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巾纸中荧光增白剂迁移性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2017-03-04 20:21程岩高野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2期
关键词:迁移性纸巾

程岩+高野

摘 要:纸巾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须品,荧光增白剂迁移性快速检测是纸巾生产质量的关键所在。但是对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国内外检测方法中都存在着一些不良问题,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并不是十分良好。对纸巾纸中荧光增白剂迁移性快速检测方法进行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纸巾;荧光增白剂;迁移性;快速检测方法

引言

人们每一天都会应用到纸巾,而且社会纸巾消费量还在不断增长。以往消费者对纸巾质量评判的标准就是“洁白柔软”,纸巾的洁白程度是影响消费者纸巾商品选择的重要因素,一些消费者与纸巾生产企业走入了纸巾白度的认知误区。并不是纸巾洁白程度越高,就代表纸巾的生产质量越好。为了保证纸巾的洁白程度较为良好,可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生产企业在纸巾生产过程中会添加荧光增白剂。纸巾在使用过程中会与人体肌肤进行直接接触,纸巾生产质量与人体健康有着较深影响。相应调查所显示,如果人体接触过量的荧光增白剂会加强过敏性皮炎发生概率表,对人体健康会早层严重威胁。本文就是对纸巾纸中荧光增白剂迁移性快速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找寻出快速、精准值得推广的检测方法。

1 国内外纸张、纸制品荧光增白剂迁移性测试方法分析

对纸巾实际应用进行分析了解到,纸巾在实际应用中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在于纸张中纸巾荧光增白剂的含量,而是纸巾在与人体接触时或者在液体浸润下荧光增白剂的实际迁移量。因为只要纸张中含有的荧光增白剂不会迁移到人体皮肤上,就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但是如果纸巾与人体皮肤接触过程中荧光增白剂迁移量较大,那么必定会一定程度的损害人体健康。

1.1 与食品接触的纸和纸板-荧光增白剂牢度的测定

选用的检测标准为欧洲标准,检测方法在食品包装用纸荧光增白剂迁移量检测较为适用。检测操作为以下内容,检测工作人员将含有荧光增白剂的被检测食品包装用纸裁剪成一定尺寸的试验样品,将试验纸张的两面与经试验溶剂浸泡过的玻璃纤维纸进行贴合处理,试验检测人员对其进行轻压后上下进行玻璃板的设置,然后应用聚脂膜进行包裹,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试验样品的湿润程度。将试验样品放置于23摄氏度环境中进行保存,在此过程中被检测食品包装纸中的荧光增白剂很可能逐渐迁移到玻璃纤维纸上。后续操作为将玻璃纤维纸去除,将玻璃纤维纸将众多滴有标准荧光增白剂试液对照样在紫外灯下进行对比,最终试验检测人员可以获得较为直观的检测结果。可将对比结果概括性的分为五个等级,一级代表荧光增白剂的牢固性较差,五级代表荧光增白剂的牢固性极好。这种检测方法对含有荧光增白剂的纸张与食品接触过程进行了模拟,是纸张荧光增白剂牢固性检测的有效方法。

1.2 JIS S 3104-1992《面巾纸》中荧光增白剂迁移性的测定

JIS是日本应用的检测标准,检测操作为以下内容:试验检测人员同样需要将被检测的、含有荧光增白剂的纸张裁剪成一定尺寸的试验样品,试验检测开展前需要应用稀氨水溶液与蒸馏水进行融合,并且将溶液PH值控制在7.5-9.0范围内,然后将试验检测样品放置在配置好的溶液中浸泡、搅拌一段时间,用洁净的器具将试验样品从溶液中取出,对浸泡溶液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后的浸泡溶液试验人员需要应用稀HCL对其PH值进行调整,将没有含有荧光物质的纱布放置于PH值调整过的浸泡溶液中,在特定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在纱布取出后对纱布进行洗涤,对纱布进行风干处理,最终将纱布放在紫外灯下进行检测,观察纱布是否存在一定的荧光反应,最终检测纸巾中的荧光剂是否存在迁移特性。这种检测方法的实质是测定荧光增白剂与纤维结合的牢固程度,这种检测方法应用较为广泛。我国应用的纸张荧光剂迁移检测方法与日本的JIS检测标准具有一致性特点。

1.3 国内外纸巾纸中荧光增白剂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欧洲、日本以及我国应用的纸巾纸中荧光增白剂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这些检测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进行优化和改良。欧洲应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对食品与包装纸张的接触过程进行模拟,试验检测周期性较长,最长试验时间可以达到二十八小时以上,试验中需要的溶液有碳酸钠和橄榄油,这与纸巾在使用中与水浸润过程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我国与日本应用的检测标准是应用碱性水溶液对检测样品进行浸泡,对纸张中含有的荧光增白剂进行离析,然后再将荧光增白剂转移到经过特殊处理的纱布上。但是需要注重的是在对试验样品进行浸泡和搅拌的过程中,会导致纸巾纸纤维分散,这一过程要比纸巾实际应用过程激烈很多,荧光增白剂会过度的离析。试验检测过程非常复杂,对试验检测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着较高需求,试验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并不良好。纸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只是与人体皮肤有轻微的接触,荧光增白剂是随着纤维脱落而粘附在人体的皮肤上,以上叙述的三种方法在纸巾纸中荧光增白剂迁移量检测中并不适用,迫切需要找寻新的检测方法,对纸巾生产质量进行科学评定。

2 实验过程

用YQ-Z-48A白度颜色仪测定试样的荧光增白度。由于该白度颜色仪检测结果有一定的误差,按实验室对荧光增白度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分析,规定当荧光增白度<1.0%时,视为试样不含荧光增白剂;荧光增白度≥1.0%时,视为试样含荧光增白剂,以下同。将硬质纸板放置在平整的台面上,纸板的粗糙面向上,用吸管吸取10~15mL蒸馏水(或纯净水)滴到硬质纸板的粗糙面上将其润湿,再用试样反复多次擦干硬质纸板上的水,擦至硬质纸板上无可见水迹反光后,将试样放置在硬质纸板上保持1~2min,移开试样后,将硬质纸板的粗糙面置于荧光定性检测装置的光源10~20cm处,目视检测其表面是否有可见的荧光反射点存在,若存在可见的荧光反射点,则判定该纸巾纸中的荧光增白剂有迁移性,反之则判定无迁移性。

3 结果与讨论

检测结果中有1份试样(序号21)与JIS标准检测结果不一致。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对试样中的主要成分進行检测,发现试样中加入了大量的湿强剂,因此试样经水浸润和摩擦后微细纤维和荧光增白剂不宜从试样中脱落,检测结果是荧光增白剂无迁移性;而JIS标准的测定是在浸泡和搅拌条件下使纸样中的湿强剂溶解、纤维与纤维分离,造成荧光增白剂过量析出而转移到标布上,荧光检测显示标布上有荧光反射点,结果荧光增白剂有迁移性。

结束语

经过本文研究了解到,以往纸巾纸中荧光增白剂迁移性检测方法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根本无法满足现阶段纸巾生产质量评价的需求。相关科研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力度,不断找寻新的、快速的纸巾纸中荧光增白剂迁移性检测方法,为纸巾生产质量评判提供技术保障,避免劣质的资金进入市场,使得人们不必在为纸巾质量而堪忧。

参考文献

[1]郭盛,傅星星,黄德义,林炳坤.纸巾纸荧光增白剂可迁移性的快速预判[J].中华纸业,2015(14).

[2]陈春霞,赵俭,邓健信,徐梅英,陈润权.餐桌用纸荧光增白剂的分析方法[J].中国造纸,2015(06).

[3]徐睿,谭红,杨鸿波,孙海达,何锦林.SPE-LC-MS/MS测定快餐纸袋中7种全氟有机物[J].食品工业科技,2015(06).

通讯作者:高野。

猜你喜欢
迁移性纸巾
挖掘习题内涵 探究问题本质
纸巾过滤
烧不坏的纸巾
纸巾山水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呈现的关联性与迁移性
浅说“提点”教学思想的具体运用
浅析语文课堂过渡语的几点做法
运动知觉学习的特异性以及迁移性
低迁移性双官能度光引发剂的合成及光聚合性能研究
纸巾康乃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