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合作提升高职院校工程类专业建设水平

2017-03-06 23:38张凤娥朱平华徐志兴王新杰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5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高职院校

张凤娥 朱平华 徐志兴 王新杰

摘要:本文以土木专业为例,分析当前高职工程类专业在提升专业建设,强化专业工程性,校企联合以及跟进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所在,并给出专业发展的明确方向:中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合作、中职院校与社会企业合作是提升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发展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强化合作;土木专业;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247-02

在当今高等职业教育提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面向企业基层就业为目标”教学模式的背景下,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决定着高职院校办学质量与企业的参与密不可分,校企合作办学能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实用技术和专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使教帅深入企业,了解施工技术和人才需求动态,及时更新和改进教学观念,提高学校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知名度。

一、当前高职土建类专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教育的类型和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要突出对学生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一系列的内容仅仅依靠高职院校自身的师资力量和实验实训条件是难以完成的,为了提升办学质量,搭建好的合作平台,找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存在问题才能更好的建设: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为基础教学分析研究:

1.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从以前的中专学校升格而来,高职教育办学的历史较短,帅资力量薄弱。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也大大加强,许多老教师在知识结构和层次上存在着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1]:

(1)由于近年来高职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特别是土建类专业学生越来越多,生师比严重不足,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疲于应付,专业知识更新不够,知识点散而多,缺乏科学整合

(2)教师自身缺乏工程经验,教学时无法拓宽知识面,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欠佳,缺乏兴趣培养和脱离实践的教学,既不能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良好的基础,更不能使学生毕业之后尽快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另外,教师进修的机会相对于大学本科教师较少,自我提升能力和空间也较差。制约着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日标。

2.高职院校教学资源与其他院校的差异。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存在轻实践重理论,特别是工程性强的土建类专业,社会严重缺乏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并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脱节,动手能力不足,理论基础也差,现有平台的资源、能力尚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与社会的合作模式改革变得更为迫切;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最提高、机制创新及内涵提升的重要途径。

3.培养方案缺乏科学性。培养方案关系到整个专业的培养方向,如中高职土木专业培养的学生定位是以施工为主还是以工程设计为主?主线定位的不同涉及到的主干课程课程不同,前者是以施工组织设计为主,实践环节以实践实习操作为主;后者以土木工程设计原理为主,实践环节以课程设计为主;培养方案的不明确造成的培养方向截然不同;再如力学与结构设计原理,按照某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工程力学需掌握140多个知识点,结构力学100多个知识点;而结构设计原理多则200多个知识点,两门课程存在逻辑延续关系,分开传授,所花费的课时较多,缺乏知识点的逻辑衔接,缺乏科学整合,重点不突出,特色不突出,这些均是由于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导致[2]。

二、提升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发展途径

1.校与校合作,加强师资的建设。校与校合作是指中高职学校与本科高校的合作,利用地理优势借用当地本科专业的师资力量以及当地企业的参与是最佳途径,其中可以包含很多内容,如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送到本科院校进修;两校之间教师观摩课程,共同研习如何提升教学质量;两校建立共同的实践实习合作企业,便于教师的一线挂职锻炼等等,不断积累的实际经验,并鼓励双方教师参与企业的课题研究,通过研究加深对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的理解,丰富教学内容。

2.校企融合下的跟进式平台建设,提升实践环节的空间与能力。每个专业所在学校所处地位不同,培养目标的定位有所不同,但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一定与学校办学定位、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而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是否合理,需要社会企业的评判。而社会在发展,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是目前企业上升的前提,企业的发展与人才的培育紧密相连,要求学校的人才培育模式在变革中跟进。高职院校可以根据专业发展需要,不定期邀请行业、企业专家为学校老师和学生做一些专业知识讲座。邀请企业领导和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校内外实训基地规划建设、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等,结合行业企业发展,师资的工程性培育也需要企业的大力协助;专业发展目标定位准确与否需要企业来标定,企业先进技术的提高需要师资的科研转化,所以校企的合作不能仅仅是简单的实践环节的合作,而是校企的产学研技术创新的合作,加入政府的推动,完善校企发展的运行机制,一系列环节均形成“政、企、校、研”的产学研的结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建设合作育人平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方面形成集聚效应。

三、校校合作辦学模式是提升高职专业途径

产学研合作办学足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经之路。同时,在实际操作中,还应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社会要求,建立两校3+2或3+4的合作衔接培养学生;设计不同层次合作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不同专业合作教育教学要求与实习结构,以选择合适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方式。

1.成立以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的土建类专业指导委员会,搭建多元合作平台。通过对企业的调研与对校企合作的分析和总结,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旨[3],互惠共赢为原则,成立土建类专业指导委员会。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发展以及校企联合,并加强校-校之间的合作办学模式。

2.深化办学模式,创新办学体制,利用当地优势,借助本科高校的办学实力,进行两校的多层次合作,实现中高职学生的再深造,提高学历层次,努力将现有土建类中高职学生作为当地土木类本科的生源之一,加强校-校合作,提升办学水平[4]。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与高校进行“订单式”资源培养,通过与对口本科高校签订协议,开设“订单班式”培养,加强引导,为学生提供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更主要的是推荐优秀生源到本科高校。

3.在企业建设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应与几个资质较高、技术先进的建筑企业建立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与产学研合作关系,请企业负责人进校讲学,便于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条件;同时可以解决企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与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通过与企业签订协议,开设“订单班式”培养[5],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最为主要的是为得到优秀的人才,企业会主动承担一部分人才培养的义务,校企合作的双方积极性会提高。

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能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而的各自优势,真正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通过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使学校、教师和学生与企业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最终实现四方受益。

参考文献:

[1]耿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实际的行为)中的难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18-20

[2]梁甜甜,张春丽.高职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整合的研究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4):247-248

[3]汪耀武.高职土建类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分析与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4,(5):378-381.

[4]金薇.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模式、难题与对策[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费以原.高职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3,(2):88-89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高职院校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