉体纺丝而成,纵向纤维的横截面空芯圆形结构,中空度达25%,有隔热作用。纵向表面的远红外纳米材料颗粒能反射远红外热线,使人体皮肤发热,改善血液循环,起到保健作用,且发热永恒,保暖效果得到最大化。

1.2 远红外中空聚酯纤维的性能

将1.58dtex的远红外中空聚酯纤维与同等细度的聚酯纤维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远红外中空聚酯纤维性能

从表1可看出,由于纺丝过程中加入远红外发热粉体,远红外中空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与断裂伸长率较常规聚酯纤维断裂强度略差,沸水收缩率略高。但远红外中空聚酯纤维的远红外法向发射率以及远红外温升值均大于常规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发热性能。远红外中空聚酯纤维具有保暖保健功能外,其手感滑爽,柔软蓬松,轻质透气,富有回弹性。

2 保暖面料设计

2.1 规格设计

远红外中空聚酯纤维可与棉、羊毛、羊绒、兔毛、粘胶、大豆纤维、牛奶纤维等混纺。本款保暖色织衬衫面料的经纬纱采用18tex远红外中空聚酯纤维/棉混纺纱(65/35),经密为511根/10cm,纬密为354根/10cm,幅宽144~147cm,总紧度E=84.4%。

2.2 风格特点设计

在织物组织设计方面,采用2/2左斜纹组织,该组织疏松柔软起绒效果最好,能达到很好的保暖效果。同时面料设计格型为中小格型,布面纹路“明、匀、直”,精致高雅。色彩设计方面以高档衬衫常见的经典白、灰、黑、蓝等色调为主。本款面料经纬纱选用深青色。面料整体上轻质厚实、亲肤保暖、抗皱免烫、时尚雅致。

3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原纱→松络筒→染色→络筒→整经→浆纱→织造→后整理→检验

3.1 原纱质量

原纱进厂要做好检测检验,严格分批分号使用,防止色差色花,确保产品质量。根据原纱测试报告,该品种采用的纱线支数偏差、单纱断裂强度、捻度、棉结指标符合GBT5324-1997《精梳涤棉混纺本色纱线》标准。原纱测试结果如下表2。

表2 原纱性能测试结果

续表2

3.2 松络筒工艺

意大利FADIS松纱机,CROCHI络筒机。松纱车速 600m/min,松、络筒子质量为0.85kg/只,密度0.40-0.45g/cm3。

3.3 染色工艺

为不破坏原纱的远红外发热性能,设计染色工艺时禁止硅油,不加亲水柔软剂,防止织造静电,筒子纱染色采用先染涤、后染棉的工艺路线。使用立信高温高压筒子染色机染色,STALAM射频烘干机烘燥。

3.3.1 前处理

①炼漂:100℃×30min ,漂白稳定处理剂CLARITE ONE 1.5g/L,烧碱1.5g/L,双氧水3.5g/L。②PH水洗:50℃×10min,冰醋酸3g/L。③脱氧:常温15min,去氧酶0.1g/L。

3.3.2 染色

分散染料染远红外中空聚酯纤维:①染色135℃×50min,分散深蓝S-3BG(150%)4%,分散黑ECO(300%)1.5%,冰醋酸2g/L,高温匀染剂1.5g/L。②煮洗80℃×20min,皂洗剂TH 0.5g/L,烧碱1.5g/L,保险粉2g/L。③PH水洗,常温15 min,冰醋酸3g/L。

活性染料染棉纤维:染色:K RED K-BD 深红0.28%,K N/BLUE K-BD深兰3.4%,活性黑 BLACK G1.8%,分散剂DKS-KPP1g/L,Na2SO4(元明粉) 70g/L,Na2CO3(纯碱)20g/L。

3.3.3 后处理

①PH水洗50℃×10min,冰醋酸3.5 g/L。②95℃×10min,酸性皂洗剂Dk516-T1.5 g/L。③常温15min,节能牢度提升剂LG1010 1g/L。④55℃×15min,无醛固色剂 TD2%。⑤55℃×20min,冰醋酸0.5 g/L,湿蜡剂DKS-DL1.5 g/L。

3.4 分条整经浆纱工艺

整经要求张力均匀、排列均匀和卷绕均匀。浆纱要求使经纱毛羽伏贴耐磨,张力均匀且偏小掌握,卷绕密度均匀,经轴平整,以满足织造工艺要求。

采用ASGA236 分条整经浆纱联合机,车速50~60m/min,浆槽温度60±5℃,浆槽粘度7~8s,前浆压力0.3±0.05Mpa, 后浆压力0.2±0.05Mpa,上浆率14%。

高比例涤棉纱的上浆配方通常采用PVA与酯类浆料,但为防止浆料残余堵塞纤维表面的细微通道,影响远红外保暖功能,经反复论证后,采用无PVA上浆工艺。浆料配方:PR-SU 50kg,变形淀粉MS 75kg,TS-65 1kg,CD-52 2kg。

3.5 织造工艺

在日本津田驹喷气织机上织造,采用“高后梁、早开口、小张力”斜纹织造工艺、尽量减低断头率,提高织造效率。具体工艺如下:车速650r/min,上机张力1800N,开口时间300。,后梁高度90+4cm,前后6刻度,停经架高度5刻度,前后10刻度。需严格控制车间温湿度,秋季织造车间温度要求控制在28-32。C,相对湿度68%-75%。

3.6 后整理工序

3.6.1 烧毛

由于远红外中空聚酯纤维属于聚酯纤维,所以采用低温、快速、只烧面不烧底的工艺原则,提高布面光洁度。采用澳斯多夫烧毛机,车速130 m/min,两火口位置,火口方式一正一反,火焰强度设定为14毫巴,使得织物的烧毛级别为4级及以上。

3.6.2 退浆

选用用酶退浆,退浆后织物手感柔软、丰满、光洁度好。配方为退浆酶OPT-280 4.00g/L和非离子渗透剂5.00g/L。采用TSUDAKOMA退浆机,退浆处理的条件设置为车速70m/min;堆置时间40min,堆置温度60℃。水洗温度90℃。

3.6.3 磨毛

为进一步使织物的保暖性、柔软性和质感丰盈更加优良,进行正面磨毛,以适应冬季保暖性以及贴身使用的需求。采用MB476-200高效起毛机正面磨毛,车速14m/min。

3.6.4 拉幅与预缩

采用德国的MONFORTS进行拉幅定型与预缩。拉幅车速50M/min,轧力30N/mm,预烘温度80℃,烘房温度150℃,风量上90%,下80%,落幅148CM。预缩车速50 m/min,落幅145.5-147cm。为降低面料在使用洗涤过程中的缩水率,要做好过程质量控制,确保缩水率合格。

3.7 成品检验

由国家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阴)依据FZ/T 13007-2008《色织棉布》、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检测,面料内在及外观质量指标均符合要求。起毛起球达3-4级(GB/ T4802.2-2008要求3级),折痕回复角为255(GB/ T3819-1997要求≥250),保暖率为36%(GB11048-89对保暖内衣的要求是≥30%)。

4 结语

经过设计、试制与生产,该产品充分发挥了远红外中空聚酯纤维的保暖性与抗皱性,以及棉纤维的吸湿性与舒适性,拥有优良的服用性能,符合当今时尚流行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 缪国华,李龙真.保暖发热聚酯纤维的开发[J].合成纤维,2015,44(5)∶18-21.

[2] 薛 颖,武海良.沈艳琴 远红外中空涤纶纱线的浆纱工艺研究[J] .合成纤维,2015,44(2)∶34-37.

[3] 珊 峦.远红外纺织品的现状与发展[J].上海丝绸,2012 (1)∶16-19.

[4] 徐 风.远红外纺织品的开发与应用[J].江苏丝绸,2011 (6)∶46-48.

图3 辅酶成分色谱图

参考文献:

[1] 李伟松,范蕾蕾,孙 杰. 功能性纺织品检测现状及发展趋势[J]. 现代纺织技术,2016(4)∶56-58.

[2] 林素君,王永胜,贺蓉晖. 光谱技术在纺织品检测中的应用(一)[J].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2011,1(2)∶58-62.

[3] 周婷婷. 我国功能性纺织品标准化建设探讨[J].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3,5(26)∶181-183.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yarn-dyed warm fabric made of far-infrared hollow polyester /cotton

HE Jie
(JiangYin Polytechnic College, Jiangsu Jiangyin 214405, China)

The fabric style was designed and the process parameters of production were optimized, by using farinfrared hollow polyester and cotton blended yarn. The warm yarn-dyed fabric has been developed through analyzing main production technology. This kind of fabric is thick and light with good wrinkle resistance and non-ironing. Its warmth and comfortability is excellent。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meet the requirements as garment.

far-infrared hollow polyester;design;main production technology;warmth and comfortability

TS106

A

投稿日期:2016-12-02

贺 婕(1972-),女,讲师,从事纺织品设计与检测。作者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聚酯纤维中空车速
改性聚酯纤维耐碱性能(抗拉强力保持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织物纬密对铜改性聚酯纤维/棉织物透通性的影响
轮速信号在定速巡航控制中的应用
玄武岩纤维和聚酯纤维对OGFC-13路用性能研究
2012款奔驰R300车修改最高车速限制
Q22、Q25 mmCr- Ni-Mo、Cr-Ni-W系列正七边形中空钎钢的研发
跑跑卡丁车
超仿棉聚酯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化技术开发通过鉴定
球磨机中空轴裂缝处理的新方法
北京现代途胜车车速表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