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下血管球瘤长期误诊误治1例

2017-03-07 02:29杨小龙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触痛误治甲床

陆 欢,杨小龙

LU Huan,YANG Xiao-long

·病例报道·

甲下血管球瘤长期误诊误治1例

Misdiagnosis and mistherapy of one case with subungual glomus tumor

陆 欢,杨小龙

LUHuan,YANGXiao-long

甲下;血管球瘤;误诊 Key words:subungual;glomus tumor;misdiagnosis

患者,女,26岁,因左手拇指末节疼痛7年于2017年1月来院就诊。7年前左手拇指末节受凉后出现疼痛,呈针刺样痛,按压加剧,有时向前臂、上臂放射,休息或温水泡浴后可稍缓解。无外伤史。7年来曾在多家医院就诊,先后被诊断为痛风、甲沟炎、末梢神经炎、甲下感染、血肿、甲下黑色素瘤等,接受过口服消炎镇痛、营养神经药物、甲板开窗放血等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入院查体:左手拇指甲板纵向裂纹,半月痕处隆起、暗紫,触痛明显,波动感阳性,质地柔软,Loves试验阳性,Hildreth试验阳性,冷敏感试验阳性,指体活动正常。初步诊断:左手拇指甲下血管球瘤。在指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探查术,术中去除甲板、甲床根部肿胀、淤青。在甲床上纵向切开,注意保护甲床,发现淡红色瘤体,10倍显微镜下用显微外科器械仔细剥离瘤体,包膜完整,予以完整切除瘤体,大小约0.5 cm×0.4 cm×0.2 cm,指骨表面可见凹陷压迹,6-0无损伤可吸收线缝合甲床,凡士林纱布覆盖。术后病理诊断:左拇指甲下血管球瘤。术后患者症状消失。

甲下血管球瘤有间歇性剧痛、触痛及冷敏感性的“三联征”,部分患者有放射感,能自行缓解。临床上常用X线片、MRI等来诊断该病,但需术后病理确诊。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彻底切除多可治愈,复发率非常低。

(接收日期:2017-04-19)

10.3969/j.issn.1008-0287.2017.03.017

解放军第123医院骨科,安徽 蚌埠 233015

陆 欢,男,医师,主要从事手足显微外科、骨创伤研究,E-mail:ningning198844@163.com

R 732.2;R 658.2

B

1008-0287(2017)03-0309-01

猜你喜欢
触痛误治甲床
《临床误诊误治》2022 年投稿须知
吻合趾背动脉的甲瓣修复拇指甲床及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
《临床误诊误治》2022年投稿须知
《临床误诊误治》2022年投稿须知
《临床误诊误治》2022年投稿须知
膝部滑囊炎病灶注射方法的选择与疗效分析
甲床损伤多种修复方式的临床进展
我坐在夜寒里
自体真皮结合指(趾)甲床组织片修复甲床缺损78例分析
海肤康甲模治疗甲床损伤合并甲板缺失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