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期与收获期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2017-03-06 10:56仝妍彦王二虎郭艳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21期
关键词:播期产量玉米

仝妍彦 王二虎 郭艳玲

摘要 为研究玉米不同播期、收获期对产量的影响,给玉米生产和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课题组选用3个品种,采用3个播期、3个收获期,就不同播期、收获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夏玉米6月上旬、中旬、下旬播种,中旬产量最高,上旬和中旬播种产量接近,下旬播种较上、中旬减产13%以上。9月下旬初、末和10月上旬3个收获期,以9月下旬初收获产量最高,下旬2次收获产量接近,10月上旬收获产量下降5%左右。综合以上试验结果,结合农业生产条件变化和气候资源增加及影响,开封夏玉米生产以6月上、中旬播种,9月下旬收获为宜。

关键词 玉米;播期;收获期;产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010-01

玉米是全国最主要的粮饲兼用作物,也是开封秋季种植面积、产量最高的农作物。课题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1-2],结合开封玉米生产实际,以开封市气象局气象服务人员为主,与开封市农林科学院技术人员合作,进行了田间试验和结果分析,以期对开封市夏玉米生产和农业气象服务有所帮助。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选用郑单958、浚单20、伟科702 3个夏玉米品种。试验地点选在开封市农林科学院试验田。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播期(6月5日、6月13日、6月21日)、3个收获期(9月23日、9月30日、10月8日)、3个品种,3次重复,随机排列进行。小区南北长5 m,东西宽2.7 m,面积13.5 m2。播种方式为麦收后铁茬抢种。

1.3 试验实施

试验地采用人工播种,播种6.75万株/hm2。株距18 cm,行距68 cmm,每小区种4行,88株。试验期间观测、记录生长发育期、病虫害和管理措施,收获后称量湿穗重、干穗重和干籽粒重,计算、统计、分析试验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6月5日、6月13日和6月21日3个日期播种,湿穗重、干穗重和干籽粒重均以6月13日播种的为最高。从干穗重和干籽粒重比较,6月5日播种与6月13日播种相差无几,6月21日播种较6月5日、6月13日2次播种减产13%以上。从干湿比比较,6月5日、13日播种干湿比较高且变化不大,6月21日播种干湿比明显变小。

由表2可知,从9月23日到9月30日再到10月8日收获,玉米湿穗重、干穗重、籽粒重均以9月23日收获最高,越往后,产量逐渐减少。其中湿穗重3次收获均明显下降,干穗重和籽粒重前2次变化不明显,最后一次较明显。

2.2 气象条件及影响分析

2014年6—9月主要气象因子见表3。可以看出,夏玉米全生长期气温基本正常,前期略偏高,中期略偏低,后期正常。空气湿度前期和中期略偏低,后期略偏高,整体基本正常。降水前期和中期明显偏少,后期明显偏多。7月19日以前没有中等以上降水和极端高温。6月、7月气温高、降水少、光照充足,加之开封灌溉条件好有利于形成壮苗。6月、7月、8月有较严重的气象干旱,增加了灌溉成本,但对开封玉米生长和产量影响不大。9月降水明显偏多,对玉米后期灌浆和收获有较大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从播期试验结果看,夏玉米6月中旬播种产量最高,6月上旬和中旬播种产量基本一致,6月下旬播种产量明显降低。从收获期看,9月下旬以后收获,随着收获期推迟,产量逐渐下降,以9月下旬前期收获产量最高。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在新的生产条件和气象因素影响下,开封夏玉米生产以6月中旬播种,9月下旬前期收获为宜。夏玉米生产受种子、肥料、农机、水利和气象条件直接影响。就开封夏玉米生产来说,近年来,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中、早熟品种得到普遍推广;玉米生产机械化率提高;肥料选用更加高效;水利条件实现普遍灌溉;农业气候资源增加。这些进步和变化缩短了玉米生产耕、种、管、收等田间作業时间,延长了作物生长时间,有利于提高夏玉米生产效率,增加单产、总产。不利因素是气候变化加剧,旱、涝、风等自然灾害多发,导致产量不稳定。但一般性旱涝灾害对开封夏玉米生产危害相对较小[3-4]。随着农业生产种子选优、肥料改进、机械化普及、水利条件改善、气候变暖等有利因素增加,夏玉米生产可以在小麦收获后及时播种,待成熟后及时收获,这样既可以收获高产,同时便于机械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不影响后茬作物生产,有利于全年丰收[5-6]。

4 参考文献

[1] 仝文伟,胡怀旭,王二虎,等.河南省粮食产量周期波动分析[J].河南科学,2009(2):222-225.

[2] 仝文伟.气候变化及对粮食生产影响分析[C].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3] 贺伟光,谢春莉,董慧曦.开封市近55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区域性原因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2):175-177.

[4] 仝文伟.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应用研究[J].河南科学,2011(8):933-936.

[5] 贾萍,董秀春,宋金霞.不同播期与密度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5(13):16.

[6] 王治世,段俊杰,居辉,等.播期对夏玉米叶片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8):2228-2232.

猜你喜欢
播期产量玉米
气候变化下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调控研究进展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略阳县冬播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