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之“术”与“道”

2017-03-08 02:14张志娇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0期
关键词:周易煤炭企业危机

张志娇

摘要:本文从危机和危机管理概念界定入手,分析了西方危机管理的经验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危机管理思想,提出要中西合璧,“术”“道”结合,帮助国有煤炭企业转危为机。

关键词:危机管理;术;道;煤炭企业

中图分类号:C9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01

人类历史严格说来就是不断应对危机的过程,在经营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媒体社会化的今天,危机可能在任何不为人知的地方出现,向企业发起猛然袭击。危机来了,怎么办?如何预防危机、管理危机?已成为当代人无法回避的难题。如能悟彻危机管理之术与道,必可转危为机。

一、“危机”与“危机管理”

危机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的学者琳达·凯普兰提出并将其系统化。简言之,危机意味着稳态的破坏。

学术界普遍接受的危机管理概念是希斯提出的“最广泛的危机管理包含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所有方面的管理”。

二、要从西方经验学习危机管理之术

西方危机管理模式众多,其中大众较认可、应用较广泛的有“PPRR”及“4P”模式。“PPRR”模式由美国危机管理专家史蒂文·芬克提出,是危机前预防(Prevention)、危机前准备(Preparation)、危机爆发期反应(Response)和危机结束期恢复(Recovery)四个阶段组成的危机管理通用模式。高明的危机管理必须在危机爆发前就加以预防,制定应急计划,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对危机做出适时的反应,并要在危机过后,对恢复或重建进行管理,将会发生危机的漏洞弥补起。“4R”模式由美国危机管理大师罗伯特·希斯(Robert Heath)率先提出,即缩减力(Reduction)、预备力(Readiness)、反应力(Response)、恢复力(Recovery)四个阶段组成。企业管理者需要主动将危机工作任务按4R模式划分为四类——减少危机情境的攻击力和影响力,使企业做好处理危机情况的准备,尽力应对已发生的危机,以及从中恢复。这两个模式都是基于危机的阶段特点而形成的,说明把握时机、适度反应至关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中,美国总统罗斯福带领美国民众战胜危机的一大秘密武器竟是“炉边谈话”。罗斯福通过无线电广播进行每月一次、时长一小时的与民众“聊天”的尝试。罗斯福力图“让普通工人也能听得懂我的演讲。”通过炉边谈话,罗斯福劝说民众恢复对银行的信心。炉边谈话后的一个星期之内,大多数关闭的银行都重新开业了。

三、要从中国传统学习危机管理之道

危机管理的“道”却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危机管理之源头在我国的经典巨著《周易》。《周易》一书的原功能就是用于防患于未然,“文王拘而演周易”,是一部忧患之作。纵览《周易》,无论是《易经》十篇或是《易传》十翼,处处饱含着危机管理的理念,表达了深重的危机意识。比如,《周易·系辞下》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这是危机预防思想的经典概括。

《孙子兵法》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兵书,是世界公认最早的“兵学圣典”,忧患意识和危机理念贯穿了整书的各个章节。例如,《孙子兵法·九变篇》中的“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等危机理论,一直指导着人们正确准备应对危机。又如,它注重危机前的预处理,《孙子兵法·计篇》中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提前准备一套危机处理预案,才可以“未战而得胜”。

中国的危机管理之“道”不仅体现在经典著作里,更镌刻在每个中国人的潜思维里。很多日常用语都体现了这一点,比如说:防患未然、防微杜渐、福祸相依、物极必反等。这些思想影响了我们每个中国人,而我们平常并没有察觉,这就是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

中国人得天独厚的古代智慧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危机管理观具有预防为主、主动面对、全局至上和善始善终四个特点,不仅有居安思危的处事态度、防患未然的防范意识、有备无患的管理观念、未雨绸缪的应对方法,更有“死地后生”的人生境界。

四、煤炭企业面临的危机

煤炭企业这几年的日子不太好过,产能严重过剩,利润大跌,困难重重。2016年国家启动去产能模式,壮士断腕,刮骨疗伤,明确力争用3到5年时间,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今年要去掉煤炭的產能是2.8亿吨。其中“人”和“债”是关键两环,饭碗咋找,债咋偿?企业一定要提前准备好应对方案,一旦处理不好就是大危机,两会上龙煤集团成关注焦点可见一斑。去产能上半年进展缓慢,仅完成全年目标的29%。随后,国家重拳出击,频出猛招,7月开始突飞猛进,截止10月底,已完成八成,全年目标有望提前完成。与之同时的是,跌跌不休的煤炭价格也快速上涨,半年时间几乎翻了一番。煤炭企业又面临新的危机,一边是去产能,人员要解决好,债务要处理好;一边是虽然煤价上涨带来利润,但今年国家规定全国所有煤矿按照276个工作日规定组织生产。煤炭企业很纠结,面对危机,怎么办?

五、中西合璧助煤炭企业转危为机

清华大学教授薛澜等人的研究显示:一个国家发展到人均GDP500-3000美元时,往往也是人口、资源、环境、效率与公平等社会矛盾较为严重的瓶颈时期,比较容易造成社会失序、经济失调、心理失衡等问题,形成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而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一阶段,所以大型国企,尤其是煤炭企业目前面临的危机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同处危机之境,应对之策不同,未来发展也自迥异。瞄准未来,当下之煤炭企业,既要借鉴西方企业应对危机之“术”,更不可忘中国传统应对危机之“道”。离开“道”之宏观指导,可能会出现战略性失误,可能会偏离正确发展方向;离开“术”之微观处理,却也难免错失机遇、制约发展。

危中有机,事在人为。对于国有煤炭企业来说,一定要抓住“先进产能”的机遇,落实好国家释放先进产能相关措施,率先走出困境,赢得更好发展。

机遇偏爱有准备者,“术”“道”兼修,方能不断转危为机,赢得无限生机。

参考文献:

[1]薛澜等.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刘刚,雷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危机管理思想.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3]高恩新.从非常态管理到常态管理——西方危机管理理论综述.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07(1).

猜你喜欢
周易煤炭企业危机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甜甜的“蝴蝶茧”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
《周易》与《孙子兵法》
“危机”中的自信
试论《周易》卦体的性质
我国煤炭企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