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休门氏病伴脊柱侧弯畸形一例

2017-03-07 03:38李学荣陈永平方秋实张榜硕陈静张传蓉邓玲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11期
关键词:氏病胸段椎体

李学荣 陈永平 方秋实 张榜硕 陈静 张传蓉 邓玲

·短篇报道·

腰椎休门氏病伴脊柱侧弯畸形一例

李学荣 陈永平 方秋实 张榜硕 陈静 张传蓉 邓玲

腰椎; 休门氏病; 脊柱侧弯

病人,女,14岁。因间断腰痛4年,加重半年于2017年1月20日就诊。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久坐、运动及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半年前症状逐渐加重,查类风湿因子、抗“O” 、尿酸均正常,给予口服布洛芬缓释片(300 mg,1次/天)治疗,疼痛症状缓解不明显。病程中无腰背部晨僵感、关节肿痛、皮疹、眼炎、口腔及生殖器溃疡,无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病人儿童期因坐姿不良导致脊柱胸段轻度侧弯。父亲有强直性脊柱炎。体格检查:自主体位,胸椎轻度侧弯,腰椎、腰骶部有轻压痛;骨盆挤压试验、双侧“4”字试验、直腿抬高试验、跟腱附着点无明显压痛,双下肢病理征阴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电解质、甲状腺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血沉、抗CCP抗体、自身抗体谱全套、抗核抗体滴度、HLA-B27、乙肝两对半、生长激素、雌激素均无异常。免疫生化:C3 0.64 g/L。心电图、胸片、心脏及腹部彩超、骶髂关节X线检查未见异常。骨密度检查提示骨质疏松。全脊柱X线检查提示胸段可见轻度侧弯。全脊柱MRI检查提示腰椎诸椎间盘信号不均匀,见多发等长T1、T2信号,厚薄不均匀,腰椎各椎体亦见多发斑片状稍长T1、T2信号,椎体上下缘欠光滑,可见多发许莫氏结节,L1~L3椎体楔形改变,髓内、椎旁软组织未见异常信号,所见范围内骶髂关节未见异常。

该病人为青少年,腰部疼痛逐渐加重,无脊柱先天畸形病史,MRI影像学可见腰椎椎体多个椎体许莫氏结节形成,排除其他腰椎疾病,诊断腰椎休门氏病。

讨论休门氏病为一种见于青少年胸椎或胸腰椎的僵硬型脊柱后凸畸形的疾病,最早由Scheuermann等报道。此病发病存在家族性,其遗传方式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具体发病方式未明确。因为多种原因,骺板血供减少致软骨板变薄,抗压力下降,椎体的软骨板破裂,髓核经裂隙突入椎体,形成所谓的许莫氏结节。脊柱胸段向后弯曲致椎体前方承受的压力大于后方,前方的骨骺出现坏死,前半椎体高度的发育受到限制。随着机体生长和年龄增加,后半椎体逐渐高于前半椎体,且高度差逐渐增大形成楔形椎体,使胸椎的后凸程度加大而形成驼背[1]。

腰椎休门氏病不同于传统的脊柱厚凸畸形的休门氏病。1987年,Blunmenthal等[2]首次提出了腰椎休门氏病的概念,其影像学表现为腰椎椎体轻度楔形变,终板不规则,伴有许莫氏结节,无明显后凸畸形[3-4]。目前,国内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诊断,该标准为:腰背部疼痛,无明显脊柱驼背畸形,MRI或CT检查显示多个椎体上下终板不规则,伴有2个或2个以上的许莫氏结节,多不伴明显的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可无腰椎椎体楔形变或前纵韧带肥厚[5];符合条件越多越支持诊断该病。本文病例中病人反复腰部疼痛4年,并且逐渐加重,腰椎影像学结果符合该标准,同时排除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的骨折、结核、肿瘤、感染性、腰肌劳损等疾病。该病人儿童时期因坐姿不良导致的脊柱胸段侧弯畸形以及可能与生长发育钙摄入不足引起的骨质疏松,这些与腰椎改变无相关性,故该病人符合腰椎休门病的诊断标准。

对于大多数不伴脊柱后突畸形的腰椎休门氏病,保守治疗可能是有效的方法,多建议采取理疗、锻炼、佩戴支具等方法;但对于逐渐发展为腰椎失去功能的下腰疼痛明显的病人,目前,明确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能够减轻局部疼痛,前路或后路的椎体间融合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既去除了可能的疼痛起源部位,又达到稳定节段的作用[6-8]。考虑到本例病人为青春期,不伴有脊柱后凸畸形,建议病人采取适当休息、锻炼、理疗等保守治疗方法治疗,定期随访,针对脊柱胸段侧弯,骨科就诊后给予外用支具固定,未考虑手术治疗。

临床发现腰痛是病人常见的临床表现,若不仔细问诊、查体及分析相关辅助检查,容易误诊而造成病人承受经济和心理负担。目前,国内没有明确的腰椎休门氏病的诊疗指南,宜根据病人自身情况,选择个体化的治疗,临床手术治疗仍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1] Michael T,Modic MD,Jeffrey S,et al.Lumbar degenerative disk disease[J].Radiology,2007,245(1):43-61.

[2] Blumenthal SL,Roach J,Herring JA.Lumbar Scheuermann's.A clinical series and classification[J].Spine(Phila Pa 1976),1987,12(9):929-932.

[3] 张东,李靖,邬小平.腰椎休门氏病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26(9):1317-1319.

[4] 杨瑾,张再建,解振林,等.腰椎休门氏病的CR和CT诊断及鉴别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9):1438-1440.

[5] 潘荣雷,丁长青,孙惠芳.腰椎休门氏病的影像学与临床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6,37(3):207-209.

[6] 王晓宁,彭宝淦,吴闻文,等.腰椎休门氏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7,13(1):21-23.

[7] 李波.退变性脊柱侧弯外科治疗重点问题[J].临床外科杂志, 2014,22(5):314-316.

[8] 李锋.重视腰椎退变疾病外科治疗中技术的合理选择[J].临床外科杂志,2014,22(5):311-313.

10.3969/j.issn.1005-6483.2017.11.028

404000 重庆市三峡中心医院

2017-05-22)

(本文编辑:杨泽平)

猜你喜欢
氏病胸段椎体
肉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蛋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Stelara或能缓解中重度克罗恩氏病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胸段食管异物临床治疗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中医治疗克雅氏病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