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2017-03-04 00:53陈舒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2期
关键词:教育模式

摘要:近年来,随着远程教育的迅速发展,MOOC作为一种新的开放教育模式受到了教育界的热捧。其本身也具有不同于传统教育特征与结构,因其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成型的学习模式,将学习者置身于真实的网络环境中,让他们自发地交流、协助、建立连接等。部分高校也开始尝试探索MOOC与高校教育的结合方式。本文作者基于对MOOC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MOOC;教育模式;用户持续使用行为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教育领域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显著,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网络知识变得丰富,人类对知识的学习途径有了更多的选择。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现今也出现了供全球用户使用的课程和教育服务的大型网络平台--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这一新生事物。这不仅是网络应用的创新,更是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一场变革。然而,学习者的高退出率以及互动性差等等问题,对MOOC的质疑也不绝于耳。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作为新生事物,它固然打破了学习者学习的时空限制,但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是MOOC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和考验。

一、当前MOOC用户持续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丰富导致MOOC用户选择随意

MOOC出现的时间还很短,学习者都是基于兴趣来注册学习的,但能坚持学习完整的课程的学习者并不多。面对缤彩纷呈、琳琅满目的MOOC。学习者在海量信息和复杂的网络中选择课程,有的往往是出于好奇,有的只是把MOOC当作在线学习的参考工具。这使得学习者往往忽略了一些影响课程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如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是否知道学习这些知识需不需要特定的知识基础等等。这就说明学习者选择课程随意,缺乏目的性。

2、MOOC用户课程完成率低

与传统课程相比,线上课程完成率过低一直为人诟病。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对100万名大型公开在线课程(MOOC)的用户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注册网络课程的用户中,只有大约一半听过一堂课,而只有4%的用户完成了全部课程。由此可见,MOOC学习者的充分自主性造成学习主动性缺乏,个性化的学习造成课程完成率过低,情况不容乐观。

3、MOOC用户学习效果不理想

尽管MOOC发展迅速,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学习者触手可的,但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学习者的整体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一是MOOC不设门槛,不论是否有相关学术知识,只要学习者感兴趣,就能参与学习。一旦发现没有能力驾驭课程知识,就只有放弃。二是MOOC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平台中的学习者没有教师的管理显得过于松散,学习的引导力不够。这是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二、导致MOOC用户持续使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MOOC难以实现学习的自我调控

MOOC没有提供完善地学习规划和明确地学习目标,也没有固定的教学安排,没有班级,与教师也时空分离,没有交流,缺乏临场感。因学习者在年龄、学识、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学习者自己设定学习规划、学习目标、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同。这样的学习模式虽给了学习者极大地自主,但也是导致学习者高退出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很多学习者不具备自我调控学习的能力。

2、MOOC课程内容难以满足学习者需求

MOOC让优质的教育资源变得触手可及,许多学习者面对海量的教育资源变得无从选择。一方面,课程学科分布不均,虽然MOOC平台提供的课程大都涉及艺术、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等众多领域。但根据网站提供的课程数据统计,60%的MOOC用户表明了MOOC课程设置不均。另一方面,MOOC课程内容难以满足学习者的真正需要,因学习者的职业发展、专业背景、学习历史、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方式的等等不同,需求也不同,MOOC的课程内容设置的大多浅显易懂,教师们也尽量将讲授内容简单化,对学习的时间也缩短。对于真正需要深入研究的学习者没有太大的帮助。

3、MOOC课程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目前MOOC的教学效果普遍低于学校里相应课程的效果,在教学方式上,MOOC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虽采用了协作学习、互动教学的模式,本质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而且课程提供者水平的参差不齐也会影响课程的质量。在考核方式上,MOOC大多采用选择题等交互式考核和标准化考核等方式来考核学习者的学习质量,教师无法参与阅卷,对于一些发散性思维的课程,仅通过学习者互评的方式来评分显然不能体现学习者的学习质量。此外,MOOC采用无人监考的方式,不能保证学习者在考核过程中能诚实作答。因此,MOOC课程考核的结果不能体现学习者真正的学习质量。

三、MOOC课程的改革措施

1、针对学习者有一个前期导学

在教学初期,对学习者开展导学活动。如在教学的第一周有一个视频会议形式的导学课,为学习者提供同步的、实时的指导。让学习者对所学课程有一个初步认识,使学习者在时间安排上、心理上、专业技术上做到心中有数,这些措施有助于帮助学习者尽快适应这种教学模式。

2、针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学习者在基础知识水平以及个人需求上跨度很大,课程的内容必须具有全员性,对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的学习者都要兼顾,所以要紧跟时代步伐,侧重学科内容的前瞻性,通过网络开放课程的学习,了解国外MOOC课程的基本理念,在学习MOOC课程的同时参与MOOC课程论坛的讨论,开阔教育技术学科国际化研究邻域的新视野。

3、实施质量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要制定一套完整的课程质量标准体系,提高课程的质量。为此,一方面要严格规定授课资格、授课时长、授课内容等等。另一方面,要采用课程自我评估和委托第三方评估结合的方式,实现优胜劣汰。最后,要加大高校名师和实业界精英的加入,充分保证MOOC的含金量,共同施教精品课程,共建教学资源。以保证授课质量。

四、结语

尽管MOOC还不够完善,存在各种问题,但大多学习者还是有了不少收獲。随着MOOC的发展成熟,MOOC发展中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如何面对,解决好这些问题将会影响到MOOC的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值得引起人们关注。

参考文献

[1]樊文强. 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 远程教育杂志,2012,03:31-36.

[2]刘锦宏,朱嘉蕊,余思慧. 可持续发展:MOOC的必由之路[J]. 科技与出版,2014,02:4-8.

[3]明菲菲. 基于MOOC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析[J]. 教育探索,2016,05:138-140.

作者简介:

陈舒(1988.11-),女,汉族,湖北荆州人,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教育模式
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模式的理论思考与路径探索
中医药院校音乐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