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胶囊降低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B型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2017-03-04 19:19黄文利肖泓杨彦斌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12期

黄文利+肖泓+杨彦斌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院内制剂强心胶囊降低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B型脑钠肽(BNP)的疗效。方法选取肺心病失代偿期心力衰竭衰患者38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院内制剂强心胶囊,对照组按照常规肺心病失代偿期心力衰竭原则治疗。依据纽约心脏协会(NYHA)的心功能分级(I,II,III,IV级)标准,将肺心病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评为4级,选取心功能III,IV级患者,分组治疗结果以B型脑钠肽(BNP)作为观察指标,对2种治疗方法降低B型脑钠肽(BNP)的程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B型脑钠肽同对照组相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强心胶囊对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有一定改善作用。

关键词:强心胶囊;肺心病失代偿期心力衰竭;B型脑钠肽

中图分类号:R256.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2-0049-02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是指由于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系统病变等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凡有慢性肺、胸疾患,一旦发现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而同时排除了引起右心室增大的其他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即可诊断为肺心病失代偿期心力衰竭[1]。现代研究证明BNP是判断心衰严重程度及心衰病死率的强有力的预后因素,并可作为心衰治疗效果的随访指标。患者临床以咳嗽、咳痰,胸闷、喘促、呼吸困难,面浮,下肢浮肿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 “肺胀”范畴,本研究选取中医辨证为“心肾阳虚,气虚血瘀”患者,中医病理本质为本虚标实,心气,肺气,心阳,肺脾亏虚是病理基础,血脉瘀滞为中心病理环节,瘀血、痰浊、水饮是其标实之候。院内制剂强心胶囊是云南省中医院心肺科名老中医罗铨主任30余年治疗慢性心衰的经典方,是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治则研制的纯中药制剂。近年来,笔者采用院内制剂强心胶囊治疗肺心病失代偿期心力衰竭,中医辨证为心肾阳虚,气虚血瘀患者,效果确切,并通过监测治疗前后B型脑钠肽的数值降低变化,用量化的指标体现出该药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8 例肺心病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均为本院2013年2月-2016年3月心肺科门诊或住院患者,按数字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19 例,男14 例,女5例;年龄50~80岁,平均 65 岁;病程 2~12 a,平均 7 a。对照组19例,男 15 例,女4 例;年龄 52~79岁,平均 65.5岁;病程 2~17 a,平均 8.5 a。2组病例的年龄、性别、 病程、症状体征、病情程度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西医诊断标准本研究项目所纳入研究的病历均符合肺心病失代偿期心力衰竭诊断标准,按照纽约心脏协会(NYHA)的心功能分级分为III,IV级。

1.3中医诊断标准《中医内科学》 肺胀诊断标准[2],中医证型为肺胀-心肾阳虚,气虚血瘀。

1.4排除标准①扩张性心脏病心衰;②风性心脏病心衰;③其他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及代谢性疾病所致心衰;④妊娠期,对本药过敏者,精神疾患者;⑤心功能Ⅰ,Ⅱ级患者;⑥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服药,无法判断疗效及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5治疗方法所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个病例治疗前后均进行心功能评级,测量B型脑钠肽(BNP)。2组均根据病情予吸氧、抗感染、舒张支气管、祛痰、利尿、强心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院内制剂强心胶囊(云南省中医院制剂中心生产)口服,1次4粒,1日3次,共治疗7 d后疗效评价。

1.6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BNP数值随患者心功能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随心功能改善而降低。

2.2肺心病失代偿期心力衰竭III,IV级患者BNP值均未升高超过1000ng/L。

2.32组治疗前后B型脑钠肽降低程度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院内强心胶囊是云南省中医院名老中医罗銓主任30余年治疗慢性心衰的经典方,是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治则研制的纯中药制剂。组方如下:制川附片、黄芪,生晒参、枳实、桂枝、泽兰、桑白皮、葶苈子、五加皮、车前子、血竭、益母草、三七。功效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肺心病心衰患者为本虚标实之证,心气,肺气,心阳,肺脾亏虚是病理基础,血脉瘀滞为中心病理环节,瘀血、痰浊、水饮是其标实之候。肺心病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多为心肾阳虚,气虚血瘀。罗銓主任认为慢性心衰治疗从虚实和标本兼顾的原则出发,标本兼治,扶正祛邪。以温阳益气治其本,活血利水治其标。诸药合用祛邪不伤正,减轻心脏负荷,从而有补虚泻实,升清降浊之功效[3-4]。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中医温阳益气药有西医强心作用,能改善心肌缺血,调节机体免疫力,减轻外来感染因素对心肌的侵袭力。利水渗湿药调节肺、脾、肾三脏,使机体水液得以正常排泄,利水作用温和缓慢而持久,活血化瘀药多有血管扩张作用,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5]。B型脑钠肽(BNP)是反映心功能级别的敏感指标,且和心功能级别有很好的配对,适合作为肺心病失代偿期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通过临床观察院内制剂强心胶囊对肺心病心衰患者有较好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了肺心病心衰患者的B型脑钠肽及改善心功能,使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且治疗中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有助于对肺心病心衰这一难治病通过中医药的干预提供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治疗方法和经验,有利于突出中医药在难治病防治方面的优势,通过中医药的干预,提高了其治愈率,降低其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

参考文献:

[1]陈灏珠,陈果为.实用内科学[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567-1568.

[2]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

[3]萬启南.罗銓辨治心衰的经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8,2(1):18.

[4]万启南.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38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9,4(30):22.

[5]保廷玉.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0,19(7):418-419.

(收稿日期:201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