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视听艺术中的美学体现

2017-03-07 12:47周倩
戏剧之家 2017年2期
关键词:对象化马克思美学

周倩

【摘 要】视听艺术能够打破时空的特点,带给观众一种跨度更长久的情感认知,以及感性或理性的美学体验。所谓美的根源,只能从人的对象化的世界中去寻找。视听,用感官作为传输情感的第一纽带,无外乎是一剂表达情感的催化剂,这类情感的共鸣和追逐人性真善的体验还需要用更多优秀且赋予深刻内涵的视听作品去阐述、去唤醒。

【关键词】美学;视听;马克思;对象化;数字虚拟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28-0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他强调正是在“对象化”和直观自身的过程中,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才得以不断展开,能感受音乐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也才由此产生。美的根源,在他看来,是从人的对象化的世界中去寻找。然而,在当下数字影像构架而出的虚拟时空中,人的对象化也在潜移默化中被声画演绎出新的视觉认识。在热衷于社会和文化秩序的解构中,人类对于美的探索却永不停止,这是发现,是表达,更是不断趋于对象化的个性需要。

马克思也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这样一个命题,他说:“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可究竟什么是美的规律?人们也根据不同时代下的不同认知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这是指美的事物的本质,因为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美自然也是客观的。也有人认为,其含义涉及广泛,也许在艺术本身中就存在着关于美的规律。也有这样的说法,认为人能够自觉地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认识和运用对象本身的规律特性来进行生产,这就是“真”;而人根据需要通过事物的进一步对象化,表达情感,抒发感情,这便是“善”;所谓美的规律也就是遵循人性真和善的统一。

而笔者认为,这样的美学认知同样在视听艺术中得以充分体现。电影《小鞋子》用亚里士多德的“美在形式”来说,是一双被对象化的鞋子;用狄德罗的“美在关系”来看,是兄妹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来定义,则是一段贫穷生活中,人性对于未来,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电影围绕着“鞋”,生动形象、感染人心地演绎了一个贫寒家庭中珍贵亲情的故事,整部影片主题深刻精微,饱含人间真情,更是用“美的规律”将人性的真善尽显而出。

一、以物传情:物质对象化

物质对象化传递亲情之美。电影《小鞋子》的开场用了长达1分45秒的长镜头,画面中只有一只手在修补着一只破旧的粉色小鞋子,这双破旧的鞋子在镜头细致地描写下,被渐渐对象化。导演把鞋子作为对象化的物质,用鞋子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兄妹之间深厚的感情,当被对象化的鞋子的背后,是一个家庭的贫困与不易时,人们似乎开始对于这双鞋子赋予了更多的寓意。

这样来看,被物质化的对象体在这里借助影像的视听效果,将细节充分扩大化,直击观众的内心世界,使观众产生对电影主题的共鸣:“这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这里的物质化是被视听效果对象化后的鞋子,而在这个美体表现之上的亲情,则是通过这样细小的镜头细腻地表达,耐人寻味,不言而喻,这样真实朴素的画面更打动人心。

被对象化的鞋子在美学的意义上来说,就像吕荧所认为的美是主观的,是人的一种观念和意识的理论那样,电影中的小鞋子是被对象化的物质,这种物质也可以看作是在观众大众审美中的一种主观反映、一种观念。被对象化的镜头所表达,可以更直接地给观众主观的传递。因此,在众多电影中,这种将物质对象化的表达方式似乎司空见惯。或许,这样的聚焦方式,更容易让受众在众多冗长的繁杂元素中尽快捕捉主体,引发其具体关注。如果说,艺术需要用手段来引人注目,那么电影艺术用物质被对象化的聚焦模式呈现而出的镜头语言,是不可忽视的表现方式之一。

二、表情达意:人物特定化

人物特定化尽显生活百态。盲人收废品时收走了放在菜店门口的黑塑料袋,被对象化的物质——鞋,在这里成为推动情节叙事的纽带。而人物在这样错综复杂的情节变化里,不断被塑造和特定化。这里的美体巧妙地从鞋子过渡到人。因此,影片的情节在意料之外的发展同时,又得到情理之中的解释。在这样一段塑造人物内心感受的电影片段中,声画演绎的方式确实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位不谙世事的小男孩,或许还不知道什么是贫穷,但是他却明白,自己要尽全力帮助亲人实现愿望。在亲情的背景下,导演似乎更擅长通过这样被塑造化的人物形象告知观众:什么是人性的美,美在贫穷中熠熠生辉。情节与深刻精微的主题相辅相成,物质被对象化的说明,人物被塑造化的阐释,用视听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对象化的事物使人深刻、令人感慨。也正因为如此,影片《小鞋子》的情感表现极具张力,感染人心。

往往这类被影像特定化的人物,在美学的传递与表达中承担着核心的作用。众所周知,人之美被分为身体美与内在美,内在美指的是人的精神之美、心灵之美。对于人而言,内在美才是最根本和更持久的美。在这里,电影艺术往往会将受众的内心揣摩清楚,在特定人物形象的同时又能够游刃有余地“投其所好”,忽略不必要的外在之美。

三、共鸣所需:情感深刻化

情感深刻化彰显感性之美。贺拉斯曾在《诗艺》中提出:“艺术应当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的确如此,美育对人性情的陶冶,情感的净化,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视听演绎中,通过镜头与剪辑的不断重复,将导演所要寓教的美不断传递、不断熏陶和浸染。以至于审美体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发酵成精神层面的生长。在被虚拟的影像中,被对象化的物质、被塑造化的人物巧妙地将情感深刻化,诠释和流露出所谓的人性之美,这便是美在当下数字时空里的传递形式之一。这种形式的发生却似乎更容易被审美体所接受。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曾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列夫托尔斯泰说:“人们用语言相互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熟不知,电影作为迅速发展而起的第八艺术,在这个虚拟数字影像化的时空中,早已成为承担人与人之间情感共鸣的一种载体。毕加索曾说:“艺术是时代的索引,任何一个时期的特殊感情都会诱导出与这些情感一致的艺术形式。”

在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作为第八种艺术,它所具备的美学价值和应该诠释体现而出的美学观念更是需要不断探讨与发现。视听结合的动态影像在喧嚣社会中结束了心平气和、一字一句的斟酌与图文并茂的猜想和假设,这样的传递也正在用最直接的方式直入人心。但也不得不提及,为了迎合市场而产生的泡沫化电影,在关于美的体现中就会产生关于电影专业水准的伯仲之分。在艺术创造中,情感的体现往往会因创作者的生活轨迹更进一步体现出来。也正因此,声画艺术能够自由穿梭时空的特点,才能带给观众一种更长久的情感认知,以及感性或理性体验。

四、结语

视听艺术的出现,也让美在虚拟与数字建构的信息时代中,进行着重新定义。然而,声画演绎的动态呈现,在打破时空平衡的基础上将物质对象化,将人物塑造化,将情感深刻化。借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观点来阐明,所谓美的根源,只能从人的对象化的世界中去寻找。视听,用感官作为传输情感的第一纽带,无外乎是一剂表达情感的催化剂,这类情感的共鸣和追逐人性真善的体验,还需要用更多优秀且赋予深刻内涵的视听作品去阐述、去唤醒。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周 倩(1994-),女,汉族,甘肃兰州人,厦门理工学院数字创意与传播学院,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猜你喜欢
对象化马克思美学
仝仺美学馆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盘中的意式美学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对象化的思想:人类生活中的信息
“非对象化”及其人本价值
纯白美学
论对象化及人之存在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