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乡愁》的演唱处理分析

2017-03-07 09:17马志祥
戏剧之家 2017年2期
关键词:演唱处理艺术歌曲乡愁

【摘 要】艺术歌曲一直以独有的魅力,在音乐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台湾作家余光中的诗作《乡愁》,不仅以浓厚的文化寻根情结和深沉的历史沧桑感直入人心,还作为一种象征性的元素为音乐创作提供素材,形成特有的艺术空间。本文从《乡愁》创作特点分析以及《乡愁》的艺术处理两个方面,阐述如何演唱和处理李海鹰根据《乡愁》作曲的这首艺术作品。笔者希望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研究及学习演唱,从而达到提高个人的音乐修养和演唱水平,并以此作品为基础,建立良好的声乐学习方法和正确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艺术歌曲《乡愁》;李海鹰;演唱处理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62-02

研究声乐歌曲的象征性元素,是近年来声乐演唱者尤其是艺术歌曲演唱者非常重视的内容。在完成艺术表现的过程中,每一位声乐表演艺术家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和对每一首艺术歌曲的独特处理方式。艺术歌曲《乡愁》是男中音学习美声唱法过程中遇到的艺术性较高的一首声乐作品,因此,对其中重要的文学元素——乡愁,进行深入剖析也显得非常重要。

一、歌曲《乡愁》的演唱处理

歌曲《乡愁》是一首表达内心对故土依恋的歌曲,整个歌曲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表现成长过程中对亲人、故乡的不舍之情;第二部分将“海峡”和“乡愁”反复吟唱,将感情升华。歌曲是在已经成型的诗歌上谱曲,因而歌词就会具有诗歌朗读的特性。为了保证文学语境中的节奏,作曲家创作的旋律完全是按照近乎说话的方式设置乐句的,这也使得歌词的韵律与旋律的律动相辅相成。

(一)歌词的发音

著名声乐教育家肖黎声指出,“歌唱语言是歌唱发声与共鸣的载体,也是情感表现的载体。”[1]声乐艺术就是通过语言与音乐的有机结合,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与内心感受的艺术。艺术歌曲《乡愁》语言为汉语,我国传统声乐依据汉语语言的结构规律将字分为“头”“腹”“尾”三个部分,歌唱咬字的原则应当满足“字头清”“字腹正”“字尾准”三个要素。

在演唱汉语语言的咬字吐字中,字腹是能唱得响,可以控制音量强弱,并可以延长的部分,如歌曲中出现次数多、时值长的“愁”字。歌曲中出现在强拍或者强位上的“乡”字,汉语拼音“xiang”属于鼻韵母,鼻韵母的韵尾是辅音“ng”,应使舌根上升贴住软腭,阻住口腔通道,归韵到鼻腔。

我国传统演唱把咬字吐字归纳为:字头“出声”——字腹“引腹”——字尾“收声”,歌曲《乡愁》属于美声歌唱艺术的范畴,应避免忽略咬字规律,导致咬字含糊不清的情况出现。

(二)歌曲的演唱处理

演唱处理是在分析和展开想象的基础上,具体制定切实可行的演唱处理方案。正确的歌唱方法和良好的声音是歌唱艺术的基础,在演唱者的全面素质中,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以及音乐涵养等决定他是否具有完美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值得一提的是,对一首声乐作品而言,词曲作家仅仅完成了谱面的艺术表现,要把词曲作家的创作意图用声音和情感准确、传神地表现出来,则要依靠表演者的“二度创作”。

歌曲《乡愁》音域为小字组的#g—小字二组的e2,属于抒情男中音见长的音域,抒情男中音丰满浑厚,既坚实又柔和,符合歌曲內容的表达。根据歌曲内容制定方案如下。

1.总体思考:(1)一个场景,一个人物;四种意象,多种神态;(2)A段是原来诗的主体部分,旋律具有意大利歌剧朗诵调(Recitativo)性质,以唱为主,半说半唱,带有叙事性的场景描述,为后面的情感抒发做铺垫;B段具有咏叹调(Aria)的“纯歌唱性”特点,旋律性强、绵延抒情,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加抒情中的情感张力。演唱以此为基准;(3)将歌曲看成是情节、人物、音乐高度浓缩,是抒情性与戏剧性相结合的一部“微型歌剧”。

2.形象布局:(1)A段可以想象成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对孙辈儿们讲述他生命旅程中出现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寄托深切情感的意象;(2)B段可以想象为老人站在海岸边的岩石上,目视远方,眼含泪水,向着故土的方向述说愁思。这个形象演变过程,是本曲的演唱依据与目的。

3.速度布局:(1)A段歌唱吐字的松紧快慢应有更精细的处理,才能体现叙述性。为了抒情,一些音符应有变化处理时值的长短。如由第1-2小节组成的乐句,第一小节第三拍和第四拍中的切分节奏,音的强弱规律本就被节奏打乱,需要将第三拍的“la”音做弱声,再加上需要配合“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的朗读节奏,还需要前半个乐句在保证小节总时值不改变的情况下,将“la”时值做一些延长。A段的其他三个乐句同样需要参考。又如第八小节第一拍有四分休止符,考虑到前后乐句的联系,需要在这个小节的时值总长度不改的前提下,适当延长四分休止符的长度,以此来增加语言中“哽咽”的情绪。(2)B段一开始便出现全曲第一个力度记号“mf(中等强度)”,演唱的音强必然要发生变化。需要规避的是,演唱者从B段部分开始,故意增加气息量,使声音充满戏剧性威力,将细腻的抒情歌曲唱成了气势恢宏的颂赞歌曲。

4.音色布局:(1)A段第一乐句旋律以主音“la”为中央音上下跳进进行,音区偏低,第二乐句以下属音“re”“y”音转变和声行进,随后旋律下行收拢终止,整段哽咽诉说,宜用蒙上一层纱似的“灰色”音色。(2)B段第一个乐句是以下行的旋律行进方向,音强应处理成减弱的方式。第二乐句以下行模进的方式展开旋律,旋律行进的方向同样是下行展开。演唱者应当根据歌曲情感表现的需要,以在音色上表现歌曲深沉的情感为目的,不必一味追求漂亮的音色、太过明亮的声音或者过多使用咽肌产生低沉的声音。要正确处理好声区的高音部分,使声音舒展流畅、情深油然。

5.体态动作布局:本曲作为一首艺术歌曲,演唱主要靠“以声抒情,以情塑形”。可以用眼睛、面部、头部、上半身、双脚移动等适当的形体动作配合歌声,但动作不宜过大。

总的来说,声乐表演艺术要融入演唱者个人的风格,不仅对声乐作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并根据自身条件和特长,找到最适合于自己的表演方式,设计出符合作品内容和具有真实情感的声音线条、表演动作,形成独特的、富有个性的演唱效果。正如英国指挥家亨利·伍德所言:“许多作曲家都允许艺术家的表演完全不同于他原来的概念;也有许多事例证明艺术家们各不相同的表演使作品的情趣更加丰富多彩、细致动人。然而有些人却主张要让音乐自己说话,坚持要按原作的一切标志演奏,不允许有细微的差别。他们应该知道,表演的差异适合音乐感的问题,是不能强求一致的。我想没有两个头脑是完全相同的。”[2]

二、钢琴伴奏技术处理

(一)钢琴的定位

作为艺术歌曲,《乡愁》的钢琴伴奏旋律优美、线条清晰、和声丰富、结构严谨,创造了不同的音响层次,同人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种声乐、钢琴两个声部的完美配合,使得作品近于完整,这对作品内涵起到的作用是独特的,同时也是不可忽视的。

(二)钢琴伴奏段落分析及技术处理

前奏部分以柱式和弦分解琶音贯穿,模拟海边晚风轻拂、白浪逐沙的画面,夕阳映照在水中,水面波光粼粼,一位老人准备开始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模仿竖琴的音色,奏出如波浪般的声音效果。

A段的基调是平实的叙述,钢琴伴奏配合演唱着的歌曲乐句,如有似无的片段,由一句句乐汇组成的乐节,似亲切自然而又令人回味的吟唱。左手从容,右手触键弱且实。A段重复部分,速度中等,逐渐增多乐节慢慢形成乐句,音乐形象清晰,伴奏音乐线条性开始明朗,注意乐句间抬手,增加乐句的叙述性。作曲家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作品的外形于整齐中有参差之美。过渡部分由主音柱式和弦渐强完成。

B段Mezzo Forte表明歌曲需要中等力度演唱,为与人声形成配合同样更需要“mf”的力度。伴奏型运用回旋的分解和弦,模拟内心无法抑制的乡愁。它不是对人声的简单烘托,而是使人声与钢琴声在音高上达到呼应与统一,带来听觉上的统一性。旋律声部使用艺术歌曲中极少见的虚词“唔”哼唱,并且暗含着一个合唱的声部,与演唱者的单音旋律共同表述歌曲内容。

音乐的线条性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復,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叠词运用,使得全曲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加强了全曲的音韵之美。

三、艺术歌曲的歌唱声部与钢琴伴奏的配合

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艺术包含着表层的音响美、朦胧的意象美和深沉的意蕴美,这种美体现了听众对钢琴伴奏的完美认识,使听众得到了潜在的情感和审美满足。

著名钢琴艺术指导李婓岚教授指出,“为艺术歌曲伴奏需要注意:一是伴奏者要像歌唱者那样,以主人翁态度对待艺术歌曲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与声乐部分有同等价值的钢琴伴奏;二是要准确把握作品风格并竭力挖掘以诗作谱曲的深刻内涵,使自己融于作品的情感之中,采取恰当的音色控制及合理的速度(含相对速度——自由速度)、力度、节奏、句法、表情处理等;三是以丰富的想象力去体验及渲染作品的特定意境,以达到更有力地表现出作品人物形象及内心活动的目的。”[3]

歌曲歌唱声部作为一个单纯的声部,对用音乐诠释诗作这种高要求的艺术形式来说显得势单力薄,歌唱者利用自身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结合语言节奏、重音等对作品进行情感的表达,却仍然不得不依赖钢琴的多声性,从旋律、和声、调式、织体等方面加以强化。

参考文献:

[1]肖黎声.声乐理论基础[M].2009年8月第一版.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亨利·伍德.论指挥[M].1984.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59-60.

[3]李婓岚.钢琴伴奏艺术纵横[M].1995.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马志祥(1994- ),男,江苏灌云人,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2016教育硕士,研究方向:音乐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演唱处理艺术歌曲乡愁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
永远的乡愁
乡愁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九月的乡愁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