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精准扶贫面临的现实问题及解决途径

2017-03-07 18:48薛娟娟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7年9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精准

◆薛娟娟

论精准扶贫面临的现实问题及解决途径

◆薛娟娟

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解决贫困问题是当务之急。我国解决贫困问题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扶贫工作仍然面临诸多困难,精准扶贫作为国家当前的一项重要战略,对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重要意义。进一步实现精准扶贫要为贫困人口建立贫困档案,完善精准扶贫动态管理体系,设置精准扶贫进度,落实扶贫责任,完善精准扶贫的保障政策。

精准扶贫;现实问题;解决途径

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解决贫困问题是当务之急。中国共产党执政追求之一就是消除贫困,消除两极分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解决贫困问题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扶贫工作仍然面临诸多困难,精准扶贫作为国家当前的一项重要战略,对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重要意义。

一、我国精准扶贫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现有技术对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难度较大。精准扶贫重在精准,精准就是要用一定的技术指标来精确衡量什么是贫困。现有的精准识别技术就是按统计收入作为衡量贫困的指标。如果单纯用个人或家庭收入来衡量贫困虽然做起来比较容易,但在实际中容易漏掉一些收入达到标准却仍然贫困的人口。我国的贫困农村大多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利,管理不完善,并没有便于统计的信息渠道和信息平台。有一些村子零散分布,这种现实环境为准确的统计带来较大困难。做到精准的捕捉贫困户的真实收入和真实生活情况较为困难。如果按照收入作为标尺来衡量是否贫困,就缩小了生活的维度,比如孩子上不起学,家里有长期生病的人口,丧失生活能力带来生活困难,娶亲等问题,这些支出性的贫困无法单纯用收入来衡量。因此,按照收入来区分贫困无法做到精准。

(二)缺少精准扶贫的动态管理机制。客观情况下,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贫困人口会在一定时期内在贫困标准线上线下浮动,这就需要引入精准贫困的动态管理机制。按照固定时间段测量贫困人口指标,用统一标准认定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在程序上无论是计入贫困范围还是退出贫困范围都需要一致。国家政策是把扶贫资金和脱贫指标下放到贫困区域,也会影响贫困人口的在贫困线的上下浮动。有的贫困人口按照脱贫要求被划分为非贫困人口,但实际的生活能力较差,很容易再次沦为贫困人口,精准扶贫要充分考虑到贫困人口的多种情况,不能简单的以脱离贫困标准为目标以签字为手段解除贫困风险。比如有的贫困人口虽然已经脱贫,但因上学原因、疾病原因、受灾原因等仍然会回到贫困队伍中来,这种情况为制定精准扶贫带来的难度很大,需要制定动态管理机制来解决对人口的实际跟踪问题。

(三)精准扶贫涉及的部门协调困难。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把扶贫的类别初步分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由于精准扶贫需要多部门统筹协调开展工作,这就出现了扶贫周期长,资源配置慢,扶贫效率低等问题。虽然国家有扶贫的专项资金,但落实到具体贫困乡镇的资源十分有限,分散到参与扶贫的各个部门之后,有效资金使用不集中。职权分散的部门各自负责相关的扶贫工作,导致缺少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统筹规划,对扶贫地区的整体考虑不够周全,资源投射不集中,很难解决贫困地区的整体性贫困问题。三种扶贫的配合程度较弱,没有形成精准扶贫的合力。

二、我国精准扶贫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为贫困人口建立贫困档案。按照动态管理机制,统计贫困人口信息,并按照时间点跟踪贫困人口的实际生活情况,及时记录其生活状态、家庭情况、身体健康等信息,登记不动产、收入来源等信息,全程跟踪贫困户,为贫困人口提供生活保障服务,全面帮助贫困人口远离贫困线,实现彻底脱贫。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统计贫困人口信息和管理贫困人口档案,把档案按照脱贫人口、贫困人口和有可能陷入贫困人口三种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尤其对有可能贫困的人口多加关注,保证精准扶贫到位。

建立多维度扶贫识别技术,充分考虑农村人口的实际收入能力,收入来源和支出需要,不单纯以收入作为贫困的认定标准而是以综合因素认定贫困人口,分析其贫困原因,并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扶贫策略。根据现有条件分析贫困人口的贫困原因主要有疾病、上学、受灾、娶亲等,细化贫困信息和贫困指标,防止人为影响贫困的认定结果。

(二)完善精准扶贫动态管理体系。做到精准就是在统计贫困人口时考虑到其流动性,贫困村的界定和贫困人口都要有进有出。定期以贫困督查小组考核指派村委会负责贫困人口统计、村民投票、不定期抽查信息为基础,防止乱摊派,伪造数据等问题。创设贫困人口动态监测体系,及时精准扶贫,落实扶贫政策,有效降低贫困人口数量。

(三)设置精准扶贫进度,落实扶贫责任。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的要求,相关部门要落实扶贫责任,细化扶贫指标,做好统筹协调,完成扶贫开发任务。按照精准扶贫清单详细逐条完成,避免相关部门的职权交叉、权力推诿等现象,严格按照扶贫进度计划,控制精准扶贫的具体时间。上级部门成立扶贫监督小组,对扶贫相关部门进行定期考核,督导,明确下一步的扶贫重点,检查扶贫资金去向和有效利用率,逐层推进扶贫工作。

(四)完善精准扶贫的保障政策。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难度决定了其他配套措施的必要性,比如农村土地管理制度、金融服务的落实和农民社会保障等相关配套政策是否完善,是否能够为精准扶贫提供有效供给。可以在贫困地区开设试验点,重点解决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分清贫困区域的贫困问题是缺少资源、缺少资金、缺少年轻劳动力还是缺少相应的社会服务等,查缺补漏,逐条填充,重点突破导致贫困的瓶颈问题。对一些老龄化严重的贫困区域就要制定完善的社会保障政策,如何保障老人能够在无生活能力和创造财富能力的前提下不愁温饱。在农村劳动力比较充足但经济却不发达的贫困村要加快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提高土地利用率,用现有资源在政府的帮助和引导下开辟致富之路。对扶贫区域农民面临的危旧房改造等需要占用土地、占补平衡的建设项目,行政部门要给予特殊照顾。借助银行的扶持力量,创造银行针贫困人口的扶持项目,创设农村人口创业资金、生活保障金等基金项目,把扶贫工作放到社会资源环境下参与配比。为有能力创业的贫困人口提供无利息的贷款,落实社会保障,多样化保险等,也可以调动社会资源,探索市场性的扶贫开发模式。

结语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扶贫开发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尤其在精准扶贫的战略下,我国扶贫任务逐步下放到具体贫困村,精确到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在近40年的扶贫工作中总结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在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精准扶贫政策无疑对减少贫困人口,减轻贫困程度有很大作用,改变了偏远农村的面貌,改变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增强了农民对实现中国梦的信心,离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更进一步。精准扶贫的目标是确保到 2020 年当前贫困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要真正解决我国贫困问题就要依靠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精准扶贫政策理论在国际上是具有创新性突出贡献的。精准扶贫的难度在于要多方面考虑外界因素精准到人,因此在落实工作中必然会出现诸多困难,但目前来看成绩明显,说明我国的精准扶贫政策符合市场规律,符合人民的意愿,符合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精准扶贫是我国的一项伟大创新,在实践中还要继续总结经验调整策略,优化各项措施,做到真正精准扶贫到位。

[1]王君.民族贫困地区应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研究分析——以湘西州为例[J].金融经济.2016(04)

[2]姚鹏宇.精准扶贫模式及其法律保障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6(01)

[3]余泽梁,于长永.精准扶贫问题研究述评[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

[4]李德宏.关于农村扶贫中的政府行为分析[J].管理观察.2016(03)

[5]余佶.资产收益扶持制度:精准扶贫新探索[J].红旗文稿.2016(02)

(作者单位:中共翼城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精准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精准扶贫连着我和你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贯彻精准扶贫要求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隐形贫困人口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精准扶贫二首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