涝灾后不同补种时间及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调查

2017-03-06 11:01卞国珍朱萍严剑文魏广彬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21期
关键词:水稻产量影响

卞国珍 朱萍 严剑文 魏广彬

摘要 涝灾后不同补种时间及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机插稻淹水7 d以内,只要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仍能获得较多的有效穗数和9 000 kg/hm2以上的产量;机插稻、直播稻在较移栽适期分别推迟15~25、25~29 d栽插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基本苗有利于增加有效穗数,减少产量损失;早熟晚粳类型7月10日前移栽、迟熟中粳7月15日前移栽仍能安全齐穗,迟熟中粳品种7月5日前直播、中熟中粳类型7月10日前直播能够安全齐穗。

关键词 涝灾;补种时间;补种方式;水稻;产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017-02

2015年6月中下旬,常州市金坛区连续遭遇2次特大暴雨。此时正值当地水稻机插的高峰期,也是直播稻播后出苗的集中期,大片稻田遭受涝害,部分稻田绝收并进行了补种,为了了解不同受淹程度、不同补种时间及方式下水稻产量形成特点,特开展本研究,以期为以后的涝灾应对工作提供参考。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1 不同受淹程度机插田调查

样本田位于常州市金坛区朱林镇沙湖村5组,水稻品种为武运粳30号,栽插时间为6月10日,栽植25.05万穴/hm2,基本苗127.5万株/hm2;栽后7 d(6月17日)受淹没顶。根据退水时间不同,选择没顶3、5、7 d的田块开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茎蘖动态、剑叶平展时间、齐穗时间和产量构成。

1.2 受淹后补种田调查

分机插、直播2种种植方式,每种方式选择3种不同播栽时间的田块开展调查(表1)。调查内容包括叶龄、茎蘖动态、齐穗时间、产量构成。

1.3 考查方法

(1)茎蘖动态。机插方式,每田块按对角线法定3个点,每点定10穴,从移栽开始至8月30日,每5 d数取1次茎蘖数;直播方式,每块田按对角线法定3个点,每点定0.66 m2,从齐苗开始至8月30日,每5 d数取1次茎蘖数[1-3]。

(2)剑叶平展时间。定点方法同上,以50%植株剑叶平展时间为准。

(3)齐穗时间。定点方法同上,以80%植株出穗为准。

(4)产量构成。成熟期每块田采取对角线法选取3个点,每点取5穴,考查水稻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计算理论产量[4-6]。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淹水田茎蘖动态及生育进程

由图1可知,淹水对机插水稻的分蘖进程有显著影响,且淹水时间越长,退水后分蘖恢复发生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分蘖前、中期的分蘖数越少(低位分蘖越少);但最终成穗数却没有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由于分蘖恢复发生较早,受淹5 d之内的田块均在7月25日左右达到高峰苗,且高峰苗数均在450万株/hm2以上,这与未受淹田基本没有差异。但淹水7 d的田块,分蘖的发生始终处于缓慢状态,没有出现典型的高峰苗。

淹水3、5、7 d田块剑叶平展的时间分别为8月31日、9月3日、9月5日,齐穗时间分别为9月10日、9月13日、9月16日,即受淹时间越长,生育期推迟越明显。

2.2 淹水田产量构成

受淹田的有效穗数均低于苗情哨。受淹3、5 d田块的穗粒数大幅高于苗情哨,受淹7 d田块的穗粒数略低于苗情哨,这可能是由于受淹田品种均为大穗型品种武运粳30号,在有效穗数下降的情况下,合理的穗肥运筹使得该品种的穗型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受淹7 d田块的穗粒数较少,主要是由于该田块高位分蘖较多、个体偏弱。

受上述因素影响,淹水3、5 d田块理论产量与苗情哨无显著差异,即没有减产;淹水7 d田块的理论产量较苗情哨大幅降低,但也在9 000 kg/hm2以上(表2)。

2.3 补种田生育进程与产量形成

金坛地区机插水稻适宜栽插时间为6月20日前,直播稻适宜播种时间为6月10日前。调查机插田块的栽插时间较适期推迟15~25 d,直播稻的播种时间较适期推迟25~29 d,均为严重晚栽(播)。为了增加穗数,被调查田块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基本苗(表3)。

其中,机插稻基本苗123.0万~187.5万株/hm2,高峰苗471万~546万株/hm2,分蘖成穗率62.4%~69.4%,获得了327.0万~340.5万穗/hm2的适宜有效穗数和9 000 kg/hm2以上的产量水平,其中最高的为7月5日栽插的武运粳23号,理论产量达10 386.68 kg/hm2;随移栽时间推迟,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进而造成产量进一步降低(表3、4)。由此表明,晚栽15~25 d的情况下,机插稻120万~195万株/hm2的基本苗是能够获得较高产量的,且越早補栽,越容易减少产量损失。

直播稻南粳9108的基本苗为493.5万株/hm2,高峰苗为918万株/hm2,分蘖成穗率43.2%,获得了397.5万穗/hm2的适宜有效穗数(20%的主茎在后期竞争中消亡),尽管穗粒数只有106.6粒,仍取得了9 891.75 kg/hm2的产量水平;而镇稻99的基本苗600.0万~657.0万株/hm2,高峰苗达到1 236万~1 368万株/hm2,有效穗数仅为315.0万~351.0万穗/hm2,成穗率不足30%(大量主茎在后期的竞争中消亡),加之个体弱,穗型小(不足90粒),理论产量只有7 500 kg/hm2左右。

所有被调查田块的高峰苗都出现在8月10日左右,较正常播栽田推迟15~20 d;齐穗期在9月11—14日,较正常播栽田仅略有推迟,表明供试品种均具有较强的感光性;武运粳23号、南粳9108的主茎总叶片数均较正常播栽田减少2.5叶左右,也表明这2个品种具有较强的感光性。2015、镇稻99由于缺少对比数据,难以确定主茎总叶片数变化情况。

3 结论与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机插稻淹水7 d以内,只要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仍能获得较多的有效穗数和9 000 kg/hm2以上的产量;有效穗数不随淹水时间的延长而减少;但淹水时间越长,低位分蘖越少,高位分蘖在群体中的占比越大,个体越弱、穗型越小、产量越低。

大穗型品种在分蘖期长时间淹水的情况下,通过合理施用穗肥,更容易减少产量损失。淹水使得机插稻的齐穗时间较正常田有所推迟,且受淹时间越长,生育期推迟越明显。机插稻在较移栽适期推迟15~25 d栽插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基本苗有利于增加有效穗数,减少产量损失,且栽插越早,产量损失越小。

直播稻在较播种适期推迟25~29 d播种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基本苗有利于增加有效穗数,减少产量损失;但基本苗过多,造成群体内竞争加剧,大量主茎消亡,反而不易获得充足穗数,同时造成个体瘦弱,穗型极小,难以获得理想产量。因此,晚播田宜选用大穗型品种[7-8]。7月10日前移栽,早熟晚粳类型仍能安全齐穗;7月15日前移栽迟熟中粳仍能安全齐穗;7月5日前直播,迟熟中粳品种仍能安全齐穗;7月10日前直播,中熟中粳类型能够安全齐穗,但产量水平较低。

4 参考文献

[1] 刘明,李岩,郭贵华,等.长江下游不同类型水稻分蘖期耐淹能力比较[J].应用生态学报,2015,26(5):1373-1381.

[2] 李湘民,谢金水,李祖章,等.引起早衰的水稻病害的调查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5):77-79.

[3] 严金品.水稻半旱式栽培产量调查[J].赣南农业科技,1990(1):22-23.

[4] 谢仁康,张文杰,孔祥英,等.直播水稻生产情况及产量效益调查评述[J].现代农业科技,2009(3):207-208.

[5] 苏仕华,王珏,孙成亮,等.水稻倒伏对产量影响的调查与分析[J].北方水稻,2008,38(6):41-43.

[6] 王丹英,章秀福,周昌南,等.浙江省水稻產量构成差异调查与合理种植密度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0,22(3):330-336.

[7] 张强,吴长明,傅秀林,等.水稻不同穗形品系高产栽培试验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02,27(3):21-24.

[8] 汪德义,王四虎,唐地宝,等.陕南不同海拔稻区优质抗病杂交水稻新品种引进及保优高产栽培试验[J].陕西农业科学,2013,59(3):19-22.

猜你喜欢
水稻产量影响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