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地喷灌育秧方式下播种量对“武运粳30号”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

2017-03-08 07:39徐晓杰徐洁芬朱邦辉徐玉峰朱晓玉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省常州市3000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扬州市5009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种量播种量秧苗

张 庆 徐晓杰 徐洁芬 朱邦辉 徐玉峰 朱晓玉(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省常州市 3000;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江苏省扬州市 5009;)

硬地喷灌育秧方式下播种量对“武运粳30号”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

张 庆1,2徐晓杰1徐洁芬1朱邦辉1徐玉峰1朱晓玉1(1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省常州市 213000;2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江苏省扬州市 225009;)

发展机插秧对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以“武运粳30号”为试材,研究了在硬地喷灌育秧方式下,不同播种量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秧苗整齐度、地上部分和根部等诸多具体性状进行比较,综合秧苗素质和便于生产等方面的因素,每盘干种播量宜控制在100~120g。

硬地喷灌育秧;播种量;武运粳30号;秧苗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稻生产方式和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推广以机插秧为关键技术的全程机械化成为必然趋势,其中,培育好壮秧对于水稻机插栽培至关重要[1]。近年来,经不断探索和创新,一种新的育秧方法(硬地喷灌育秧方式)开始推广,该方法是利用闲置水泥晒场代替传统的泥地秧田,配套安装喷灌系统,实现播种、育秧、运输、插秧全程机械化,具有省地、省水、省工、省力、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水肥管理及时到位、管理科学合理等优点,确保机插秧的秧苗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2]。

“武运粳30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于2014年新审定的早熟晚粳新品种,同年首次推广种植即突破6.67万hm2的种植面积,其高产优质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农户的一致好评,在江苏沿江地区和苏南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推广前景[3]。现在硬地育秧方式下,分析了“武运粳30号”不同播种量对其秧苗素质的影响,以期研究优化“武运粳30号”机插秧育秧方法,为其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供试水稻品种为“武运粳30号”。

1.2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14、2015年设在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

1.3 试验设计

选用发芽率≥85%的稻种,设置每盘播干种量为80g、100g、110g、120g、130g、150g 6个处理,分别用(1)、(2)、(3)、(4)、(5)、(6)表示,每处理重复3次。

选用长宽高规格为58 cm×28 cm×3 cm的硬盘,经机播流水线均匀摆土浸湿后人工播种,然后覆薄土。经室内暗化2~3 d后移至摆好喷灌设备的室外水泥场地,并加盖无纺布。每天通过喷灌设施为秧苗喷水,其他肥水和病虫防控措施按照常规机插秧育秧管理。

1.4 测定项目

1.4.1 整齐度调查

在播种后15 d,取8 cm×8 cm的秧块,分别测量每株秧苗的叶龄和高度,以各处理的平均值为基准,高度低于和高于基准值10%的分别归为小苗和大苗,统计各种秧苗在群体的比例。

1.4.2 叶龄、株高、根系调查

各处理取有代表性的秧苗30株,测定叶龄、株高、根长和主根数。

1.4.3 盘结力

在播种后18 d测定盘结力,具体方法为:固定秧盘一端,用弹簧秤钩拉另一端,当秧块断裂时,弹簧秤显示的重量即为盘结力[4,5]。

1.4.4 干物质重量

各处理取秧苗100株,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经105℃杀青0.5 h后,80 ℃烘干2 d左右至重量恒定,称重并折算成单株干物质重量。

1.5 数据统计分析

利用excel软件进行图表的绘制,并用DPS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秧苗整齐度比较

比较不同播种量处理下秧苗的整齐度,具体对标准秧苗、大苗和小苗的比例进行了比较分析。图1显示,随播种量的增加,秧盘内群体也逐渐变大,受空间限制,总体上标准苗的比例呈减少趋势。每盘播干种量80g的处理,因播种量少、空间大,秧苗有充分的生长空间,因此,大苗比例较高。处理(5)、(6)由于播种量大,单株秧苗生长空间小,营养获取少,因此苗偏瘦小,小苗比例相对较高。

综上,除每盘播干种量150g的处理外,其他5个处理的标准苗比例都保持在75%以上,处理(1)、(2)、(3)更高,达80%以上。因此,在采用喷灌设备进行喷水管理的条件下,为提高秧盘内群体的整齐度,以每盘播干种量80~110g的效果较佳。

图1 各处理秧苗整齐度差异

2.2 秧苗地上部性状比较

由表1可知,随播种量的增加,秧龄总体上减少,但方差分析显示,处理(1)~(4)间秧龄无差异,均与处理(5)和处理(6)间存在显著差异,这是因为这两个处理播种量大,影响了出叶速度。在株高和茎粗方面,各处理表现基本一致,每盘播干种量80g处理的株高、茎粗最高,显著高于其他5个处理,而处理(2)~(5)则显著高于处理(6)。对地上部分的干物质重量进行分析,随播种量的增加,干物质重量呈减少趋势,处理(1)由于秧苗高又粗,因此单株重量最高,达29.6 mg,方差分析显示,处理(1)~(4)间无显著差异,均与处理(5)、(6)间存在显著差异。

综上,随播种量的增加,秧苗地上部分的性状呈变差的趋势,播种量少的处理的秧苗叶龄大、粗壮、高大,因此,地上部分积累的干物质最重。但通过具体数据分析,每盘播干种量80g、100g、110g和120g 4个处理间差异相对较小,每盘播干种量130g和150g处理的秧苗明显瘦弱。

表1 各处理秧苗地上部性状差异

2.3 秧苗根部性状比较

由表2可知,各处理根数差异不是很明显,均为6~7根;在根长方面,处理间虽互有长短,但差异不显著。说明在喷灌方式下,秧盘土壤能够保持长期湿润且不积水,给根系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但由于秧盘摆放在水泥地上面,可能根系的下探延伸会受到限制。

表2 各处理秧苗根系性状差异

对根系的干物质重量进行分析,随播种量的增加,根系的干物质重总体呈减少的趋势,处理(1)、(2)、(3)间无显著差异,处理(5)、(6)显著低于上述3个处理,说明虽然在根系数量和长度上无差异,但根系的干物质生产越多,说明根更粗壮,根系活力更强。

由表2可知,处理(1)根盘结力最小,显著小于其他处理;处理(2)、(3)、(4)间无差异,均显著低于处理(5)、(6)。

3 小结与讨论

为顺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大力推广机插秧势在必行,而培育壮秧对确保机插秧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在采用目前最新的硬地喷灌育秧的条件下,讨论了“武运粳30号”不同播种量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种量的增加,秧苗的整齐度、叶龄、株高、茎粗和根干物质重量总体上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但根的盘结力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结合具体机插秧的生产要求,综合秧苗的素质和便于运输和移栽两方面综合考虑,建议“武运粳30号”的机插秧播种量控制在每盘播干种量为100~120g。

[1] 朱德峰,陈惠哲.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与粮食安全[J].中国稻米,2009(6):4-7.

[2] 何文洪,陈惠哲,朱德峰,等.不同播种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稻米,2008(3):60-62.

[3] 徐晓杰,朱邦辉,徐玉峰,等.优质粳稻新品种“武运粳30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4(6):41.

[4] 邵文娟,沈建辉,张祖建,等.水稻机插双膜育秧床土培肥对秧苗素质和秧龄弹性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4,25(2):22-26.

[5] 张来运,张国良,丁秀文,等.不同播种量对水稻基质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8):66-67.

2016-08-01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编号:SXGC[2015] 087)。

猜你喜欢
种量播种量秧苗
油菜机械离心式集排器排种量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2019—2020 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播种量与多效唑对豫麦158 产量性状的影响
箭舌豌豆不同品种及用种量对土壤培肥效果初探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农民
弱筋小麦“杨麦15”播种量试验研究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