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紫金锭外敷治疗儿童霰粒肿疗效观察

2017-03-04 19:10汤小云屈珺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中药儿童

汤小云+屈珺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紫金锭外敷治疗儿童霰粒肿效果。方法随机将本院门诊就诊的60例霰粒肿儿童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予眼部湿热敷,观察组予口服中药及紫金锭外敷。结果2组治疗1周后,总有效率观察组76.67%、对照组1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紫金锭外敷治疗儿童霰粒肿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药;紫金锭;儿童;霰粒肿

中图分类号:R276.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2-0040-02

霰粒肿又称睑板腺囊肿,祖国医学称为胞生痰核[1]。是一种在青少年儿童中比较常见的眼病,系由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潴留形成的睑板腺慢性炎症肉芽肿[2],有多发性、易复发的特点。此症结于上下眼胞,皮里肉内,其形大如黄豆,小如碎米,皮色如常,触之不痛。目前西医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儿童往往会由于手术过程中欠合作,而导致霰粒肿切除不完全,另外对于儿童多发性的霰粒肿多次切除会影响睑板腺的正常功能,且创伤性治疗有一定危险和损害[3]。中医中药治疗有较大优势。笔者以清热化痰散结中药口服,联合紫金锭外敷方法治疗霰粒肿患儿,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霰粒肿患者60例,均为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门诊诊治患儿,男28例,女32例;年龄2~12岁,病程1周~2月,平均1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及《中医眼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第9版诊断标准,辨证为痰热阻结型,症见睑内生核状硬结,皮色微红,触之不痛,与皮肤不黏连,睑里相应部位色呈紫红,胞睑有重坠感,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1.3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年龄在2~12岁间者,治疗前1周停用其它治疗方法者。

1.4排除标准囊肿已溃溢脓者,并发急性结膜炎者,治疗不合作者。

2治疗方法

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及红霉素眼膏,指导病人注意用眼卫生,多洗手,勿揉眼及挤压局部肿物,饮食宜清淡,多食水果及新鲜蔬菜,禁食辛辣、油腻及易致敏食物。

对照组:将2块小毛巾浸在热水盆内,轮流取出并拧至半干,测试其温度适中后敷于患部,每5 min更换1次,,每日 3 次或 4 次。湿热敷时注意水温(40℃~45℃),防止烫伤。

观察组:以清热化痰、散结通络为治则,每日口服中药,方药组成:夏枯草10 g,猫爪草10 g,栀子5 g,陈皮10 g,海藻10 g,桑叶10 g,菊花10 g,赤芍5 g,瓜蒌10 g,黄芩5 g,荆芥5 g,薏米10 g,上药放人生水中浸泡30 min。每日1剂,每剂分2~3次温服。联合紫金锭外用敷眼,方法为取紫金锭10粒,研碎为粉,加入凡士林油中,按2:3比例制成膏[4]。敷药前先用棉球擦拭患处,再将已制好的药膏均匀涂抹于无菌纱布上敷于患眼,最后用胶带固定。敷药前询问病人有无敏史,过敏体质者禁用。敷药时嘱病人闭目休息,防药膏进入眼内损伤结膜和角膜。敷药后如出现局部皮疹、瘙痒等情况时,及时取下并给予对症处理。敷药一般每次6 h~8 h,每日1次,于睡前敷用。2组均治疗7 d为1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3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 年版《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确定。囊肿消散为治愈,囊肿缩小为好转,囊肿大小无改变或反复发作为未愈。比较2组病人治疗1个疗程疗效情况。

4治疗结果

2组疗效比较见表1

5讨论

霰粒肿由于睑板腺分泌过于旺盛或上皮细生肥大,导致睑板腺导管变窄或阻塞,管内分潴留,刺激睑板腺及其周围组织引起慢性炎症芽组织增生,形成特异的肉芽肿及肉芽肿缺血形成囊肿样改变。属中医学胞生痰核范畴,该病名始见于《眼科易知》、《目经大成·痰核》中对该病症状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中医认为此病多因脾失健运、痰湿内聚或平素喜食油腻厚味,脾胃蕴积湿热,灼湿生痰,痰热互结,阻滞脉络致气血与痰湿混结于眼睑而成[5],明代傅仁字在《审视瑶函·醉生痰核症》揭示了其发病机理,“凡睥生,乃痰火结滞而成,皮外觉肿如豆,皮内坚实而有形……”,治疗宜清热化痰散结。本组病例中以口服中药联合紫金锭外敷收到了较好效果。方中瓜蒌、海藻、猫爪草清热化痰软坚散结、陈皮行气化痰、桑叶、菊花、夏枯草、栀子清热解毒消肿明目、赤芍活血化瘀、清肝明目,黄芩清热祛湿、荆芥祛风散邪消散疮疡、薏米健脾祛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散结通络之效。紫金锭源自宋代王缪《是斋百一选方》,原名太乙紫金锭,又名太乙紫金丹,玉枢丹,明代《外科精要》始称紫金锭。从此历代常用作儿科外涂药,用于疖肿,痄腮,丹毒,喉风。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科,临床报道虽然不多,但均取得较好疗效。明代《外科精要》中紫金锭由五倍子、山慈菇各20 g,千金子霜10 g,麝香3 g,红大刊戟15 g组成。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在上方中加入雄黄、朱砂各3 g,清代顾世澄《疡医大全》又减五倍子量为10 g。中国药典一部(1995年版)在顾氏处方上减雄黄量为2 g,加朱砂量为4 g。方中山慈菇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红大戟泻水饮,利二便;千金子逐水消肿,三者共为主药;辅以麝香、雄黄、朱砂辟秽解毒,化腐生肌,佐以燥濕收敛止血的五倍子,全方取其气寒能散热消肿,其性收可除湿烂,诸药合用共奏清瘟解毒,祛痰开窍,消肿止痛之效。因此,口服中药联合紫金锭外敷治疗儿童霰粒肿有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曾庆华.中医眼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09.

[2]周军,吴起功.中药治疗胞生痰核80例临床观察[J].甘肃医药,2010,29(3):317-318.

[3]曹明璐,徐荣谦.单纯中药治疗小儿睑板腺囊肿验案1则[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20(1):56-57.

[4]孙庆莲.紫金锭软膏外用治疗血栓浅表性静脉炎100例[J].光明中医,2011,26(5):965-966.

[5]王雁,祁宝玉,周剑.祁宝玉治疗小儿霰粒肿经验[J].北京中医药,2012,31(4):280-281.

(收稿日期:2016-09-18)

猜你喜欢
中药儿童
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分析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中药保存,要区别对待
别用微波炉煎中药
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
留守儿童
中药夹心面条
让人无法理解的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