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影像学诊断

2017-03-07 08:29张永春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后缘符合率软骨

张永春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30)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影像学诊断

张永春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30)

目的就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影像学诊断进行分析。方法以2015年11月份至2016年10月份期间本院收治的58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这58例患者分别采用X线、MRI以及CT诊断,比较各种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CT诊断的符合了为100%,CT诊断的影像表现为腰椎椎体后缘类圆形或者不规则形骨质缺损;MRI的诊断符合了为86.2%,MRI诊断的影像表现为病变椎体后上缘或者后下缘终板局限性浅弧形骨质缺损,缺损区内充满椎间盘组织;X线诊断的符合率为72.4%,X线的影像表现为椎体后上或后下角有弧状或者切迹状骨质缺损区,后缘可见形态不一的游离骨块。CT诊断价值要优于MRI、X线。结论在进行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诊断时,应首选CT诊断,CT诊断符合率高,为患者的科学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影像学诊断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是指青少年时期髓核组织破裂的椎体终板突入椎体后缘松质骨内,从而造成椎体后缘小骨块与椎体分离而引起的一张病变。临床中,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很容易被漏振,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针对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疾病,需要有效、科学的诊断。本文就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影像学诊断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对象为2015年11月份至2016年10月份期间本院收治的58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现将相关研究内容作如下介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采用的对象为2015年11月份至2016年10月份期间本院收治的58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在这5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18例,男女比例为20∶9,年龄最大的为33岁,年龄最小的为16岁,平均年龄为(24±0.5)岁,病程最长的为4年,病程最短的为1年,平均为(2±0.5)年。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采用X线、MRI以及CT诊断。X线检查:患者取正侧位,对患者腰椎进行常规检查;MRI检查:患者取平卧为,去除患者身上所有金属饰品或金属物品,将患者平缓推进核磁共振机进行检查;CT检查:利用CT扫描仪对患者腰椎进行平扫,依次向上或向下连续扫描。

1.3 统计学分析

对此次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对数据结果用t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X线影像

椎体后上或后下角有弧状或者切迹状骨质缺损区,后缘可见形态不一的游离骨块。58例患者经X线检查后,有42例被诊断为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诊断符合率为72.4%。

2.2 MRI影像

病变椎体后上缘或者后下缘终板局限性浅弧形骨质缺损,缺损区内充满椎间盘组织。58例患者经MRI检查后,50例被诊断为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诊断符合率为86.2%。

2.3 CT影像

腰椎椎体后缘类圆形或者不规则形骨质缺损,骨质缺损区后方可看到条状或弧状骨块突入椎管内,骨块对于椎体一侧相连。58例患者经CT检查后,均被诊断为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诊断符符合率为100.0%。

3 结语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是椎间盘组织经破裂的椎体终板疝入椎体松质骨内而形成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多发于青少年时期,会引起腰酸背疼。早期,人们对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认识比较片面,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到位,从而延误了该病的治疗,给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使得患者长期受到病魔的折磨。因此,科学、有效的诊断是该病治疗的关键。

影像学检查对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有着重大意义,影像学检查是该病诊断的主要依据。当前,影像学检查手段主要有X线、CT、MRI三种[1]。此次研究对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分别采用这三种影像学检查手段进行检查。CT检查利用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扫描,CT扫描能得到薄层图像,且解剖分辨率高、密度分辨率高,可直接显示X线检查无法显示的器官和病变。MRI是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2]。利用MRI对患者进行检查,可以将得到患者腰椎部位的三维体图像,进而对疾病进行诊断。同时在核磁共振检查过程中,不会对患者健康产生影响[3];而X线检查就是用C光对人体内部进行透视或者摄影的一种检查方法,其原理利用X光的穿透作用,对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采用X光检查,可以观察椎间孔是否有增生、压迫等情况,然而对于较小的病灶或复杂骨胳的病灶由于重叠结构的掩盖,X线平片可能难于显示或显示不清[4]。通过此次研究发现,X线、CT、MRI都可以作为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疾病,但是就诊断符合率来看,CT的诊断价值要明显高于X线和MRI,因此,针对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疾病,应当以CT的影像为准,CT影像能够全面的反应腰椎椎体病变情况,能为临床颈椎病的治疗提供准确、科学的诊断依据。

[1] 戴书华,邹利光,廖翠薇,卫 静,张 冬.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影像学诊断[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01:24-26.

[2] 张文斌.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民康医学,2015,23:62-63.

[3] 杨建勇,解丙坤.CT诊断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06:576-577.

[4] 张黎明,宋绍文,张国平.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85例CT影像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3,01:96-97.

本文编辑:柯 凤

R684.1

B

ISSN.2095-8242.2017.01.0622.01

猜你喜欢
后缘符合率软骨
B737-NG飞机后缘襟缝翼卡阻问题分析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机翼后缘连续变弯度对客机气动特性影响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柔性后缘可变形机翼气动特性分析
原发肺软骨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TNF-α和PGP9.5在椎体后缘离断症软骨终板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