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一战中的和平运动

2017-03-06 01:27
军营文化天地 2017年1期
关键词:当兵大儿子首歌

美国在一战中的和平运动

文/郭 辉(战略支援部队干事)

很多人认为,世界反战和平运动是从二战结束后开始的。其实不然,推动和平运动发展的近代大规模战争是拿破仑战争,世界上第一个和平协会正是因其于1815年在纽约成立。此后,伦敦、日内瓦和巴黎等地国际和平运动也逐渐活跃起来。而1889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议员大会和世界和平大会,则掀开了大规模国际和平运动的帷幕。国际议员大会后来改名为“国际议员联盟”,与两年后成立的国际和平署,成为当时最为重要的国际和平组织。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世界反战与和平运动愈加风起云涌。在尚未参战的美国,率先出现声势浩大的反战运动,各种和平组织纷纷向国会递交请愿书,反对卷入欧洲战争。美国民众的这一反战情绪成为美国在一战开始后实行中立政策的原因之一。美国总统威尔逊为赢得连任,更是大力迎合民众心态,并顺利地在1916年以“他未使我们卷入战争”的口号再次当选总统。1917年美国参战后,和平运动进一步高涨,甚至初次征兵,就有约4000人拒服兵役。

对拒服兵役这一行为,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是一首名为《我养大儿子不是为让他当兵》(I Didn't Raise My Boy to Be A Soldier)的歌曲。这首歌由Peerless Quartet合唱团于1914年末唱响,随后迅速席卷欧美,成为1915年全世界最为流行的歌曲之一,也是近现代史上最早的反战歌曲之一。其词作者阿尔弗雷德·布赖恩(Alfred Bryan)是个出色的抒情诗人,曲作者阿尔·皮安塔多西(Al Piantadosi)本是个酒吧琴师,曾谱写大批商业歌曲,两人的合作保证了这首歌曲的优美性和流行性,更重要的是,这首歌切中的正是当时美国公众要避开欧洲战祸的愿望。它虽然是一首男声歌曲,模仿的却是在战争中失去儿子的母亲的口吻。它唱道:“千万名士兵走上前线,可能一去不再回返。千万名母亲为了枉死的男儿,悲痛欲绝,肝胆俱裂。”“我养大儿子不是为让他当兵,我盼他成为我的骄傲和欢喜。谁竟把枪放在了他的肩上,让他向另一位母亲的爱子射击?”“但愿各国将未来的争端交付仲裁,将刀剑和枪炮放在一边。如果母亲们全都大声疾呼,我养大儿子不是为让他当兵,今天便不会再有战争和杀戮。”

由于歌曲的广泛流传和深刻影响,1968年,Eli Radish乐队重新录制了这首歌,转而表达对美国参加越南战争的抗议。但美国政界却有很多人对此歌深恶痛绝,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就曾说过,这些愚蠢的人们,他们赞许《我养大儿子不是为让他当兵》这首歌,就如同他们真心地认同“我养大女儿不是为让她做个母亲”。★

责任编辑:曹舒雅

猜你喜欢
当兵大儿子首歌
不为我们而作的歌
小号
就是这首歌
动物“当兵”欢乐多
当兵为了啥
掰断筷子
掰断筷子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当兵爱寂寞
当兵爽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