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与病虫害防治

2017-03-04 00:43李洪义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2期
关键词:种植防治病虫害

李洪义

摘 要:黑龙江的土壤条件和气候降水条件非常适宜玉米的生长,玉米的种植面积占到了整个耕地面积的1半以上,而且随着我国各项惠农政策的推出,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夏季为玉米的主要生长期,秋季为玉米的成熟期。在这期间玉米经常受到各类病虫害的侵袭,受到侵袭的玉米幼株很难顺利的成长,使玉米的产量降低了,所以必须要进行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有效提高玉米产量。

关键词: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

1 玉米种植技术

1.1 选用良种

1.1.1 成熟期适当。霜前充分成熟是玉米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玉米的成熟是一个生理过程,包括乳熟、蚜熟和完熟三个生理阶段。玉米一般在抽丝(串缨子)5天以后开始灌浆,灌浆15-20天以后进入乳熟期,此期籽粒内含物呈乳汁状或浆状,很容易挤出,俗称冒浆;乳熟期一般持续15-20天,乳熟末期籽粒体积达到最大,干物质累积量约占总量的70%,含水量大于50%;随后进入蜡熟期,籽粒内含物呈桨糊状或蜡状,用力仍可以挤出,俗称定浆。蜡熟期可持续10-15天,蜡熟末期籽粒干重达到最大,含水小于40%,出现本品种应有的外观特征(色泽、粒型等),手指划之有痕但不破,俗称黄盖。最后是完熟期,籽粒干物质累积基本停止,逐渐脱水变硬,但部分有机物可继续转化为淀粉。玉米成熟的生理标志是籽粒黑層的出现,外部标志是籽粒外观特征的出现。而有经济意义的标志应是百粒重达到最大,此时玉米籽粒的产量最高,品质最好。根据玉米成熟的生理特性,玉米从抽丝到充分成熟约密45-60天。具体时间的长短与品种有关,通常早熟品种短一些,晚熟品种长一些。又因为黑龙江省平均每隔3年就会出现一次早霜,早稻年份的初霜较正常年平均初霜日早7天或更多。因此,适合一个地方种植的优良品种正常年份应能在7月1日左右抽税,在初霜前5-10天达到蜡熟末期或完熟期,否则产量和品质将受到影响。这就要求选用品种的生育期(出苗至成熟的天数)应比当地正常年份的无霜期少10-15天,或生育期(出苗到充分成熟所需天数)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平均年活动积温少100-200℃。这样选用的品种才能在正常。

1.1.2 高产。高产是玉米生产的基本目标。不同生育期玉米品种的产量潜力是不同的。适合黑龙江省各地种桓的不同生育期玉米品种的产量潜力通常应达到:生育期大于120天的晚熟品种产量为9000-11250千克/公顷;生育期110-120天的中熟品种产量为7500-9750千克/公顷;生育期少于100天的早熟品种产量为6000-8250千克/公顷。

1.1.3 优质。玉米品质与品种类型、栽培条件、种植区域及加工贮藏条件密切相关。玉米籽粒品质,从市场角度看具有不同的品质要求,如商品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卫生品质、贮运品质等。商品品质包括籽粒色泽、饱满度和含水量等;籽粒授黄或橙红,容重高,出籽串和出核率岗,最好是硬粒型或中间型的。高淀粉玉米的淀粉含量应大于72%,并最好为马齿玉米等。饲料用玉米的粗蛋白质含量应大于9.0%。其中容雹是国家标准中确定玉米粮食等级的主要依据。营养品质可根据玉米的类型和用途来确定,普通玉米籽粒的化学品质应达到淀粉含量大于68%,粗蛋白大于9%,粗脂肪大于4%,赖氨酸大于0.25%。

1.1.4 抗逆性强。玉米的抗逆性是个综合指标,包括耐旱性、耐低温性、耐瘠薄性和抗病性等。抗逆性强的品种一般具备出苗快、苗壮;雄掳散粉到雌德抽丝的时间间隔短、授粉结实好;田间自然发生的大斑病小于2级,丝黑穗病少于3%.茎腐病较轻;具有群体边行有双穗,中间不空秆等特征,综合表现为高产、稳产、适应性强。

1.2 高产栽培技术

黑龙江省植物生长季短,春季低温干旱,年活动积温不足,每年因播种不良造成的缺苗断垄是玉米减产的重要原因。

1.2.1 选地。玉米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各种土壤类型都可以种植。但优质高产栽培应选用土层深厚、土质琉松、有机质含量较高、肥力较好的黑上、黑黄土或砂壤土地块。黑土层较薄的白浆土和盐碱土不利于玉米的优质高产。

1.2.2 选茬。种植玉米应优先选择大豆茬、小麦茬或马铃薯茬。大豆茬能为土壤提供较多的养分,一般称为“油茬”。小麦的生育期短,收获后土壤养分的恢复和转换时间长,也是很好的肥茬。不要选用甜菜、向日葵、白菜等耗地较大的前茬。

1.2.3 整地。玉米地最好秋翻、秋耙、秋施肥和秋起垄,翻地的深度应达到20-23厘米,起垄和镇压后达到播种状态待用。如果不能秋起垄则应在早春上楼化冻10-15厘米时灌浆打垄并立即镇压,严防跑墒。大豆或土豆茬也可以原垄起垄或耙茬起垄,这样可减少跑墒。

1.2.4 种子处理。不催芽直播的玉米种子可使用市售的玉米种衣剂拌种。合格的种衣剂含有农药、植物生长促进剂和微量元素等成分,除了能防治病虫害以外,还能加快种子的萌发和出苗,防止助种。也可以自己用50%辛硫磷乳油50克(1两)加水1千克拌种10-20千克防治地下害虫;用硫酸锌1千克拌种5-l0千克防治缺锌导致的白化苗和秃尖偏脸等现象。

黑龙江省春季低温干旱,玉米种子在土壤中停留的时间长,易粉种缺苗。种子催芽是防止粉种保全苗的有效措施。催芽的方法是将精选过的种子先用60霓的热水烫一下,再用凉水浸种12-24小时。种子浸好后捞出,在20-25℃下保持湿润催芽,一般经过4小时即可出芽。芽宜小不宜大,以根尖长0.5厘米左右为好,俗称“拧嘴”。拌过种衣剂的种子一般不能再催芽了。

1.2.5 播种时间。黑龙江省玉米播种的适宜时间为地温达到7-8℃时,从南到北为4月下旬到5月中旬。播种太早地温偏低,种子在土壤里面停留的时间太长,易粉种和感染丝黑穗病,不利于保全苗和壮苗;播种太晚,又浪费积温,不利于优质高产。

2 玉米主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2.1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是东北玉米主要的病害,基本每年都会发生,使玉米的产量降低20%以上,大斑病最开始出现在玉米的老叶上,并逐渐向新叶发展,最终整个叶片上都会出现连续的大斑,导致玉米枯萎致死。玉米大斑病主要是因为黑龙江7、8月份降雨集中,湿度比较大,病斑出现在叶片上,当日照不足时,病斑上形成的霉层就会迅速的扩散和蔓延,最终导致玉米大斑病的爆发。玉米大斑病的病原属于子囊菌亚门真菌,防治主要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在种植时保持玉米适当的间距,并在玉米的生长期喷洒真菌性杀菌剂,并调整玉米种植地氮肥和有机肥料的比例。

2.2 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在东北地区的发病率为10%以下,但是爆发严重时会导致70%左右的减产,严重的危害了玉米的产量。玉米丝黑穗病在发病早期会让玉米的幼苗僵化,导致生长非常缓慢,并且出现叶片变厚的现象,玉米上段的叶片表面上会出现明显的黄条斑,在玉米结穗后会将玉米穗变成1个黑包,侵害雄蕊的花器变形,导致不能产生雌蕊,玉米丝黑穗病是因为农户在种植地播撒了大量的氮肥,或者是种植地区比较干旱并且一直处于高温的状态。玉米丝黑穗病是因为玉米品种的抗病性较低而发生的,另外种植的玉米种子没有经过消毒也会造成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对玉米丝黑穗病进行防治要选择抗病性较高的玉米品种,并对种子进行除菌处理,有效的从根源决绝此项病害的发生。在对玉米种子进行播撒之前要进行5~7h之间的日晒,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并对玉米种子与杀菌剂进行拌合,预防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要对病田的秸秆进行合理的处理,不施未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

2.3 玉米螟

黑龍江地区的玉米螟虫害大多为亚洲玉米螟,玉米螟属于杂食性害虫,属于鳞翅目螟蛾科,会危害到高粱、谷子、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玉米螟的成虫大多在晚上活动,白天基本在某处潜伏,玉米螟的卵经常产在玉米叶的背面,幼卵在成熟后会钻入到茎秆中,慢慢的化蛹。玉米螟的幼虫会啃食玉米植株的叶片,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玉米螟啃食玉米的茎秆使玉米的水分流失。在对玉米螟进行防治时可以在玉米螟第2a羽化前及时的剪掉玉米秸秆,减少玉米螟羽化的数量。也可以用白僵菌粉对玉米秸秆进行粉喷。应用颗粒剂在玉米大喇叭口时进行投心处理也能够有效的防治玉米螟。

结束语

综合应用科学农艺知识,应用机械化生产技术,提高农民们玉米种植技术及对于普通病虫害的认识,不断加强黑龙江地区的玉米种植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秀清.关于黑龙江地区玉米种植与病虫害防治的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4(6):157-158.

[2]范军.关于黑龙江地区玉米种植相关问题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7):288.

猜你喜欢
种植防治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浅谈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
甜玉米的种植管理技术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