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知在格物

2017-03-07 08:35李春艳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咏物马灯格物

李春艳

古人云:“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至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于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知至故意诚,意诚故心正,心正故身修,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理,国理而天下平。此所以能参天地者也。”通过感知万物,我们能够使心胸豁达明朗,感应天地的至高道理,能够意诚而心正,从而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同点 这三篇文章都是咏物抒怀的散文,三篇文章皆是“致知在格物”的文章,无论文章中所讲的麦子、棉花、马灯还是那些驴、虫、狗皆是作者情志的外化,通过它们体现出了作者对天地万物,对生灵的思索和感悟。

异点 《马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马灯的意蕴和人文精神。作者分别从现实、历史、文化等角度来思考马灯这一事物从古到今的流变。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如 “只有小小的马灯仍在延续,仍在无边的边缘游走不停”“它(马灯)从不嫌弃那些草檐棚舍的低矮、腌臜和霉潮”等;拟人的使用,让马灯具有了人性化的色彩,更为生动鲜明。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如“它的摇晃让人想到一匹在风中颠簸的孤独的老马”;这样就将马灯的“摇晃”具象化了,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写到火把;通过对比,使人们理解马灯与火把的不同,并且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麦子·棉》是一篇咏物抒怀的抒情散文。文章通过对麦子和棉的发展、历史、作用、形状与特性的描述,热情歌颂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歌颂了朴实无华、勤劳勇敢、世代守望耕耘在土地上的劳动人民,歌颂了坚韧、向上、不屈的民族精神。

文章六个自然段都以“麦子,……”开头,构成排比段式的结构,形成排山倒海般的语言气势,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文章语言凝练、诗化,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给人以心灵的启迪與艺术的感染。

在《人畜共居的村庄》中作者描绘出一个人与自然万物各适其所的和谐相依的“动物乐园”,在这里每个生命的存在都有其不可剥夺的合理性,都有一部纷繁且无法穷究的心灵史,都保持着卓然独立的个性,因而也不能为外部世界的他者轻易改变。

从作者轻松活泼的文字中,我们既看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状态,又让人在无奈中体味到动物的无奈,看到了人的痛苦与麻木。作者认真思考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的状态,让人遐想,启人深思。

猜你喜欢
咏物马灯格物
咏物寄兴
咏物寄兴
“格物致知”与“以物观物”——两宋理学家咏物赋创作探赜
马灯舞:一舞马灯千古传
田野里的马灯
从道德“格物”到政治“格物”——荀子“义”论的新进展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与“动情”的演绎
融入现代元素横林“太平马灯”焕发新活力
比兴、咏物辨说
马灯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