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

2017-03-06 05:36韩方旭
中国设备工程 2017年2期
关键词:尾灯轮胎智能化

韩方旭

(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吉林 长春 130021)

智能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

韩方旭

(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吉林 长春 13002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车辆设计者和制造商不断地利用智能技术提高车辆的性能,这也预示着车辆工程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主要介绍智能技术在车辆的动力系统、车身尾灯及防撞系统中的应用,并对其原理进行简单分析。

智能技术;车辆工程;应用

汽车产业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只有不断更新引进智能技术,更新智能设备,才能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立足于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有利于更好地带动其它行业的经济发展。

1 智能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1.1 智能技术在车辆防撞系统上的应用

交通事故在日常生活中频频发生,并且其巨大的冲击力通常会对人造成严重的伤害,当智能技术应用于汽车防撞系统后,由于能及时对冲击力起到缓冲作用,便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身伤害,体现了其人性化。其具体原理为能自动识别一定范围内任何有可能与车辆发生碰撞的物体,并可精确计算出其二者的距离,以提醒驾驶人员做好准备,提前防范,避免因麻痹大意或疲劳驾驶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一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利用激光、雷达及声纳等计算出车辆和周围包括车辆、行人等物体的运行速度,再根据两者的距离及可能发生碰撞的时间,在时宜时间发出预警,如若司机无反应,则系统会自动关闭车窗并自行刹车,对车辆进行自动化控制。并且还会对周围路况进行探测,当路况不好有危险时会自动预警并自行减速。但我国将智能技术应用于车辆防撞系统的技术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不够成熟,尚未得到普及。

1.2 智能技术在动力装置上的应用

智能技术在发动机上的应用体现在点火系统和喷射系统以及其他辅助的控制系统。点火系统智能化后主要是可以实现对点火的提前控制,智能监测汽车的运行状况,在合适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点火,能有效节约能源,体现其经济与环保价值。其在燃料喷射系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能够控制监测油温及燃料储量。辅助性的智能系统能够保障车辆的安全运行,有助于其动力系统的平稳运转,不但能对其进行自我诊断将其故障风险降到最低,而且一旦其发动机出现问题便会在第一时间向主系统发出控制信息。此项智能技术的应用是基于传动控制系统的发展,保证了发动机能够将动力经济有效的传送给驱动轮。现阶段随着新型能源在车辆工程中的普遍推广,基于智能技术在车辆动力系统中对燃油喷射和点火系统以及提前角的智能化控制,其作用就更显得尤为重要。此外,汽车动力的大小取决于其发动机的性能的高低,传统的车辆发动机以汽油或柴油为原料,对环境影响很大,新型车辆的发动机以太阳能、电能、氢能、生物乙醇及混合动力等清洁可再生能源为动力原料,有效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

1.3 智能技术在车身上的应用

智能技术在车辆车身上的应用能明显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在安全性上主要体现在安全带、安全气囊及防盗系统等。当车辆发生碰撞或其它情况时,安全带和安全气囊会同时发挥作用,安全带立即缩短,避免司机和乘客因惯性被甩出去,安全气囊也会及时弹出,对车上人员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而当有人强行进入汽车并企图发动汽车时,安全防盗系统便会智能发出警报,同时停止点火系统,制止车辆的启动。

通信:智能技术在通信控制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导航和车载网络上,导航技术是能够智能识别车辆的具体位置,并将其标示在地图上。

舒适度:智能技术对舒适度的控制保证了将车辆行驶速度控制在乘客可接受的舒适范围内,并尽可能地使其保持匀速前进,减少速度不稳定带来的不安全性和不舒适感。

仪表:智能技术对仪表的控制主要体现在显示屏和仪表上,通过智能的传感器智能感应车辆的运行速度、油量及里程等,然后将信息传递给主系统并显示于仪表和显示屏上。

1.4 智能技术在车辆尾灯上的应用

车辆尾灯是司机向周围车辆行人传递驾驶信号的重要载体,能够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向左、右转、刹车、超车以及靠边停车等信息传递给相邻的车辆,使其提前得到信号,做好准备,以确保这一系列的驾驶动作的顺利完成,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不必要的矛盾及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车辆尾灯对于车辆有序行驶具有重要意义。智能技术在车辆尾灯上应用后及时通知其后车辆减速慢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交通安全。

1.5 GPS技术

GPS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其工作原理是依靠地球的24颗定位卫星,实时不间断的向地球发送位置与速度的电子信息,有关设备进行接收并进行转换分析,最终能够对物体定位。其应用于车辆上能够帮助司机实时定位车辆位置,显示车辆速度,进行目的地导航,为司机提供多种路线。此外,还能够查询所处位置附近的加油站、酒店、车站等,为车辆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1.6 智能驾驶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解放人力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发展的趋势,智能驾驶技术正是这一趋势的具体体现。车辆智能驾驶技术主要是通过车辆前后的保险杠以及红外摄像机对车辆周围区域进行扫描和监视,车内安装的各种计算和传感器设备对扫描信息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定位,确定周围交通状况,对车辆发出指令,代替人来驾驶车辆。但是就目前技术发展来看,由于此项技术不够成熟,还不能广泛应用于车辆工程,但是就其性能来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图1展现了智能车辆的整体结构,展现了该技术运用原理。

图1

1.7 智能轮胎技术

该智能技术在车辆中应用原理主要是通过将计算机芯片等其它传感装置放入轮胎内,芯片可以汽车智能轮胎是对轮胎内的温度和压力进行监控,并进行调节,这样就可以使轮胎能够在不同的路况或天气条件下保持一个最佳的状态。这对车辆安全运行也有重要意义,能够减少轮胎的破坏,减少用户的开支。此外,更先进的智能轮胎技术可以根据路况对轮胎状态做出调节,比如车辆行驶在冰面上时,可以使轮胎变软,提高车辆的牵引力。在潮湿路段上行驶时,计算机芯片通过探测地面潮湿程度,改变车辆轮胎的花纹,防止车辆打滑发生危险。但是这种技术目前仍在摸索阶段,随着人们的需求的增加,其必定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2 结语

将智能技术应用于车辆工程领域,使车辆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能有效提升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大大降低行车事故的发生概率,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目前我国在车辆工程智能化领域的研究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我国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并不成熟,很多技术还不能普及。对于上述车辆的防撞系统、发动机、车身尾灯及倒车可视系统等技术的研究仍需不断引用高新科技,更新技术,推动车辆工程的智能化发展。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智能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研究必将更加深入,其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1]魏崇宵.探析智能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J].速读旬刊,2016(2).

[2]王霁雨.探析智能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4).

[3]贾春柳.智能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4):86~86.

U463.6;TP273.5

A

1671-0711(2017)01(下)-0137-02

猜你喜欢
尾灯轮胎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风的渴望
探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易于尾灯匹配的结构探讨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侧围外板尾灯处排料困难的解决方案
胖瘦自如的轮胎
“蜂窝”住进轮胎里
大轮胎,玩起来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