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的业财融合分析

2017-03-04 02:07杨庆茹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2期
关键词:业财决策经营

杨庆茹

摘要:在日益激烈市场竞争下,各个企业都在追求发展新高度,传统的独立型业务发展和核算型财务已经不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的趋势,转型改革势在必行。业财融合是企业突破经营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当前企业业财融合现状、对业财融合的理解及业财融合的实现途径等方面讨论分析,希望能促进企业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的融合,科学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更好得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关键词:经营目标业财融合实现途径

一、企业目标与业财融合的联系

现代企业最终经营目标有两个,第一个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第二个是满足客户的价值需求。从企业角度出发出发,这两个目标实际上是互为一体,相互统一的,只有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要求,才可以让企业保持稳定高速良好发展[1]。想要实现其经营目标,必须有一个有序但复杂的经营管理系统给予支持。业务、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作用不言而喻。于外部,以市场为中心,围绕客户开展业务,提升价值;在内部,以财务为中心,各项工作的開展目的是提升企业的价值。内外配合相互支持,重点就是以经营目标为核心,两大部门深度整合、协调运营,使得融合后的企业各领域业务开展和财务工作的进行更加符合发展需要。

二、当前企业业财融合的现状

经过调研,可以发现目前企业经营过程中,业务与财务工作脱节或融合不够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业务与财务管理无法同向,不利于企业发挥财务职能作用,也不利于业务开展和提高管理水平。

(一)业务和财务数据不契合

信息化时代,一切以数据说话。信息的准确性、精确性是企业正确决策的基础。然而因为业务和财务对于数据分析角度的不同,对数据的要求和处理不同,使得最终得出的数据在形式上和种类上不能统一,从而导致两者很难互为利用,达到连续的共享和传递目的。当前企业的财务系统和业务工作是相互分割离的,要想选取指标对某项目进行分析,需要通过各部门自有系统进行处理,包括各自数据的导出,运用各自工作思维分析计算,再得到有关的指标数据。

(二)由于财务核算事后性导致的业务、财务决策延迟

传统财务工作重点主要放在对发生的经济业务的核算,一项业务发生之后,相关的数据才会形成,更多在于事后评价。然而开展各项业务,战略决策要随市场,客户,产品等因素的改变而及时调整,财务数据的滞后性延误了企业业务最佳决策时间。

(三)部门业务关联度弱,无法为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业务、财务工作相互独立,关联性较低,导致财务人员撰写的财务报告,总是干涩地研究数据,分析财务,财务分析的结果难以为经营决策服务,因为大多难以运用到实际而不被接受。剖析深层次原因就是财务分析脱离了产生数据的业务。而业务部门也是如此。数据关联度低弱导致无法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不能满足经营发展的需要。

三、对业财融合的理解及必要性

业财融合是指把握经营目标进行财务管理的同时了解业务的开展状况,二者结合互相支持,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地、有效地配置资源。财务部门在对业务进行核算监督的同时,也要参与业务部门的工作。财务部门的工作不仅是业务的事后核算和监督,已经从可行性、成本效益、对项目业务进行预测、决策。

(一)业财融合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

企业经营目的之一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其中重要环节是通过财务管理对各个环节的控制管理与效益分析。如果业务与财务工作不能密切联系,动态融合,那么财务部门就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发展过程中各流程的成本收益信息,评估监控经营、财务风险等信息,财务的监控与分析决策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导致管理者无法科学高效地配置和使用企业的资源。此时,是很难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

(二)业财融合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基础

更多时候,财务工作的性质被认为是事后核算、反映,并未发挥预测、决策等功能。实际情况是业务、财务部门往往各自战斗,财务不能深入业务,无法了解业务性质和流程以及资本运作情况,这样的结果造成财务工作无法发挥管理作用。以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判断为例,这要求财务取得精准的数据分析处理,给出结论以供判断。这就要求部门协调,参与到项目规划中,这样才能清楚地获取相关数据。只有财务与业务的融合,财务人员才能对业务的具体性质有更深的了解,这样,财务工作才能有把握和针对性,否则,财务核算、预测无法做到精准,分析工作对项目决策的支持作用显得无力。财务工作要想从幕后被动的核算监督转移到幕前主动的参与决策,必须要做到财务工作方式转变,通过改变以往财务工作与业务相分离的状态,以实现两者的融合[2]。

(三)业财融合是加强控制监督与防范风险的需要

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对风险的监控与防范是财务工作的重要职能。财务要对生产经营主要环节实施控制监督,找出内控存在缺陷,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就应该深入到业务活动的整个流程。业财的融合方便在实际运作中发现问题,对风险的防范和监控更加及时有效。

四、业财融合的实现途径

(一)业财融合团队建设

实现业财融合的重要内容是拥有良好的团队和合作机制。团队成员需要有战略思维能力、良好的沟通和业务理解能力、信息技术和扎实的会计技能。在制定业务工作评价指标和目标时,同时从专业的财务风险方面和项目业务专业方面考虑,互为补充优化,为项目提供最专业且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为项目的开展做最好配合,助力企业前进。

(二)财务参与业务项目全过程管理

财务深入业务流程中,可加强业务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提高业务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合理配置营销资源,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专业优势,要从业务项目设计、可行性分析、具体预算、实际运作、最终效益分析等环节的全方面动态跟踪,使项目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业务项目各流程都应有对用的监控办法,规范管理,业财融合要求从事前、事中、事后不同阶段全程参与业务项目管理[3]。

业务项目推出前,业财融合团队从业务规范、成本效益、风险控制等方面对业务项目可行性进行判断。项目开展后,需对活动开展进行跟踪分析,及时把握业务程度及资本投入情况;及时进行财务稽核,防范财务风险;项目结束后,团队应评价业务项目的实施效果,分析业务项目的效益和成本,并控制对业务的事后评价结果质量[4]。

(三)动态预算助力信息化战略决策

财务预算是对下一年度财务预算的编制,其中重点是战略分析。实现业财数据的连接共享,形成综合的信息化财务条件,这将成为企业战略决策的重要的有利依据。区别与以往的单一预算模式,转型的预算管理是将业务作为指引,动态跟踪项目进展,通过对目标的分析,关注重点指标的分析,来发现和探索战略决策的数据,从而实现科学战略决策。实时控制预算可以进一步促进业财融合,业财融合团队检验设定目标的执行实际,之后财务人员分析判断运营的的偏差,合理有根据地评估调整下一个时期的指标预期。

四、结语

面对多元化的激烈的竞争环境,业财融合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业财融合模式是业务发展优化和财务运作转型的关键,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强财务监控与风险防范,实现业务的科学发展,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刚.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业财融合问题刍议[J].《会计师》,2014,(11):30-25

[2] 张燕.浅谈通过加强业财融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J].当代经济,2015:54-55.

[3] 刘雪松.积极推进业财融合助力公司价值创造[J].中国总会计师,2014,(1):78-81.

猜你喜欢
业财决策经营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企业财务共享下怎样推进业财融合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问题及对策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