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农家乐经营模式分析

2017-03-04 19:20陈梦宇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2期
关键词:经营模式互联网时代农家乐

陈梦宇

摘 要: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更倾向于选择一种健康舒适的生活方式。随着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旅游消费也逐渐成为社会群体所热衷的一种消费形式。农家乐基于互联网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经营方式,优化管理理念,以推进农家乐的稳定持续发展。本文就互联网时代农家乐经营模式开展具体分析,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农家乐;经营模式;建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生产关系不断优化调整,社会生活也更具丰富性和多样性。当前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人们拿着收集浏览网站与网页信息,寻找美食或分享心情。互联网时代拓宽了社会群体的生活范围,信息共享更为便捷。互联网给社会群体的工作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为旅游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机遇与挑战。因此农家乐若想要实现与时俱进,应当紧密结合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不断优化经营模式,创新管理理念,从而取得长足发展。

1 农家乐概述

农家乐,顾名思义,即在农村地区获得欢乐。农家乐是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乡村旅游表现形式,以乡村地区田园风景、当地农产品特色等来满足游客的需求,从而缓解城市群体的生活压力,提供一种回归自然且放松身心的休闲方式。

农家乐的发展是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主要形成三种类型,一是郊区型农家乐,位于城乡结合部或郊区,城市居民可实现自驾游,或乘坐交通工具抵达。二是乡村型农家乐,与城市距离较远,以当地特色吸引远来游客,这一类型农家乐极易受旅游淡旺季的影响。三是景区型农家乐,以景区为依托而得以形成,以来景区旅游的游客作为主要服务对象。

随着当前社会群体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农家乐逐渐成为旅游热点。农家乐的发展对于农业附加值的提高具有一定带动作用,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实现一、三产业的有机结合,满足新形势下社会群体的多元需求,从而推进整个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2 农家乐经营方面存在的不足

2.1 管理不到位

由于管理缺位,导致“农家乐”处于自发生存,无序发展的状态,外部方面:一些经营户甚至发生了恶性竞争,肆意宰客的情况。“农家乐”带有一定的季节性,给管理者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内部方面:当地农家乐经营者对农家乐的管理不到位,不懂运营。人员服务严重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

2.2 资金不充裕

钱的问题对于农家乐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农家乐的发展中,资金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农家乐经营者资金不充足,修建起来的农家乐在美观、舒适度上都还不够,并且易导致卫生状况差。这种提供食宿的农家乐在硬件上的欠缺,难以让人满意以及留住游客。另一方面外界对农家乐发展的资助较小。在金融支持上,农家乐自身的财务、运营不规范和缺少抵押物,难以得到银行信贷的支持,最终导致农家乐苦于对资金的缺乏而无力扩大规模和特色发展,制约其发展。

2.3 营销不到位

农家乐在提供食宿的同时,就是在提升农产品的价值。但是在实际营销操作中,农家乐沿街叫卖和尾随游客说服其进行消费,这一行为不但不能很好的推销农家乐服务,反而增加游客的反感。现在大多数游客年轻化。在出发之前,提前在网上提前订购好住宿。对不懂互联网的农家乐经营者要想更好地发展农家乐更是雪上加霜。

3 互联网时代下农家乐经营模式的相关建议

互联网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对社会群体的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方式都产生一定影响和冲击。为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农家乐应当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对经营模式加以优化调整,以促进农家乐的发展壮大。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互联网时代下农家乐经营模式的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3.1 优化经营管理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下,为促进农家乐的不断发展壮大,应当结合社会经济结构以及市场发展特点开展综合分析,优化农家乐经营管理模式,尤其是在信息发布、商务交流以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应当加以不断调整和完善,为互联网时代农家乐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第一,信息发布模块。应当基于互联网技术对农家乐最新信息进行有效收集、整理和发布,将美食信息、行业信息、交通路线、农家乐活动项目以及相关公共信息进行准确发布,从而为社会群体提供精准高效信息。第二,搜索查询模块。基于互联网技术将农家乐的搜索查询模块不断调整完善,便于游客能够在线搜索查询所需信息,自主选择所感兴趣的农家乐项目,从而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与此同时,农家乐应当建立专有网站,为游客提供电子地图和准确便捷的旅游路线,便于游客自主选择,从而满足游客对农家乐的个性化需求,促进营销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第三,商务交流模块。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所创建的农家乐网站,应当具备多种功能,包括线上咨询、线上预定、线上支付等,也可以通过线下支付来进行交易,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第四,管理服务模块。农家乐所建立的互联网网站在管理服务模块中应当具备会员注册等功能,便于游客在线上获取电子宣传信息,并实现线上预定,从而保证农家乐经营管理服务的高效开展。与此同时,农家乐互联网网站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对游客进行个性化投放,及时发布农家乐行业信息,从而保证农家乐经营管理的有效性。

3.2 调整商业模式

互联网时代下农家乐若想要实现稳定持续发展,应当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原则,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及时准确提供农家乐相关信息,将网络版农家乐与现实版农家乐进行有机结合,便于消费者通过网站对现实中的土地进行租赁,从而在农家乐中体验种植的乐趣。农家乐在现实中为用户提供网络监控服务,便于消费者不在农家乐时也可以明确掌握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在此基础上,农家乐可以基于互联网建立农家乐评价体系,加强农家乐的监督与管理,从而为农家乐的发展壮大打下良好的基础。

农家乐网站可以提供生态农庄论坛、空间服务,消费者可以建立自己的网上生态农庄,对喜欢的农庄进行推荐,还可以将自己种的植物养的动物上传到网上,放到网上与网友交流经验。

3.3 营销推广方面

应当紧随时代步伐,转变传统街头拉客式营销,建立自家的线上沟通平台,建立淘宝网店、微信商城等自主窗口,减少对平台的依赖,建立微信公众号,博客,微博等方式直线与消费者建立链接。收集大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农家乐对于某一时间节点的销售情况也许是可以预见的,如果预见的销售情况不符合目标要求,应及时做出战略调整,增减资源等。即对消费的人群,总价格,菜品,时间点等初始数据进行归纳演义。为以后的产品研制和推出提供定量分析。营销方案并结合需求,研究出有性价比,有乐趣,有吸引力的组合产品。建立情感链接,在网上众筹时给予股东股价同额的抵用券,股东可以出售和转让抵用券,让每个股东成为链接点,把股东周边的人通过股东与农家乐建立链接,通过股东的宣传来带动身边的人了解农家乐和前往旅游消费等。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来旅游消费,壮大农家乐。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形成及应用,互联网时代逐渐到来,为更好的实现与时俱进,推进农家乐的不断发展进步,应当积极转变农家乐经营理念与发展模式,突破以往线上经营与线下经营之间的界限,基于开放、互动以及共享的原则之上,对互联网技术加以优化利用,促进农家乐经营活动的高效开展,与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相符合,从而促進农家乐经营效益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阳春燃.浅谈互联网时代农家乐发展——以阳朔地区为例[J].商情,2014(17):356-357.

[2]陈玉娥.互联网+时代宜昌市休闲农庄的营销[J].科技与创新,2016(10):62-62.

[3]嵇毅,邱君.“互联网+”生态农庄模式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5(8):78-78.

猜你喜欢
经营模式互联网时代农家乐
农家乐里去休闲
杜鹃花红农家乐
欢迎来咱农家乐
让农家乐再乐起来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贵阳市民营养老院经营模式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