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一捧黄沙祭胡杨

2017-03-07 09:09张培培
戏剧之家 2017年2期

【摘 要】中国戏曲从先秦时期开始,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二十世纪的社会大变革将戏曲这一民族艺术再次回炉、淬火、锻造,从而衍生出新的生命——戏曲现代戏,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使命的豫剧现代戏,在这一时期显得尤为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关键词】新疆兵团豫剧团;大漠胡杨;张培培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51-01

由文化部“國家艺术基金”资助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编排的大型豫剧现代戏《大漠胡杨》,终于通过验收,成功地与新疆和北京的观众见面了,并且社会反响热烈。本文是我饰演女一号段香妮的体会。

《大漠胡杨》是一台史诗般的情感大戏,剧情时间跨度大,历史背景深厚。特别是女一号段香妮,其人生经历悲壮,情感跌宕起伏。纵观她大半生的经历,其实就是兵团历史的浓缩。要在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准确、细腻而又饱含深情地演绎出他们的真实人生,并打动观众,对于我这个从艺时间不长的年轻演员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面对挑战,我都牢牢记着团长的那句话:“要用段香妮的精神演好《大漠胡杨》。”

一、零距离接触老军垦体验人物的情感脉搏

该剧第三场有这样一个情节:段香妮为了赶在暴风雨前抢救试验田棉花,把出生才几个月的孩子留在地窝子里。结果,等到抢救工作完成后回到地窝子,发现孩子被狼叼走了,段香妮哭得晕死过去。刚接到剧本时我们也想过,孩子放在地窝子里就是放在家里,怎么会让狼叼去呢?再加上我还没有结婚,没有孩子,仅凭剧本提供的情节,很难体会一个年轻妈妈得知孩子被狼吃掉后的真实心情,排戏过程中找不到那种感觉。

就在这时,团里安排我们全体演员深入到大漠深处的哈密红星二场、火箭农场去体验生活。我们参观了展览室,请老军垦讲他们当年艰苦奋斗的经历。其中,有一对八十多岁的老军垦夫妇就讲到了当时狼吃孩子的事。老人说:“那时候又没有幼儿园,我们去干活儿,把孩子带到地里就会冻死,放在家里孩子会乱爬,爬到外面让狼吃了的事时有发生,只得把孩子拴在炕上才能出门,那些孩子让狼吃了的妈妈们当时哭死的都有!别提了……”

老人边讲边哭,我们也跟着哭。就是从那一刻起,饰演段香妮的我突然有了一种感觉,仿佛一下子变成了段香妮。所以,在后来演到这场戏时,就很容易找到那种“失子之痛”的感觉。许多观众都说:“就数这场戏打动人!”

二、用“情”唱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大漠胡杨》的唱词和唱腔设计都很优美,要准确、完美地表现人物,的确需要下一番工夫。

该剧第五场,段香妮有一段核心唱段,共32句,是现代戏里罕见的超长唱段。整个唱段囊括了主人公段香妮大半生的苦难和收获、内心的憧憬和纠结。它的核心内容,是围绕段香妮面对兵团解散、恋人苦等、对大漠的不舍来展开的,归结到一点,就是“走”与“留”。经过对剧本、人物和剧情的反复推敲,我把32句唱词大体分为三个部分,在演唱时,人物的内心要分别向“叙述”“纠结”和“决心”靠近。而这三部分用一个字——“情”串起。前六句唱词是这样的:

“抬头望南归的大雁心头阵阵颤,我胸中掀起了万丈波澜。看眼前——棵棵白杨对我瞪大了眼,面对着它我有万语千言……”

要知道,这段唱词的开头很重要,因为它要给后面的一大段唱腔定调。剧情设计非常好,“抬头望”三个字之前是大雁凄凉的叫声,雁叫声一过就起过门,气氛一下子就调动起来。前两句的“散板”转“垛子板”后,接着转入“二八板”。这样的“叙述”唱段,以及“纠结”部分的唱段,演唱起来还是比较好把握的,最难拿捏的是“决心”部分,也就是结束部分。因为,决心既不是“表”出来的,也不是“唱”出来的,更不是“喊”出来的。它应该是主人公内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最后一句的慢板“我看见胡杨吐翠一派枝茂叶繁。”这是段香妮高尚情操与人生憧憬的集中展示,美哉壮哉系于这一句之中!在唱到“枝茂叶繁”时,我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是的,这个时候若再去歇斯底里地唱,就真的是画蛇添足了。

三、真实,是“对手戏”矛盾处理的最高境界

在段香妮的人生经历中,丧夫、丧子的接连打击,都没有动摇她留在大漠的决心。但是,兵团撤销的巨大打击与前恋人韩默轩的诚恳相邀,使她思想上产生了波动。再加上战友们,特别是老领导推心置腹地劝说,段香妮与韩默轩的“矛盾”自然就有了浓浓的火药味。怎么把这个“对手戏”的矛盾处理得不落俗套,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按照剧情发展,当韩默轩诚恳相邀段香妮离开兵团回河南时,段香妮不为所动,毅然选择留在兵团,留在这片她热爱的土地上……

以上是我饰演《大漠胡杨》女主人公段香妮的几点体会。我们还年轻,要不断努力,因为前面的路还很长。这些年在兵团的经历,使我更加热爱新疆这片热土,热爱兵团这个大家庭和这群可爱的人,希望我的努力,使豫剧的艺术之花开遍天山南北。有这么多人在关注着兵团,更有茂密的、高高的胡杨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